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深度解析(两个敌国如何评价宋仁宗)

热播剧《清平乐》以北宋初年为背景,讲述了宋朝第四位皇帝宋仁宗的一生,剧中的宋仁宗是一个勤勉政务,治国有方的明君。

宋仁宗深度解析(两个敌国如何评价宋仁宗)(1)

电视剧《清平乐》中的宋仁宗

提起宋朝皇帝,大家可能想到的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或者是喜爱书法绘画的宋徽宗赵佶,甚至是害死抗金名将岳飞的宋高宗赵构也会浮现在你的脑海中。提起宋仁宗,他是谁?恐怕大多数人会有这样的疑问。

其实宋仁宗在当时的臣民和后人中口碑极好,据史料记载,宋仁宗逝世之后,洛阳城里的百姓妇孺都向东方跪倒哭泣,祭拜烧纸的烟气让天日无光。消息传到北方,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也潸然泪下,建了一个衣冠冢来纪念宋仁宗。

宋仁宗名赵祯,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一共当了42年皇帝,在他即位其间,北宋科技飞速发展,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交子”和活字印刷术也诞生在这一时期,文学更是百花齐放,唐宋八大家中的六位宋朝文学家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均是在仁宗朝出现,还有宋词代表人物柳永。

为什么宋仁宗的知名度和存在感这么低?

宋仁宗深度解析(两个敌国如何评价宋仁宗)(2)

首先评价一个君王,通常用一个词就是文治武功。

秦皇汉武,这是我们在提到历代皇帝不能错过的两位君主。秦始皇自然不用说了,统一六国,被称为千古一帝。汉武帝开疆拓土,击溃匈奴和征服朝鲜,是中国封建王朝最杰出的君主之一。

反观宋仁宗时,虽然经济昌明,但对外疆土扩张几无建树,在和小国西夏的对峙中,都没有占什么便宜。对辽国更是每年增加岁币,来维持澶渊之盟的和平协议。

再看文治,当时官僚冗员严重,行政效率非常低下,社会危机相当严重。于是宋仁宗在庆历三年(1043年)启用范仲淹为宰相,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10项改革主张,开展一系列变革,澄清吏治、厉行法治和富国强兵。

新政在中央集权统治一体化中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但由于新政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阻挠,仅仅一年半不到,便宣告失败。

既然宋仁宗的文治武功均很平庸,为什么会在当时和后代有那么多人怀念呢?

平心而言,仁宗是一个有仁德的好皇帝。

宋仁宗深度解析(两个敌国如何评价宋仁宗)(3)

《清平乐》中的宋仁宗和曹皇后

他即位之后勤于政务,恢复每日上朝的旧制,朝中百官呈上的奏章,他都亲自批示。他曾对大臣们说:“朕承先帝之托,万几之重,岂敢泰乎?”

他日常生活非常朴素,吃饭非常不讲究,衣服也是布丁接布丁的。

宋仁宗除了勤于政务和个人生活作风节俭之外,还对身边人和百姓宽容仁慈。

史书记载,有一次他在吃饭时被沙子硌了牙,服侍她吃饭的宫女吓得半死,结果他只是将沙子吐出,安抚宫女说不要跟人说他吃到了沙子,以免宫女收到责罚。

封建时代的皇帝很多都宣称爱民如子,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却没几个,宋仁宗便是其中之一。京东路(今山东河南安徽江苏部分地区)受了天灾,他从宫中内库拿出二十万匹布送到灾区,灾区有孤寡老幼无人照料,他让官府去赡养,以免他们流离失所。

后世元代官员在修《宋史》的时候,给了宋仁宗这样的评价“为人君,止于仁”,这六个字很好评价了宋仁宗的一生:文治武功平庸,仁德无可挑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