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行书七言诗(林则徐的一首七律)

古代诗歌中有很多写景的作品,诗人登山临水,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和秀美,也感怀世事的沧桑与人间的无常,于是便将心中浓烈的情感融入眼前之景,同时也凝固在诗行,让后世也体验他们的情感。

比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还有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都是诗人们登塔远眺,抒发心中的激情。下面介绍林则徐的一首七律,开篇就气势磅礴,最后7字更如神来之笔。

林则徐行书七言诗(林则徐的一首七律)(1)

六和塔

清代:林则徐

浮屠矗立俯江流,暮色苍茫四望收。

落日背人沉野树,晚潮催月上沙洲。

千家灯火城南寺,数点帆归海外舟。

莫讶山僧苦留客,有情江水也回头。

林则徐行书七言诗(林则徐的一首七律)(2)

六和塔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三年,为镇江潮而建,因六和寺而得名。它位于杭州钱塘江边的月轮山上,雄伟壮丽,是杭州著名的古迹。林则徐是清末著名的政治家,而且长于诗文,有《云左山房诗钞》。林则徐在杭州巡视时,写下了一些赞美江湖胜景的诗篇,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一首。

林则徐行书七言诗(林则徐的一首七律)(3)

六和塔轮廓和谐美观,自远处瞻望,每层塔檐如展翼,檐上明亮、檐下阴暗,明暗衬托、层次分明。首联从大处描写,写景如画,气势磅礴,“浮屠矗立俯江流,暮色苍茫四望收。”浮屠,是梵文佛塔的译音。

诗人盘旋而上到达顶层,攀登临槛,只见暮色苍茫,钱塘景色尽收眼底。巍峨的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仿佛一位沧桑的老人,悠闲地俯瞰着奔流不息的江流。

林则徐行书七言诗(林则徐的一首七律)(4)

世事变幻,转眼间那些古代的王侯将相早已灰飞烟灭,而六和塔却依然巍峨挺拨,诗人不由得感慨万端,“落日背人沉野树,晚潮催月上沙洲。”落日西沉、野树暮霭,晚潮汹涌、月照沙洲,颔联描绘了傍晚时分绚烂的江景,具有强烈的视听感觉,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林则徐行书七言诗(林则徐的一首七律)(5)

诗人再放眼望去,“千家灯火城南寺,数点帆归海外舟。”远处灯火阑珊、寺院朦胧,数点归帆、江天一色,不仅街道上商铺林立、寺院里香火缭绕,而且游人如织、货运繁忙。作者从众多的景象中抓取“灯火、归帆”,简洁生动地刻画了钱塘江周围的热闹和繁华。

林则徐行书七言诗(林则徐的一首七律)(6)

诗人心情舒畅,也灵感顿生,“莫讶山僧苦留客,有情江水也回头。”莫讶,不必惊讶;江水,指六和塔下钱塘江。这一段水面弯曲,恰似“之”字的草体,故有“之江”之称。尾句是作者见江水曲折流淌,而产生好象它也在不断回过头来的艺术想象。作者通过江之情,衬托塔之美。

林则徐行书七言诗(林则徐的一首七律)(7)

纵观林则徐的这首七律,写景如画、生动形象,不仅描绘了远近高低各种景观,而且动静相宜、视听结合。红日西落、明月东升,俯视灯火、鸟瞰归舟,写出了眼前之时空变化。最后两句调转笔锋,借山僧留客、江水回头,即事即景抒情,巧妙自然,亲切生动,堪为神来之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