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学家和蝴蝶的文章(蛾子与蝴蝶mothand)

昆虫学家和蝴蝶的文章(蛾子与蝴蝶mothand)(1)

豆天蛾

昆虫学家和蝴蝶的文章(蛾子与蝴蝶mothand)(2)

小菜蛾

昆虫学家和蝴蝶的文章(蛾子与蝴蝶mothand)(3)

黑脉金斑蝶(Danaus plexippus)和月尾大蚕蛾(Actias luna)

昆虫学家和蝴蝶的文章(蛾子与蝴蝶mothand)(4)

菜粉蝶

在昆虫世界里,所有的蛾子(蛾类)和蝶蝶都被归为鳞翅目,学名是Lepidoptera 【ˌlɛpɪˈdɒptərə】。全世界已发现并被描述的鳞翅目昆虫种类约为180000种。全目又分为46个总科、126个科。在目普遍被认可的分类系统中,昆虫纲下共分31个目,其包括种类数最多的5目中;鳞翅目居其二。

①第一大目:鞘翅目(Coleoptera,360000~400000种)

②第二大目:鳞翅目(Lepidoptera约180000种)

③第三大目:双翅目(Diptera,约153000种)

④第四大目:膜翅目(Hymenoptera,约115000种)

⑤第五大目:半翅目(Hemiptera,50000~80000种)

可以说,迄今为止全世界已发现并被描述的总的生物种类中,鳞翅目的昆虫就占了10%。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很早就认识了鳞翅目的蛾子和蝴蝶。由于它们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很多种类也融进了人类的文化中。

昆虫学家和蝴蝶的文章(蛾子与蝴蝶mothand)(5)

玉带风蝶

鳞翅目昆虫最早出现于侏罗纪,距今约有2亿多年。其间,它们进化形成了区别于其他类群昆虫的很多特征。其中最典型的有:

【被鳞】绝大多数鳞翅目的成虫,在它们膜质的前后翅上、身体表面都被有鳞片。正是因为这些鳞片的结构和分布的差异,使得自然界的多种蛾类和蝴蝶显色示出五形斑斓的色泽。“鳞翅目”的就是因为该类昆虫的膜质翅上被有鳞片而得名。在鳞翅目中,只有几种的翅退化或无翅。

昆虫学家和蝴蝶的文章(蛾子与蝴蝶mothand)(6)

虹吸式口器

【虹吸式口器】除了少数蛾类外,绝大多数鳞翅目成虫的口器为虹吸式口器。这种口器位于头部下方,是具有一条能弯曲和伸展的喙,适于吸食花管底部的花蜜。

【完全变态】与很多昆虫一样,鳞翅目的蛾类和蝶类都是完全变态的昆虫。也就是说,在它们的一生中,要经历4个虫态的变化,即卵、幼虫、蛹和成虫。鳞翅目的幼虫与成虫之间,在形态、生理和生活习性方面,都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

鳞翅目的幼虫多为长筒形或纺锤形,头部发达较硬,胸腹部多柔软。胸部具3对胸足,腹部有0~5对腹足,也叫原足(prolegs)。幼虫口器咀嚼式(mandible mouth parts)。幼虫经过若干个龄期的生长后,便进入蛹期。蝶类的蛹叫蝶蛹(chrysalis)。许多蛾类的少数几种蝶类在化蛹时会吐丝结茧,而不结茧的种类多选择入土化蛹。经过一定时间的生长发育,蛹则羽化为完全性成熟的蛾子或蝴蝶。雌雄交配之后,雌虫多选择在其幼虫的寄主上产卵。如取食十字花科的小菜蛾、菜粉蝶等,它们多选择在十字花科植物上产卵。

昆虫学家和蝴蝶的文章(蛾子与蝴蝶mothand)(7)

菜青虫——菜粉蝶的幼虫

昆虫学家和蝴蝶的文章(蛾子与蝴蝶mothand)(8)

豆天蛾的幼虫

鳞翅目昆虫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首先,很多蛾类的蝶类是有花植物的传粉昆虫;其次,它们在食物链中,可作为其他生物的营养和能量来源。蛾类和蝶类成虫产卵量大,繁殖快。每雌产卵量多为200~600枚,最多的可在1天内产卵30000枚左右。鳞翅目幼虫常以植物质物质为食,绝大多数是植食性的,常常成为农业、林业上很多经济植物的重要害虫。很多种类会吐丝结茧,其中有的丝茧为人类充分利用。

1735年,瑞典博物学家卡尔·冯·林耐(Carl von Linné,1707—1778)根据古希腊语“λεπίδος ”(意为"scale",汉语意为“鳞片”) 和“πτερόν”(意为"wing",汉语意为“翅”),造了“Lepidoptera”一词,汉泽为“鳞翅目”。有时,锤角亚目(Rhopalocera)被用来指所有蝶类,“Rhopalocera”也是源自古希腊语“ῥόπαλον (rhopalon)”,意为"club",汉语意为“棒”、“锤”、“槌”,和“κέρας (keras)”意为“horn”,汉语意为“角”。该术语说明蝶类的触角形状多呈锤状,因此也汉译为“锤角亚目”。

蝴蝶在英语中通称为butterfly,蛾子通称为moth。"butterfly" 源自古英语“buttorfleoge”,可能是因为有些蝴蝶颜色为黄白色,像黄油(butter)的颜色,故名。人们常常把所有蛾类归为异角亚目“Heterocera”,词中hetero-为“异“、“不同的”之意,-cera是“角”的意思。“moth”源自古英语“moððe” 、“maða”,意为“maggot” 汉语意为“蛆”。也可能源自词很“midge”,汉语意为“蚊虫”。

鳞翅目的幼虫在英语中通称为caterpillar。“caterpillar”源自中古英语“catirpel”、 “catirpeller”,cat (拉丁语的cattus) pelose, hairy (拉丁语的pilōsus),汉语意为“长毛的虫”,俗名“毛毛虫”。

关于对鳞翅目昆虫的系统的科学研究,开始于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并发展和建立了鳞翅目学。鳞翅目学的英文是“lepidopterology”,源自古希腊语的“λεπίδος”即“scale(鳞片)”的意思、和“πτερόν”即“wing(翅)”的意思、以及“-λογία”是“-logia(学问)”的意思。

鳞翅目学是昆虫学(entomology)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主要是研究蝶类和蛾类两大类鳞翅目昆虫的学科。专门研究鳞翅目昆虫的人叫鳞翅目学家(lepidopterist)。在比较古老的时候,鳞翅目学家叫做蝶蛾学家(aurelian)。

昆虫学家和蝴蝶的文章(蛾子与蝴蝶mothand)(9)

昆虫学家和蝴蝶的文章(蛾子与蝴蝶mothand)(10)

家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