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装修空气污染治理(装修只关注空气污染就错了)

室内装饰污染的范围很广,主要是指在个人居所、办公场所,公共场所等全封闭或半封闭的室内空间中因为装修行为而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的现象。

众所周知,装修引发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由于在室内装修过程中采用装饰装修材料不合格及设计不合理造成的。装饰装修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粉尘,废弃物和噪音污染,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相对而言,在装修施工过程中所造成的粉尘,噪音等污染比较容易控制,而使用装饰装修材料不当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和光污染等。则很可能伴随居住着多年,对人体产生持续危害,现在我们就讲一讲装修污染的危害和防治。

一般常用的装饰装修材料都会造成污染,这些材料包括油漆、涂料、地板革、壁纸、塑料、保温材料等等,他们在装修后会挥发出有机化合物。同时,不同的装饰材料污染周期也有所不同。对装修污染源进行分类,有助于人们对室内装修活动可能造成的污染进行分门别类的控制,对不同的表现形式的污染采用相应的防范措施。依照表现形式,装修污染可以分为空气污染、噪音污染、视觉污染和设备污染等。

新房装修空气污染治理(装修只关注空气污染就错了)(1)

空气污染

室内空气污染源主要表现为甲醛、苯、氨、氡以及T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称)污染。甲醛主要来自于板材及其加工产品,苯系物本主要来自于油漆,胶,涂料等,氨来自于建筑物的混凝土,氡来自于天然的石材,Tvocs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称,悬浮于室内0.6至1.2米的高度之上。上述有毒有害物质在室内空气中的含量超过一定限量,就会危害人体健康。

这些污染物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它们混合在空气中,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对人体产生各种不良影响,据统计,甲醛,苯系物这些室内空气污染物会诱发人体35.7%的呼吸道疾病,22%的慢性肺病和15%的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痛。装修污染导致的是多器官、多系统、多组织、多细胞、多基因的受损。空气污染是最主要的装修污染,现今装修必须在材料选用上严把关,选用有害物质限量低的建筑材料进行装修,从而总体达到绿色环保要求。

视觉污染

视觉污染主要是指使用不合理的镜面儿设计进行室内装饰,污染源包括玻璃镜面,不锈钢镜面,装饰画,镜面等反光强的平面物体,对太阳光的强烈反射以及照明布灯的明暗强烈反差,造成对人们眼睛的过度刺激。研究发现,长时间在白色光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视网膜和虹膜都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视力会下降,白内障的发病率高达45%,而且会诱发心烦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类似神经衰弱症状。绿色装修就必须考虑避免出现上述状况,在设计照明线路中,按活动区域把握一般照明,局部照明,混合照明恰到好处的采用,多采用间接,半间接,漫射等照明方式,确保人的视力不受损害。

新房装修空气污染治理(装修只关注空气污染就错了)(2)

此外,舞厅、夜总会等娱乐场所安装的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还造成了彩光污染,据测定,黑光灯所产生的紫外线强度大大高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且对人体有害,影响持续时间长。人如果长期接受这种照射,可诱发流鼻血,脱牙,白内障,甚至导致白血病和其他癌变,彩色光源让人眼花缭乱,不仅对眼睛不利,而且干扰大脑中枢神经,使人感到头晕目眩,出现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最新研究表明,彩光污染不仅有损人的生理健康,还会影响心理健康。

声音污染

现代家庭通常都被一系列噪音充斥和环绕着,这些声音来自于电视广播,洗衣机,冰箱,汽车,飞机等等,最与家庭相关的就是在装修过程中被忽视的声音回响。在很多装修中,这种污染方式是常见的,设计师根据自己的理念和对业主的理解能力,力求设计精美,但是随着视觉效果好的的吊顶、包墙这些施工工程,家居环境中很容易产生类似于天坛回音壁的现象,也就是产生了回响共鸣、声波低频。

新房装修空气污染治理(装修只关注空气污染就错了)(3)

振荡嘈杂的家庭环境危害人居儿童的大脑,研究结果表明,持续的嘈杂声会对婴幼儿的大脑造成压力,并影响婴幼儿以后对声音的辨别能力。

饮水污染

饮水污染主要来自于自来水管管材、基础储水装置,国家已明令禁止使用钢铁上水管和铁水嘴就是为了减少饮用水的二次污染,所以在装修的时候尽量避免使用这些产品。

排放污染

排放污染主要是指厨房油烟、生活用水,空调排水等不合理排放造成的对室内环境污染,这些问题必须妥善处理,才能达到环保要求。在装修时尽量科学合理的设计,才能得到一个干净环保的家居环境。

关注宜居生活指南,为您带来更多优质家居生活服务指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