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老济宁(老济宁的记忆)

本篇文章整理了老党员姚来宽老师的文章,老人说解放前后,他差不多每年都去济宁,目睹了济宁的昨天和今天。他说,他爱今天现代化的新济宁,爱昨天古色古香的老济宁,所以写了这些文章,以表达对新老济宁的热爱

我爱今天现代化的济宁市,然而我更向往昨天古色古香的济宁州。1947年夏秋,12岁的我三次走济宁,耳闻目睹的许多事,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至今难忘.....

70年代老济宁(老济宁的记忆)(1)

声远楼

记得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我家天一亮就吃过了早饭。饭后,外祖父、三舅和十二岁的我一起去济宁给我父亲看病。年青力壮的三舅用一辆小红车,也叫小平车,推着我父亲。三伏天刚过,还有秋老虎的余威。再加上都是高低不平的土路,平车又难推,热得三舅遍身是水。我拉着车子也热得汗流浃背。我们沿着蜿蜒曲折的济菏土公路,歇歇走走,用了多半天才到了济宁。

童年的我,第一次去济宁,一切都感到新奇。我跟外祖父念过几年私塾,识几个字,好奇。傍晚时刻,外祖父指着前边对我说:“济宁州到了,前面就是西阁子门!”我抬头一看,前边真的出现了一座又高又大的城门,上书西阁子门四个大字。外祖接着说:“这不是城门,没有城门楼子,它是济宁通往鲁西南的大门。”我想:这里为什么叫西阁子门呢?是否还有东阁子门、南阁子门......我又好奇地向两边观望,只见远处隐隐约约,绿树成荫,楼房片片,一眼望不到边,少说也有十几里路。心想,好大的济宁州啊!

70年代老济宁(老济宁的记忆)(2)

图源网络侵删致歉

进了西阁子门继续东行,只见一街两行店铺林立,车来人往,热闹非凡。我目不瑕给,感觉一切都是新鲜的,东霎西望,两只眼不够用的。首先我感到新奇的是路面,街道并不宽,也不笔直,但都是大条石铺的,我是第一次见到石头路。石头已被磨得流光体滑,缝隙之间已磨出了深沟。少说也有千余年的历史了。没等我问外祖就介绍说:“这是税务街,顺着运河有四五里路长,买卖多收税多,所以叫税务街。”我一看推车的挑担的还真不少,特别是扁担多、小红车多,在各店铺前放的一片片的。

那时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就是小红车,可是,俗话说,推车的赶不上挑担的,所以用扁担挑的也特别多。大街上有许多穿蓝衣裳和紫花衣裳的,外祖父告诉我,这都是咱鲁西南人,济宁人叫穿蓝衣裳的是‘蓝马嘎子’。

济宁人做买卖不爱打架,而鲁西人性格直爽,一不顺理就抡扁担,所以济宁人就怕鲁西人的扁担。

从税务街东行,越走越繁华。只见一街两巷,买卖兴隆,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好不热闹。走了好大一会,就有一条南北大街拦住了去路。外祖父说:“这里是鸡市口(也称吉市口),是济宁最热闹的地方。这条南北街因为扁担多叫扁担街。”从扁担街向南拐,过竹竿巷街口,再向南约100米路西就是谷大夫医院。当时济宁有两家在鲁西南有名的医院,即谷大夫和孙大夫两家医院。

我看了看大门,并不像一家医院,就像一家民宅,只是多了一个牌子。进大门再看,更不像医院的样子,有一个大瓦屋可能就是医疗室了,也看不到医务人员和先进的医疗设备,更没见谷大夫。再向里还有一进院,可能就是病房了。医院虽然简陋,但是谷大夫却凭着他高超的医疗技术享誉鲁西南,我们就是慕名而去的。三舅去办住院手续,回来说:“住院要交50元大洋的押金,咱带的钱不够,先临时住下,明天赶快回家拿钱。”第二天我就回家筹钱去了......

