愿此生岁月静好张爱玲(张爱玲--岁月静好)

愿此生岁月静好张爱玲(张爱玲--岁月静好)(1)

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在上海一个簪缨世族之家诞生了,出生地是上海公共租界张家公馆,公馆内树木蓊郁,仆人成群 ,其祖父张佩纶曾是同治年的进士,而祖母李菊藕是李鸿章的娇女。到了民国初年,这个赫赫家族渐渐败落,到了张爱玲父亲张廷重时,虽然这个家庭依然锦衣玉食,但是却是靠祖上留下的积蓄维持奢侈的生活。

张廷重虽然从小熟读八股文章,吟哦诗句滔滔不绝,虽满腹才学,却无用武之地,每天逗鸟赏花,吸食鸦片,消磨时光。 母亲黄素琼是个新时代女性,看不惯家庭的腐朽戾气,不愿囚禁在这座发霉的老宅,在张爱玲四岁时,母亲黄素琼与姑姑张茂源远渡重洋去英国求学,并改名黄逸梵。所以母亲在幼小的张爱玲心中,一直都是可有可无,这个倔强的女孩从小缺失着母亲的关爱和温暖。

张爱玲在日后谈到对母亲的印象时说:我一直用一种罗曼蒂克的爱来爱着我的母亲的,她是个美丽敏感的女人,而且我很少有机会和她接触,我四岁的时候她就出洋去了,几次来了又走了,在孩子的眼里她是遥远而神秘的。

张爱玲八岁时,回归的母亲教她弹琴,绘画,英文,向她讲述国外的旖旎风光,并在这一年,张爱玲开始接触《红楼梦》 ,书里的古典风情与母亲的西洋教育相互融合,使她将来的神来之笔和超常的思路发挥到了极致。

张爱玲十岁时,母亲为她填写入学证,当时她乳名叫张瑛,母亲觉得名字不上口,暂用英文Eileen代替,译成中文名为爱玲。此后这个叫张爱玲的女子,带着一份孤傲,一份清丽,一份执着,用她手中的笔,写出了一本本惊艳的文学作品。

父亲始终没有改掉恶习,致使母亲与父亲彻底决裂,签订离婚书,并再次远度法国学习绘画,这个情感颠沛流离的母亲始终没有给幼小的张爱玲带来现世安稳的生活,让她从小孤独度日。

父亲的再婚打破了年幼的张爱玲平静的生活,这个继母与当时的才女陆小曼是好朋友,也是一个重度烟民,每天除了灯红酒绿就是和他的父亲在烟塌上消磨时光。虽然父亲和继母过着放纵和奢侈的生活,但是却舍不得拿出钱来为张爱玲缴纳钢琴学费,张爱玲每次站在烟榻旁要钱,等了很久也等不到一丝回答。

十二岁的张爱玲借助发表文字,排解心中的不快乐。她在学校的刊物上发表处女作《不幸的她》 ,描写了一位纯洁美好的女性逃离漂泊的故事。这似乎是她人生的伏笔,她自己的命运,一生都在动荡、漂泊。

一九三九年,十九岁的张爱玲考取了香港大学,港大学生的家庭都非富即贵,而清贫的张爱玲连自来水笔都舍不得买,最大的动力就是努力读书,洗去贫穷的耻辱,在第二学年里,她独自拿下港大文科二年级的两个奖学金,当别人花前月下挥金如土时,她却置身在图书馆收获着知识的营养,与文学做着知己。在港大她结交了一位朋友炎樱,她包容张爱玲的软弱和自卑,高傲和清冷,以后这个女孩子成了她人生不可或缺的知己。

然而命运多舛,一九四一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次年香港沦陷,一场战争,结束了张爱玲港大的学生岁月。由于母亲去了新加坡,孤苦无依的她只能投奔上海的姑姑,在那个姑姑租住的赫德路爱丁顿公寓里,享受着现实的安稳和落寞。

她忍辱向父亲要了一笔学费就读圣约翰大学, 这也是她一生中最后一次踏进自己的家门,从此再未踏上一步。之后囊中羞涩的她只能靠写影评艰难度日,很短的时间就用英文发表了《婆媳之间》、《鸦片战争》、《万紫千红》 等多篇作品 ,写作文笔受到了很多文学大家的赞叹。

写作是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一九四三年,她开始了小说创作,发表了《倾城之恋》、《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炎樱语录》等多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正如柯灵所说:张爱玲在写作上很快登上了灿烂的高峰,同时转眼间红遍上海。她在她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写到:“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这么年轻的独身女性,用她锐利的视角从容冷漠地将爱情和婚姻看得这样理智和透彻 ,和她从小家庭的变故不无关系。在文字中品尝烟火,在现实中却隔岸看花,神秘莫测。她的笔下红男绿女形形色色。在当时的上海滩,她与苏青、潘柳黛、关露并称文坛四大才女。

