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艺术品博物馆(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今天揭牌)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见习记者 刘玉涵

今天上午,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仪式在浦东美术馆举行。

为什么上海能够建立起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

这主要源自于上海的市场活力与动力。上海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地,近年来,文物艺术品交易活动更是呈现出空前活跃的发展态势。

2020年11月10日,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同推进社会文物管理综合改革试点合作协议》,启动全国唯一社会文物领域系统性改革试点,并将“建设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列为改革试点最重要任务。《上海市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提出“上海将打造成为国际重要的艺术品交易中心”。

作为全国唯一部市合作的社会文物管理综合改革试点,上海在管理体制、促进机制、监管制度、服务模式、开放路径、政策体系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有力举措,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上海市艺术品博物馆(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今天揭牌)(1)

全球艺场地位凸显。

2021年第四届进博会首次设立文物艺术品展区,共有来自英国、西班牙、中国香港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境外机构参展,申报展品达178件,总货值超23亿元。最终,9家机构的41件作品完成交易,总成交额7.6亿元。

傅抱石、吴冠中、莫奈、毕加索、达利、夏加尔、马蒂斯等中外著名艺术家的经典作品成为今年进博会的新亮点。

在去年11月第三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期间,上海集中举办了302场艺术活动,包括6场艺术博览会(其中,境外画廊120家,展品6000多件),132场美术展览、46场展览展销活动,参与交易的国内外市场主体420余家,累积交易艺术品货值达108亿元。

上海市艺术品博物馆(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今天揭牌)(2)

拍卖市场持续走高。

据初步统计,目前上海有文物拍卖企业78家,从事文物艺术品拍卖的市场主体整体数量和质量位居全国前列。

2021年,上海共举办文物艺术品拍卖会1004场,总成交额突破60亿元,同比增长近25%,约占全国市场份额四分之一。全市78家文物拍卖企业中,目前已有40多家先后开展线上文物艺术品展示和拍卖活动。2021年共举办纯网络文物拍卖会810场,有35场成交额超过百万元。

上海市艺术品博物馆(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今天揭牌)(3)

国际交易逆势增长。

上海是全国文物进出境审核数量最多的口岸之一。2021年共办理文物进出境7309件,其中通过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保税服务中心进出境的超过2000件,货值达170亿元,相比疫情前2019年的60亿元,逆势增长近3倍,上海已成为国内外知名企业办理文物艺术品进出境的首选口岸。

上海市艺术品博物馆(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今天揭牌)(4)

2022年,上海将围绕增强文物艺术品市场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以更开放的政策、更优质的服务、更活跃的市场,努力实现“四个新作为”

加强系统化改革上有新作为,形成创新集成的“上海方案”。

进一步放大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政策优势与社会文物综合改革试点的叠加效应,在文物艺术品市场管理体制、促进机制、开放路径等方面大胆闯、大胆试,打造世界级文物艺术品集散地。

今年最重要的举措是加快推进浦东新区法规关于文物艺术品市场领域的立法工作,聚焦重点难点,谋定快动。随着法规的制定出台,将形成改革创新集成的“上海方案”。

构建国际化平台上有新作为,确立全球交易的“上海时间”。

从今年起,每年的10月26日至28日,将在浦东美术馆这一上海地标性艺术机构,举办中国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博览会,打响全国唯一官方国际性文物艺术品交易品牌。

同时,今年将继续做优进博会这一文物艺术品免税进境销售的唯一端口,第五届进博会将首次打造文物艺术品专区,吸引更多国际顶尖艺术机构参展,用“艺术赋能”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

目前,这两大文物交易会已经纳入每年11月举办的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浦江两岸全城联动,确立全球文物艺术品交易的“上海时间”。

上海市艺术品博物馆(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今天揭牌)(5)

推动数字化治理上有新作为,建立市场管理的“上海模式”。

市文旅局将深入推动文物艺术品领域城市数字化转型和“放管服”改革,加强协同和系统集成,搭建全国第一个省级文物市场信用监管平台,对文物交易进行全流程信息化管理,设立文物拍卖企业红白黑名单。

通过高效能数字化治理,切实管住底线和安全,营造各方共同参与、同向发力的良好生态,建立市场规范管理的“上海模式”。

加快专业化运作上有新作为,打造最优营商的“上海服务”。

在徐汇区成立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的基础上,推动在浦东新区再组建专业化运行的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创设国内外文物艺术品展示、交易、服务和管理的功能性平台,逐步构建起文物艺术品市场“全周期”服务与“全要素”生态,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

同时,积极布局新赛道,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服务流程,实现品牌资源、人才资源、藏家资源等快速集聚,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上海服务”。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