我和奶奶把家中仅有的一头大黑牛牵到集上买了70块大洋,第二天我背着50块大洋一个人又去了济宁。临行母亲和奶奶千叮咛万叮咛路上一定要小心。一个小孩背着那么多银子,年头又不好,我确实有些害怕。可是没办法,没有别人替,害怕也得闯。

记得,当走到五里营时,连热加累,实在不想走了,看到在运河崖上有一个卖茶的,就走到那里喝了两碗茶,吃了两个自带的油饼,走到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下躺倒乘凉歇息,把钱压在了身底下,可是不知不觉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机灵一下子醒了,心想:坏了,谁叫你睡的觉,奶奶是怎样嘱咐的!我不由得吓了一身冷汗,赶快去摸钱,一摸钱还有才放心了。我爬起来就走,再也无心观景,一气走到医院交上了押金。

在济宁住了几天,有外祖父侍候父亲,我就回来了。过了不几天,奶奶惦记他的儿子,非要我陪着她去济宁看看不可,于是我又第三次去济宁。奶奶50多岁了,小脚,又没出过远门。但是他决心很大,她说一定能走到济宁。我们祖孙二人准备停当,下定决心直奔济宁走下去了。开始还好,奶奶走得并不比我慢多少,可是走了一半路程之后,就渐渐慢下来了,每走一里多路就要坐下来歇歇,终于到了安居镇,在那里吃了午饭。奶奶说:“这里离济宁还有十八里路,咱们坐船吧!”于是我们就去安居运河码头,上了一艘小木船,每人五分钱。船上人不多,不一会就开船了。

那时正值雨季,运河水很大,船家说:“马上就要开船了,大家注意!不要多说话!”他用竹篙在岸上一点,小船慢慢地离开了河岸向东驶去。微风,小船顺流而下,渐渐加快。船上确实鸦雀无声,只听到哗哗的水浪声,可以看到岸边的杨柳向后游动,有几条小船窜梭而过,再向外就是乱草覆盖的河堤......我是第一次坐船,更是第一次坐古运河的船,水浪虽然不大,但还是觉得小船忽悠忽悠的左右摇晃,还真有些害怕。正走着,船突然靠岸了,就听船家说:“济宁到了,请下船!”呵,还真快,十八里路不知不觉就到了,比我们走着快多了。我扶着奶奶下了船,进了西阁子门慢慢地向医院走去......

我在济宁住了几天,出于好奇,总想出去溜达溜达,见识见识我向往已久的济宁州。开始外祖父不准我走远,怕我摸不见了回不来。

渐渐地我越混越大胆,溜达的越来越远。听外祖父说,济宁城里没有城外大,城里没有城外热闹繁华。城外也就是城南,几十条大街小巷都是靠着运河发展起来的。城里城外上百条大街小巷都是石头路面,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这在全国的城镇中都是少见的,可见当时济宁的地位是多么重要,商贸是多么繁华。她是鲁西南物资集散的中心,是中国南北物资交换的重要商阜之一。

我第一次出去就想去城里看看铁塔寺、太白楼等名胜古迹 。出医院向北走不多远就是南门,也叫南门口。远远地就看到了高大的南门和城墙,东西一眼望不到头。城门楼子很高,城门两边还有两个持枪的兵站岗,不用说是不准随便进的,我看了有些害怕就不敢去城里了。回头站在运河边上看运河。那时只见河水淌不见船往来,没什么看头,可能是因为还兵荒马乱的缘故吧。

紧靠运河桥南路西就是闻名全国的玉堂酱园,我不由地驻足观看,酱园并没有高大华丽的门面。可是我听说他的规模很大,东西有几里地长。

我小时候就听我二大爷讲过一个故事。说南阳湖有一个大财主,自以为家产万贯,想在玉堂入股做买卖,玉堂酱园要求他把玉堂酱园的咸菜缸盖换一遍就可以入股。这个财主到里边数了数算了算,倾家荡产也换不了一遍,于是就拉倒了。可见玉堂酱园的资产大得很。这里我还想起了一个故事,传说玉堂酱园是孙状元家的,状元的儿子是个手脚残疾的人,没有入仕,可是他的儿子又中了状元。一天,这个残疾的儿子要与状元父亲比比谁的命运好。父亲说:“我是头名状元,你的命运不如我!”儿子说:“你的儿子是个残疾,父亲也不是官员;可是我的儿子和父亲都是头名状元!你的命运不如我!”父亲笑着点头称是。

在医院里我们自己起火做饭,所以有时要到街上买饭吃。在医院附近我每天最爱吃的是牛眼包、和锦菜和小鱼汤。

在竹竿巷街口路北有一家牛眼包子铺,铺子不大却买卖兴隆,每到饭时就蒸不上卖的,要等好长时间才能买到。牛眼包,顾名思义,像牛眼一样大小,雪白,荤素都有,二分钱一个,味道鲜美,一毛钱的就吃饱了。

