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流程管理的问题(战略目标的动态管理)

企业战略目标确定后,就进入了战略执行阶段,包括计划、行动、控制、调整和再实施,涉及战略的澄清、沟通和分解。这一切,都围绕着战略目标的动态管理展开。

战略流程管理的问题(战略目标的动态管理)(1)

首先,在战略执行过程中,企业高层领导和战略管理部门应密切关注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准确把握内外环境的变化趋势,切合实际地实施和调整企业战略。

战略制定之后不能一味地按照原定目标强制执行而不顾实际情况,必须对战略执行的结果进行及时检讨,总结战略是否符合实际发展及环境变化的需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战略执行中的关键动作:战略反馈和评估。

针对战略执行过程中的不足、失误和不合理的内容及时反馈,是企业针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自身战略的评审和纠偏的前提。根据战略反馈,对战略执行过程进行复盘,进而对阶段性的战略目标进行调整。

战略反馈是战略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通过反馈控制,管理者就可以衡量执行情况、判断期望值是否背离,从而对战略目标进行动态管理。

战略流程管理的问题(战略目标的动态管理)(2)

其次,阶段性战略目标的调整不是对整个战略的否定,而是纠偏和调整,其重点是确保阶段性目标与当前实际,以及最终发展目标的契合度。因此,在调整阶段性战略目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目标要有前瞻性。战略目标区别于日常管理目标的重要特征,就是对未来的趋势判断,要避免将战略目标当成日常工作目标来调整。

2. 目标要有可行性,阶段性的战略目标应当基于企业资源盘点和能力分析而制订。

3. 目标要细分,阶段性战略目标是对战略总目标在时间维度上的分解,还应将其在空间维度上分解为职能部门的目标,才能明确其责权利。

4. 目标变更的历史依据要遵循“循证决策”的原则,避免公司高层因为信息不对称,影响判断的准确性,造成战略误判。

5. 目标变更的未来依据要尊重“企业家敏感度”,对未来的判断,在没有充分数据和信息支撑的情况下,要尊重对市场高度敏感的经营者——一般为企业家的直觉和判断,避免将少数服从多数的公意决策等同于科学决策。历史无数次证明,前者更多的是有限理性决策,而后者才更有可能是理性决策。

(6) 目标的调整过程要有相关人员的共同参与,这是为了目标更好地被接受和执行。

综上所述,通过战略反馈,对阶段性战略目标进行充分的反思、科学地决策,及时地调整,是企业实现最终愿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正睿咨询集团成立于2003年,中国驻场式咨询模式开创者,18年专注企业全面战略转型管理升级,已为全国近1000多家企业实现全面战略转型管理升级的深度变革。如有企业战略规划方面的问题需要帮助,欢迎垂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