在她寂寞的二十四岁时,遇到了悔恨终生的情债,至此她的爱情枯萎后再也没有清丽绽放过,她遇到的男人叫胡兰成,民国乱世里,一个行为不羁的文人,一个处处留情的伪君子,一个卖国求荣十恶不赦的汉奸。汪精卫曾聘任其为《中华日报》和《南华日报》的主笔,受汪冷落后又被关进了监狱,后在日本人的干预下才得以出狱,疗伤休养期间,这条隐藏的苍狼在收集杂志中看到了张爱玲的作品,作为文人,对张爱玲的文章无比钦佩,欣赏。柔软的笔端触动到心灵的最深处,对于想捕获的女性,这个人从来没有轻易放手过,他找到作家苏青,要见一见这位婉约才女,苏青说张爱玲是不见生人的,婉言谢绝,后来他得到了张爱玲的住址--静安寺路赫德路口一九二号公寓六楼六五室,这个男人着一袭青色的长袍,温文尔雅,叩响了紧闭尘封的房门,被张爱玲的姑姑拒绝后,他将写上自己的名字和电话号码的纸条从门缝塞了进去,胡兰成三个字,张爱玲是有印象的,抛却他的政治倾向,文笔上也算是个文雅才子,令胡兰成没想到的是,这次张爱玲不但要见胡兰成,还要亲自去胡兰成家里去拜访。

胡兰成见到张爱玲让他惊诧不已,这个阅女无数的情场老手,见到的是一个虽笔下生花,却是思想幼稚单纯的知性女子,她的气质摄人心魄,他这样描述:张爱玲的顶天立地,世界都要起六种震动,是我的客厅今天变得不合适了……这些描写,其时在那个瞬间,胡兰成爱上张爱玲了,而张爱玲也被胡的气度所折服,从此她的爱情在尘土里开了花,低到了尘埃里。明知胡兰成有家室,明知他情场处处留情,她把她最好的二十四岁年华奉献给了他,与三十八岁的胡兰成定下婚书,文曰: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胡兰成亲自写上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可惜在以后的岁月他并没有给这个临水照花人带来一丝的现世安稳, 婚后几个月胡兰成受日本人的委派去汉口接收《大楚报》,报纸没有做好却与一位十六岁的小护士周训德月下谈情,朝思夜恋,他没有为张爱玲守住一寸风景和安稳,她成了胡兰成的饭渣子,小周却成了床前明月。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人宣布无条件投降,胡兰成作为汉奸也成了丧家之犬,在日本人掩护下东躲西藏,小周也从心中的朱砂痣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 这个胡兰成逃难逃到了已故朋友的家中,数日就和已故友人的孀妇同居了,并以夫妻自居,张爱玲冒险看望,才知胡兰成已经弃她两次,她含泪责问胡兰成:你与我结婚时,婚贴上写现世安稳,你不给我安稳?

之后张爱玲的爱情彻底萎谢了,然而没忘旧情的她依然将电影剧本的稿酬悉数寄给逃亡的胡兰成,并绝笔写下以后再不见了。爱情的花从此萎谢在尘埃里,再也没能盛开。

胡兰成的汉奸身份让张爱玲四面楚歌,即便日后导演桑弧托人说媒愿与之修百年之好,她也用沉默拒绝了,以后锦瑟流年,相望天涯。

一九五二年,因为情感的打击,三十二岁的张爱玲辗转到了香港。生活的拮据让她不得不翻译小说和编写电影剧本,但是文章与以前的作品相比差强人意,三年后她乘上“克利夫兰”总统号,受好友炎樱之邀奔向美国纽约,但是由于经济拮据,又不好给炎樱找麻烦,后来在一九五六年三月她在美国申请到了接纳落魄文人住处的一间工作室,可以想象,一个高个穿旗袍的孤傲女子,拎着皮箱,在冰天雪冻的夜晚踽踽独行,那薄凉的没有温度的背影渺小而悲怆……在这里她完成了一部英文小说《粉泪》,并结识了德裔天才作家赖雅,一个离过婚,性情散漫,知识渊博,脾气暴躁的贫困老者,当时张爱玲三十六岁,赖雅五十六岁,也许赖雅是懂她的,或许她的生活太清冷寂寞,她们从此在救助站成了一对热恋情侣,张爱玲意外怀孕,但是赖雅觉得生活无依,如果结婚就要打掉孩子,为了爱情张爱玲忍痛割爱,打掉了孩子。婚后两个月赖雅第二次中风,他们居无定所,靠着张爱玲微薄的稿费艰难生活。

幸运的是,五年后,当她来到台北,才知道台北的作家们将张爱玲敬为女神,自此为了生计,她辗转台湾和香港,将中风的赖雅托付给他的女儿照看,一九六六年,张爱玲的作品陆续在台湾出版《怨女》、《半生缘》和《张爱玲小说集》风靡台湾,她的文字受到了读者的莫大追捧,收入也日渐稳定。经历了十一年的颠沛流离的婚姻生活,张爱玲一直悉心照顾中风的丈夫,但七十六岁的赖雅还是离开了人世,这时候张爱玲四十七岁,直到丈夫的亡故,她也没有得到一丝现世安稳。却留下了一世的遗憾,张爱玲说,我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的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

此后的若干年,张爱玲依然颠沛流离的地生活,不与外界接触,亲自整理她的《对照记》,并在一九七七年出版了二十六万字的《红楼梦魇》,此后的日月里,张爱玲得了皮肤病,怕跳蚤,并经常看医生,搬家成了家常便饭,她唯一的朋友林式同说,她为了躲跳蚤,只能剪掉头发,穿上毛拖鞋。直到一九八八年,她顽固的皮肤病才彻底痊愈,但是从此不见外人,躲在租住的公寓里寂寞度日。

一九九五年九月八日,她静静的躺在公寓的地上,身边散落着她的书稿,发现时已经逝去一周了,根据她的遗嘱将骨灰撒入太平洋。

这个民国的奇女子穿越烟雨,一路走来,生时没有得到一天的现世安稳,逝去也是那样的无声无息。岁月静好,却是这样的从容淡定……

本文系海河网原创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海河网。欢迎关注并按规则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