至今在济宁市还有许多地方卖牛眼饱的,可是吃起来总觉得没有那时竹竿巷的好吃。和锦菜更是物美价廉、闻名全国。

当时有在街上零买的,二分钱一小盘。里边有透明清脆的酱紫色的大疙瘩小方块,有香脆白胖的花生米,有酱红色透明的鹿角,还有少量核桃仁等和在一起称和锦,锦秀小菜名副其实。

现在也有和锦菜,可是比起那时的和锦菜来就逊色多了。

听外祖父说玉堂家的和锦菜都是腌了十年以上的酱菜合成的,可是现在的和锦菜三年以上的也没有,有的是现腌现卖。再就是小鱼汤,在鸡市口北边靠运河崖和小南门里路东各有一家小鱼汤馆,我都喝过。小鱼是专用运河里的二指左右长的小餐条、丽固、马狼等鱼炸制的,外边好像挂了一层粉子,喝起来既滑又香。现在济宁还有一些鱼汤馆,然而喝起来总感觉没有那时的味道。当然,济宁的名吃多得很,如小土山的甏饭,小闸口青年饭店的鸡蛋菜合等都是很有名气的,只是那时没有去。

70年代老济宁(老济宁的记忆)(3)

图源网络侵删致歉

鸡市在古运河南岸,是一条又窄又长的小巷,好像宽不过五米。我没见到卖鸡的,却在鸡市口附近见到了许多商店布庄,让我眼花缭乱目不暇给。绸缎庄里一匹匹各种颜色的绸缎,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多,不用说这是从南方运来的,是专供富人享用的,从这里再销往鲁西南各地。

棉布庄里多是我们鲁西南产的各式各样的土花布,闻名全国,称为鲁锦,从这里通过运河销往全国各地。此时我想起了母亲每年都织一匹花布销往济宁,全村有许多姑娘媳妇一年四季都织花布卖。

又想到我村还有几家磨面的专业户,把小麦磨成‘三锣’细白面,不次于现在的一级面粉,然后用小红车推到济宁面粉巷去买。

此外还有不少洋货商店,洋布、洋袜子、羊肚子手巾、洋油、洋灯、洋火、洋钉、洋针、洋条、洋桶、洋号、洋鼓等等,凡是外国的东西都加个洋字。再如洋刀、洋枪、洋炮、洋车子......那时中国的工业落后得很,连根大头针和钉都不会造!这些洋东西从外国进来,再从这里销往周围各地。

可见济宁州是鲁西南物资交流的集散地,是大运河上重要的商阜之一。但是自从有了京汉京广铁路之后,古运河的作用就渐渐小了,济宁也就渐渐萧条下来,不如明清时期繁华了。

在谷大夫医院里我第一次见电灯。天还不黑,门口和院子里的灯忽然亮了,我好奇地问外祖父:“这是什么?”外祖父是个见过世面的人,他说:“这是电灯!也是外国发明的,咱这一片只有济宁有电灯。”电灯,我在家听说过,但是没见过,不知道什么是电,什么是电灯。我接着问:“电灯是怎么点着的?电是什么?用洋火点行吗?......”

“小孩子不要多问!”我想:外祖父一方面嫌我问得多,另一方面也可能回答不上来,于是我就不问了,上前伸手去摸。外祖父马上制止说:“不要摸!危险!”我赶快把手缩回来,心想:电灯还能厉害!就不敢再摸了。

这时我家已经点上了农村最先进的煤油灯,还有的点棉油铁灯,有钱的户才点蜡烛,这电灯比蜡烛可亮得多啊!我们啥时候能用上啊!吃过晚饭,我站在院门口往大街上一看,啊!

到处是电灯,真亮啊,人来人往,像白天一样!仔细看,各个店门口都有电灯,每一根杆子上都有一个电灯。还有几个店门口和杆子上有红黄蓝绿的各色各样的灯,还一闪一闪的,一明一暗的,好看极了。

70年代老济宁(老济宁的记忆)(4)

图源网络侵删致歉

我问外祖父那是什么,外祖父说:“那是霓虹灯!”心想:什么事霓虹灯?怎么和电灯不一样啊?但怕挨让没再多问。我要求到大街上走走看看,外祖父不让去,说:“就在这里看吧,晚上摸迷了!”我边看边想:济宁州真热闹啊,这美好的夜景天上有吗?......

