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四家的画家有多厉害(元四家和他们的艺术世界)

“元四家”又称 “元季四大家”,即元代中后期画坛著名的四位山水画家。明人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以“赵孟烦、吴镇、黄公望、王蒙”为“元四大家”。到了明末,书画家董其昌又提出 “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为元四家。元四家的画承接董源、巨然画风,意境超然,对后世文人画形成了 “笼罩性影响”。黄公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黄公望本姓陆,原名陆坚。幼时,黄公望被过继给永嘉(今浙江温州) 黄氏为义子。黄氏九旬而无子,见陆坚聪慧伶俐,脱口而出 “黄公望子久矣”,因此,小陆坚改名“黄公望”,字“子久”。

元四家的画家有多厉害(元四家和他们的艺术世界)(1)

黄公望自幼聪颖过人,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他被浙西廉访使徐琰任命为“浙西县史”,不久又充任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张闾书吏。几年后,张闾因贪污获罪,随从人员尽皆牵连入狱,黄公里亦在其中。出狱后,黄公望万念俱灰,转而加入全真教,别号大痴道人,纵情山水间,过起了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

元四家的画家有多厉害(元四家和他们的艺术世界)(2)

《九珠峰翠图》

九珠峰翠图 •元 • 黄公望纵79.6厘米,横58.4厘米。绫本,墨笔。画中远处层峦叠嶂,起伏有致,山上树木葱郁,山间茅舍隐现;近处悬崖如削,山势日渐平缓汇入溪谷,水上汀诸遍布,间有岩石嵯峨,汀上草木扶疏,错落有致。整幅画作浓淡得宜,明暗交错,深得山影湖光之趣。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黄公望云游四方,广交挚友,经常与志同道合之人谈诗论画甚至共同创作。除合画、为友人画作题跋外,黄公望也时常为友人作画。

《九珠峰翠图》就是黄公望为草玄道人杨维祯所画。杨维祯与黄公望意趣相投,也喜爱山水,曾寓居在 “九峰三泖”(位于今上海松江区内),黄公望即以 “九峰”为蓝本,施以破皴、勾皴、披麻皴等笔法,点染螺青,绘出九峰山水赠送给杨维祯。倪瓒:格韵尤超称逸品倪瓒原名倪珽,字泰宇,后改字元镇,号云林,经常在画中署名为懒瓒、东海懒生、云林居士、经锄隐者等。

元四家的画家有多厉害(元四家和他们的艺术世界)(3)

《江亭山色图 》 元 倪瓒

元人王宾的《元处士云林先生墓志铭》记载一事:倪瓒的朋友张伯雨去倪瓒家拜访,正赶上倪瓒刚卖掉一部分田产,得钱三百串(每串一般为一千文钱)。倪瓒念及老友不常来,就将这三百串钱全部给了张伯雨,自己一串也没留。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倪瓒被形势所迫弃家出游长达二十余年。不过,颠沛流离的日子并没有更改倪瓒高洁的品行,他的画作自有一段空灵清润之气。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称元家中“独云林古淡天然”。清朝画家王原祁推崇倪瓒画作 “纤尘不染,平易中有矜贵…...为四家第一逸品,

元四家的画家有多厉害(元四家和他们的艺术世界)(4)

《水竹居图》

倪瓒这种空灵古淡的画风,在其《水竹居图》中表露无遗。《水竹居图》采用“一水两岸”“近坡、中水、远丘”的三段式构图法。右上角有倪瓒自题 “…为言僦居苏州城东有水竹之胜。因想象图此”,可见《水竹居图》并非实景,而是倪瓒依友人所言想象而作。吴镇:胸襟洒落眼界高吴镇,字仲圭,或许因祖上是南宋重臣,或许是天性淡泊名利,他终生没有出仕,而是给自己起了梅花道人、梅花和尚、橡林书生等诸多别号,称绘画为 “戏墨,潇洒度日,将隐逸生活贯彻到底。元朝时期,汉族文人地位低下,许多文人投入统治者推许的道教逃避现实,并托庇道教来从事文艺活动,吴镇也未能免俗。但与时下文人画多题诗于画作一角不同,吴镇画上题诗随着画面构图长短错落,与画作浑然一体,号称诗、书、画三绝。

元四家的画家有多厉害(元四家和他们的艺术世界)(5)

吴镇的 《渔父图》

渔父图 •元 • 吴镇 纵 176.1厘米,横95.6厘米。绢本,水墨。

画面远处山峦层歪,中段山石、平冈紧挨,上有树木挺秀,枝叶繁盛:山冈之间、有蜿蜒溪水自远山而来,汇入浩瀚平湖:湖上漂浮着一叶扁舟,头戴斗笠的渔夫独坐舟头,意态逍遥闲适。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宮博物院。

吴镇的 《渔父图》以元朝画坛流行的“渔隐” 为题材,以江南水乡景色为背景,描绘出秀美舒润的湖光山色。

山峦之上,有吴镇自题:“西风潇潇下木叶,江上青山愁万叠。长年悠优乐竿线,蓑笠几番风雨歇。渔童鼓枻忘西东,放歌荡漾芦花风。王壶声长曲未终,举头明月磨青铜。夜深船尾鱼拔刺,云散天空烟水阔。至正二年为子敬戏作渔父意。梅花道人书。”

诗为草书,笔走龙蛇,与下方画作浑然一体,倍显作者的洒落胸襟。吴镇画风对后世影响很大,明四家之首沈周晚年专学吴镇,感慨吴镇画作“心得之妙,非易可学”。王蒙:能画愁心千万叠王蒙,字叔明,是元初大书画家赵孟频的嫡亲外孙。倪瓒曾赋诗“笔墨精妙王右军”,将王蒙与书圣王義之作比,由衷称赞王蒙的艺术成就。王蒙画人物活灵活现,元人杨维桢称他 “能画愁心千万叠”。人物画外,王蒙的山水画以工细闻名。比起其他三人,“元四家"中境遇最为坎坷的当属王蒙。与其他三人或终身隐逸,或仕途不畅后避世不同,王蒙始终抱持出仕之心。

元朝末年,王蒙曾做过官阶低下的“理问”,后因战乱四起,隐居黄鹤山(在今江苏镇江 ),自称黄鹤山樵。元末明兴后,王蒙在洪武初年 〝知泰安州事”,但因王蒙曾去胡惟庸宅邸中拜会,被牵涉进胡惟庸案,死于狱中。

元四家的画家有多厉害(元四家和他们的艺术世界)(6)

《太白山图》卷(局部) • 元 • 王蒙尺寸:纵28 厘米,横 238.2 厘米材质:纸本,设色收藏地:辽宁省博物馆

《太白山图》卷中,王蒙以太白山天童寺(在今浙江宁波)及其周边景物为蓝本,绘制出层峦叠嶂中白云出岫、古刹名寺外香火鼎盛、山间农田耕忙樵乐的图景。整幅画作笔法多变,色彩丰富,树、人、桥等细节描摹纹丝不乱,恢宏图景中益见山林幽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