去了南门口鸡市口再逛竹竿巷。竹竿巷是济宁最繁华的街巷之一,他西起扁担街 ,东至清真寺,长一里许。一街两厢都是两层中式瓦房 ,下层是门市,上层是居室。门市全是活页木板门,门前两层石阶。街上的条石路面已经磨出了条条深沟。门市是一家挨着一家,有大户也有小户。经营的全是竹货。据说去南方做买卖的商船,回来时都要捎一批竹子卖到竹竿巷里,因此这里有源源不断的竹子。工匠们再把这些竹子加工成各种器具销往鲁西鲁南各地。我看到无数工匠们熟练地将竹竿破成簚子,再用簚子编制各种各样的器具,不时地敲敲打打,叮当有声。有大小竹筐、各种竹篮、竹椅竹车、各式竹笼、竹轿、鸟笼、竹扇等无所不有,有些就是艺术品........

虽然经过几年的战乱,货运受到影响,但生意仍然兴隆,真是名副其实的竹竿巷啊!我信步前行,还看到街两旁有几条小窄胡同,窄的行人只能侧身而过。早就听说这些小胡同是不能随便进的,里边有娼妓拉人,万一被拉去就麻烦了.......

不一会就看到了前方有一处红墙绿瓦金碧辉煌的大寺院,这可能就是东大寺了,也叫清真寺。我首先看到的是西门,门楼很高,金碧辉煌,叫望月楼。可惜大门紧闭,无法进去。我在门口栏杆处歇了一会,还想到里边看看。

于是我就绕到东门,看了看东门也关着,这才知道她是回民的礼拜寺,是不开放的。竹竿巷从东大寺西门口折向东南直通小闸口,小闸口又是济宁一个繁华中心,不次于南门口。这里的运河成了南北向,水向南流。运河两岸店铺林立,买卖兴隆。桥东边就是果子巷,还有发电厂和面粉厂...... 父亲得病不久痊愈,我们就回来了。

1947年三进济宁州的回忆录,之所以取名印象记,是因为年代已久,有些事记不清了,只是有些印象。希望能对热爱济宁,特别是热爱老济宁的人们有所启发。

太白路

解放后济宁的城墙也像其他城方的城墙一样全被扒掉了,南城墙扒掉后修了一条又宽又长的马路叫七号马路,不久改为太白路。这是济宁市第一条宽大的马路,好像北京的长安街,贯穿东西,成为济宁市的中心。太白路由土路变为砂石路,不久又变成了济宁的第一条柏油路。于是又在马路两边大兴土木,建起了一座座那时的所谓现代化建筑。

有新华书店、百货大楼(三层)、邮电局、电影院、济宁宾馆、人民剧院、大众剧院、曲艺厅等等。因此这条街又成为济宁市经济文化的中心。

再后来太白路向东西延伸,增加了太白东路和太白西路,长十几公里,两边的建筑物越来越多,楼房越来越高,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太白路成为济宁的象征,来济宁的人必去太白路。

济宁发展了,太白路繁华了,不过它失去的也很多。过去古运河从济宁穿心而过,是济宁的心脏。解放后改道城西,与济宁擦肩而过,古运河失去了昔日的繁华。

古运河来往的船队不见了,两岸繁忙的货物交换不见了,熙熙攘攘的全国各地客商不见了,南门口、大闸口、阜桥口、小闸口的桥闸和繁华中心没有了,一句话,济宁的古色古香没有了,古运河再也无人关注,逐渐变成了一条污水沟。

现在的太白路已发展成为一条现代化的马路,我想:老济宁市是靠古运河发展起来的,新济宁市还要靠大运河发展才是,这段老运河能否把他复活呢.......

大闸口

大闸口、小闸口、阜桥口、鸡市口、南门口是老济宁五个繁华中心,这五个口岸都是依托古运河发展起来的,但商品又各有其特色。我常去的地方还有大闸口。

大闸口在今太白中路的南侧, 解放初期我常去太白路,去太白路就一定到大闸口市场去逛逛。因为那里还有古色古香的味道,还保留着老济宁的一些面貌。

那里没有新式建筑,运河两岸多是低矮的小卖部、老式商店和临时的货棚。在运河两岸,在大闸口去小闸口的街上,就像农村的庙会一样,货摊一个接着一个,卖什么的都有,人来人往,买卖兴隆。货物主要的是土特产、古玩和日用杂货,大都是当地的手工业产品,销往周围县乡和南方。也有南方产品来济宁销售的。我曾在那里买了一把小纸扇,还买了一把小巧玲龙的全竹扇,扇叶全是竹子连在一起的,刻着精细的花纹,我视为珍宝。两把扇子都是南方的艺术品,可惜现在都没有了。在运河北岸有一条临时的小街全是卖饭的,济宁名吃全部都有,民间说,出了南门往东看,除了吃喝不受骗,就是说的这个地方。我曾在那里吃过几次饭。

70年代老济宁(老济宁的记忆)(5)

但是,大闸口是随着运河而繁荣,也一定随运河的萧条而萧条,不久它也与其他口岸一样,逐渐失去繁华并与时俱进了........

太白楼

去太白路一定要去太白楼,昔日赫赫有名的唐朝大诗人李太白曾在这里居住二十三年之久,在这里会客醉酒、泼墨作诗。因此太白楼是济宁古城和灿烂文化的象征,是济宁人的光荣。后来济宁人建楼纪念,高约20米,曰太白楼。因此太白楼又是老济宁的象征,巍巍屹立在济宁市的中心——太白中路。历史无情啊!

那时我每次去太白楼只能望楼生叹,当时看到的只是一个大石台子上有一座两层的破楼,台子上和楼顶上长满了杂草,五间廊柱和门窗破旧不堪,楼内空空如也,记得好像有一块‘诗酒英豪’匾额。

我站在石台上向四周举目观望,心想:悠悠历史长河,济宁朝气蓬勃,不由得又发出一声感叹:诗圣李白何在?登太白楼自然就会想到涮笔泉,涮笔泉在太白楼东不远处。我看不到泉在哪里,只见一条大水沟,其实是一条穿城而过的小河,传说是李白涮笔的地方。济宁人为做纪念,将小河称为涮笔泉。我曾仔细观看,可能是印象主义吧,感觉那水好像还是黑的,这文化的底蕴有多深厚啊!我常想:泼墨之后到小河里去涮笔,而且把水都涮黑了,肯定墨客不是一人,不是一天,也不是一年,除了李白、杜甫、贺知章之外,一定还有许多文人墨客常来常往。至于李白为什么住在济宁,是不是住在济宁等没去多想。现在太白楼已修葺一新,成为李白纪念馆,游人络绎不绝。

老城墙

老城墙 在济宁老城东南角,是老济宁的一段城墙,后来又挖人造湖,解放后开辟为济宁市人民公园。济宁的土山是很有名的,它是济宁的文化市场,是个很热闹的地方。解放前我就听说土山上有说书的、唱戏的、玩把戏的,还听说那里有公开的妓院和娼妓。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仍是文化中心。

记得在土山南边紧靠太白路北有一片小广场,还延续着解放前的旧文化活动。有搭棚子的,也有打地摊的,每天都有三五场乃至十几场说书的、唱戏的、玩把戏的。评书、坠子、扬琴、大鼓等什么曲艺都有。去济宁做买卖的,游玩的,闲暇无事的等等都要到那里去听戏娱乐。而我有时也去,我最爱听的是坠子书。又特别爱听汶上县赵大姐的小段子,连唱加表演,津津有味,听了一段又一段,不愿离开。那里既是演技场,也是竞技场。艺人都是从周围各县来的,没有高超的演唱技能在那里是落不住脚的,没人听。艺人们都比着唱,演唱技艺好的,听众里三重外三重的。演唱艺术差的,听客寥寥无几。好多艺人演唱的都是章回小说,如隋唐演义、杨家将、三国演义、小八义等,每唱到热闹处就要停下来要钱,这是他们的取财之道。每人拿一分二分、三毛两毛都行,随意拿。可就是不可在收钱的时候随意溜走,如果有不想拿钱溜走的就要挨骂,而且骂得很难听,还不能还嘴,所以懂规矩的都不溜走,听完拿上钱再走。收完钱接着唱......有些戏迷天天去听,老年人最多。解放后不久在那附近连续建了三个剧院和几个曲艺厅,这个露天的小广场文化就渐渐消失了.......

南门口

老济宁南门附近俗称南门口,向北是古槐街直至北门外城隍庙,向南与扁担街相接直达南辛庄,有十多华里长,是老济宁的一条南北中轴线,南门口居中,是老济宁最繁华的地方。

1947年我第一次去济宁时没能去,至1953年暑假里,我去济宁找兆玉兄去玩时,才有幸到此一游。进了南门口一看,还真名不虚转。那时没有汽车,偶尔可见到自行车,男女老幼来来往往多是步行。街道约有十几米宽,两边店铺一家挨着一家,与南门外鸡市口差不多,也同样都是中式瓦屋楼房,活页门板,油漆大门,红蓝黑绿,鲜艳夺目,门口悬挂着各式各样的招牌。门口都是两层台阶,光滑的条石路面已磨出了道道深沟。那时可能已公私合营,不全是私人的买卖了。记得在南门口路东有一家驰名全国的老字号商标——兰芳。

最有名的商品是蓝方茶业、兰芳酥油皮月饼、兰芳糖块等等,直至今日仍不逊色。路西则是一家公私合营大商店,百货齐全。再往里是文具店和古董店。这里的文具多而且品种齐全。

我最喜欢逛文具店,店内音乐、美术、体育用品以及学生和文人墨客用的笔墨纸砚应有尽有。这里的商品质量很高,都是名牌,因而价钱也很贵。记得我顺便问了几件,贵的都很吓人,让人望而生畏。记得一只小铜号就上千元,一把弦子也几百元。在那里我第一次看到了各类铜号、各类风琴钢琴、各类弦子二胡、各类花鼓大鼓洋鼓、各类铜锣铜叉、各类毛笔、纸张、黑墨、砚台......看得眼花缭乱,且没买一件。古董店我更是不买只看。另外还有一些绸缎布匹和百货商店,商品比百货大楼还齐全。这就是南门口,热闹非凡。

古槐

从南门口往北不远,在大街的东侧有一棵大槐树,树身二人合抱不交,但南侧有一个大洞,已经中空,能藏一个人。外层还顽强的生长着,并且发出一个新枝。南北还各有两个枯枝用柱子顶着。树冠有十多米高,虽然苍老,有许多枯枝,但远远看去仍然郁郁葱葱,遮盖了整个大街。枝干上还挂着几块红布,这是济宁人民崇拜大槐树的祭品,人们把它视为神树。

在唐朝有敬德勒马看古槐的故事,可见那时候就是古槐了,它比唐槐还古,应该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关于古槐的传说很多。首先说这树是什么时候有谁载的呢?传说是山西洪洞县一个逃难的老人,来到济宁住下来,带来了一根槐木拐杖插在那里,正值阴雨连绵,那拐杖就发芽生根,活了,渐渐长成了一棵大树。这槐树在济宁叫山阳古槐,为什么呢?因为古坏的北边地势最高,济宁人取“渔夫失舟至此叹,山阴櫵夫窍作欢”的诗意,取名为渔山。

山北为阴,山南为阳,故为山阳古槐也。又传说这古槐洞中有一个老鼠精,经常变成一个小媳妇出来逛街助人为乐。还传说这槐树有一年变成了一个小青年,乘坐运河的船去游江南,在苏州与一个叫英莲的美女结为夫妻,自称是槐公子,二人感情很好,生了一子。过了不久,小青年借故要求回家,告诉英莲,如果想我,济宁南门里山阳古槐就是咱的家。三年过后,英莲母子真的来济宁找槐公子的家,找呀找找不着,最后认定,这槐公子就是大槐树的化身,于是买香烛供果在古槐下痛哭祭奠,然后带着孩子回苏州了。

古槐是济宁千年古城的见证,愿古槐万年不朽,永远伴随济宁成长。

铁塔寺

70年代老济宁(老济宁的记忆)(6)

图源网络侵删致歉

济宁铁塔驰名全国,铁塔就在铁塔寺内,看罢古槐一定要看铁塔寺。从古槐往北不远路东就是铁塔寺的街口,再向东走二百米就到了铁塔寺。我一看,铁塔寺已经不像个寺院,与其他寺庙一样,已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破烂不堪,冷冷清清,没有游人。幸好铁塔还在,声远楼还在,大殿还在。铁塔寺也叫崇觉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与古槐的年纪差不多,都是老济宁的见证之一。

大雄宝殿只剩了个外壳,大佛、菩萨和罗汉都逃荒了。铁塔还巍然屹立在那里,铁塔是北宋年间建的,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了。是一个常氏为她的丈夫还愿出资建的。真是贤妻名垂千古!塔身高20多米,八角形,圆顶,是用鉄汁和铜汁浇灌的,是一整体。原来我认为是一节一节的接上的,看后才知道是一个的。这样浇铸,难度之大不可想象!塔身9层,铁质玄色,塔顶和底座是铜质黄色,最下层是砖结构,造型奇巧,昂然耸立,世间少有!声远楼是个钟楼,两层,上层悬挂一口大铁钟,重7吨。敲响之后声振济宁全城,向周边传十余里,故得名声远楼。由此可见济宁崇觉寺原来一定是个很辉煌的寺院,何时能恢复原貌让后人一观。

潘家大楼

从铁塔寺街口向北不远路西就到了潘家大楼。

解放后我第一次去那里时,是济宁**局驻地,后来又成为济宁第一招待所。它是济宁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私人官邸,冠盖济宁!但是它只剩了一个富丽堂皇的外壳,里边没有私人的奇珍异宝,所以当时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议论着楼主人的趣闻轶事。楼的主人叫潘鸿钧,字子和,又名伯钊,河南鲁山人,保定讲武堂毕业,曾任直系军阀吴佩孚的中央第一旅旅长,长期驻防集宁。1921年奉命出征湖北与军阀唐继尧的部队作战,大获全胜,发了战争横财,回济宁后建了这个豪华的私人官邸。

潘子和生性鲁莽,性格钢直,是吴佩孚的爱将。他有一个杀家的故事,令人心寒而又惋惜!潘子和依仗个人权势,先后纳了九个姨太太,个个年轻貌美花枝招展。潘子和由于忙于军务,无暇照顾九个姨太太,长期冷落了她们。她们都貌美年少,情窦初开,寂寞难忍,就顾不得潘大人的脸面了。都渐渐分别与几个马弁勾搭上了。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大院内切切私语,议论纷纷,终于被潘子和知晓了。杀人不砸眼的军阀哪能容得下这等丑事,哪能一下子带上这九顶绿帽子!他暴跳如雷,忍无可忍,一夜之间将这九个美女都活埋在后花园里了!这就是天下美人红杏出墙,祸水延身,罪有应得!这件潘子和杀家的事很快传遍全国,沸沸扬扬。而潘子和凭他的关系走门子,才给他定了个‘精神失常’逃脱死罪而告终。而潘子和在济宁也就销声匿迹了。留下了这潘家大楼,人们触景生情,望楼生叹,自然也就想起了潘子和的趣闻轶事.......

铁工厂

解放初期济宁铁工厂在郊外十几里路的兖济公路北边。当时我的朋友兆玉兄在那里当会计,带领我与自立弟等参观了铁工厂。那时铁工厂是济宁唯一的重工业,很重要,没有熟人是不让参观的。

我们一行四人主要参观了铁锨车间和鋳锅厂。在铁锨车间只见火光熊熊,车轮滚滚,轧出的大铁片子被截成一个个小方块,压成铁锨形,再卷筒铆钉就成了。都是机器操作,自动化的,一会就生产了一大堆。因为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机器,感到很惊奇。原来我认为家家户户都有的铁锨是铁匠一锤锤打出来的,原来是机器生产的,从高炉到成品一条龙生产,先进极了,这可能是从外国学习的吧,不然怎么叫洋锨呢?鋳锅厂还是中国最古老的手工业,先翻沙成型再用铁水浇灌。工人们戴着面罩,穿着帆布的防火衣,盖着脚面,手持长柄大坩埚,从大炉里舀出铁水。只见火花四溅飞射有一丈多高,十米以内热气烫人。那工人端着铁水迅速而又小心翼翼的走近锅模处,准确而熟练的将铁水倒进一个小孔里,冷却后再打开模子就成了。啊!我又第一次见倒锅的,工人们可够辛苦的,怪不得说要向工人老大哥学习致敬。唉!这种古老的手工操作何是能用机器代替呢.......

防空洞

六十年代末,国际形势非常紧张,大国霸权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都想称霸世界,都想吃掉新 中国,中国北部吃紧。毛主席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方针,提出有可能大打、早打、引进来打。因此在三北地区,即东北、华北、西北大挖防空洞,加强备战。济宁市也不落后,发动群众大挖防空洞。那时我正好给母亲看病在济宁竹竿巷住着,看到了大挖防空洞的情况。我看到在当时的老济宁市内各主要街道都挖了防空洞。工程量相当大,大街挖干线,小街小巷挖支线。线线相通,密如蛛网,既能防空又能打地道战。地道的主干深宽各约五米左右,底和墙都是用砖和水泥砌成的,防止进水。出入口都是隐蔽的,只记得太白楼有一个出入口。顶是怎么蓬的没有见到。那时全国上下实行军事化编制,小队、大队、公社、县、地区的军事编制分别为排、连、营、团、师,全民皆兵,准备大打人民战争。中国人民发动起来了,毛主席又说: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帝国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害怕了,都没敢来犯。现在这些防空洞仍在地下成为古迹了。

古运河

济宁古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中段,是整个大运河的屋脊,而汶上县南旺镇又是这个屋脊的制高点和分水岭。南旺分水枢纽是我国古代水利建设的奇迹,其价值可与都江堰相媲美,她是古运河全线科技含量最高的心脏工程。从前这段运河因地势高亢经常断流,汶上县庶民出身自学成才的水利专家白英,辅佐明朝大臣历时九年,在南旺设计筑造了鬼斧神工的“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的分水龙王庙工程。这是一个平民的天才创造,是济宁大地七百年前的一道智慧的闪光,他科学地解决了运河漕运不通的难题,使大运河500年间畅通无阻,长盛不衰。

文革前有一篇乡土教材【白英治水】,我教过几遍,从心底里佩服白英。从南旺北边的开河到南边的长沟,再到济宁,几十里地老运河的堤岸,远远看去像一道长长的古城墙和山脉,这是千百年来济宁劳动人民清理运河的泥沙堆积而成的,是白英治水伟大功绩的见证。我每次路过那里都要看一看分水龙王庙和那巍巍河堤。汶河(汶上人叫瓮河)水从东北向西南直冲龙王庙,分水龙王庙将汶河水一分为二,七分北流,三分南流。那巍巍河堤,悬崖绝壁一线天。据说乾隆下江南每次都要在济宁住宿,在南旺驻足观看,惊叹不已。这段运河十里一闸五里一道,北起梁山县袁口南至谷亭有几十道闸口,重要的有开河闸、十里闸、柳林闸、长沟闸和济宁闸等。这些都是古运河的重镇,商贾往来,人口众多。其中济宁号称运河之都,江北苏州;长沟称二济宁;谷亭也是乾隆每次下江南都下榻的地方,南京到北京谷亭在当中,现为鱼台县驻地。

可是,这段古运河因地势较高于1959年向西改道了,从梁山通过地势低洼的南旺湖、马场湖直达南四湖,开挖了又宽又深的济宁段京杭大运河,从此这段古运河就废止了,就渐渐的被人们忘掉了,古运河上的桥闸,包括济宁的都被拆除了,古物被毁掉了。我常想,济宁号称古运河之都,古运河不通了,古迹不存了,古运河之都又从何谈起!所以我盼望修复这段古运河上的历史古迹,开发旅游,彰显这段古运河的辉煌历史!同时盼望济宁能以京杭大运河为中心进行发展。

东大寺

文革前期在破四旧立四新的高潮中,听说济宁东大寺进行破四旧展览。济宁是回民聚居的地方,清真寺很多,其中东大寺是驰名全国的清真寺。那时我在汶上县任教,在一个星期天与几个青年教师一同骑自行车去东大寺参观。到那里一看,果然不假,运河西岸的东大寺大门敞开,参观的人来来往往,没有看门的,也不用买票,自由参观,我们就进去了。走进大院,金碧辉煌的大寺迎面耸立,高20余米。

展厅就在寺内,我们进去一看,好大的一个厅堂!数十根合抱不交的朱红擎天大柱耸立着,柱子底部是溜滑的石鼓。房顶雕梁画栋 ,地面巴砖铺地,四周都是透花窗棂。我们好奇地向正面里边观看,没有神台和供桌,没有任何特殊的摆设,也没有密室暗道。这大寺就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清真肃静的礼拜堂。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民间传说的回民不吃猪肉是因为什么什么,其实是一种猜测误解。展览可能是回民组织的,展品很多,分成好几个部分,没有专业讲解员。其中有过去达官贵人的龙衣蟒袍凤冠,还有一道圣旨;有古人用的刀枪剑戟;有文人的文物字画古玩;有儒家的五经四书和其他迷信书籍;有家谱神像等等,这些所谓四旧其实都是文化古物,毁之可惜!但又有谁能阻止呢!我们大致浏览了一下,就出来了,又在院子里转了一圈,觉得也没什么新奇的了。就去西边参观望月楼,这望月楼高耸望月,建筑精巧独特,堪称一绝,我们都惊叹不已!由清真寺、望月楼和众多展品可以看出回民的灿烂文化。之后我们就从西门出去了。

70年代老济宁(老济宁的记忆)(7)

本篇图片均来自网络,文章为姚来宽所写整理而来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