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张骞出使西域被称为)

张骞(?—前114)是汉中(今陕西汉中)人。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张骞出使西域被称为)(1)

汉武帝时,据一个投降的匈奴人说,匈奴人把月氏(古族名,秦汉之际游牧在敦煌、祁连间)人打败了,还把月氏王的头当作饮酒的器具,所以月氏人非常恨匈奴人。

这时西汉政府正要彻底解除北方匈奴造成的危害,便萌生了一个想法:派人到月氏所属的部落去,联络他们共同夹击匈奴。

但因为前去的路上必须要经过匈奴人的领地,非常危险,于是便招募愿意出使的人。

建元二年(前139),张骞应召担任了汉朝使团的团长,带领一百多人,踏上了漫漫的征程。

使团一行人在刚刚走出西汉的势力范围之后,就被匈奴人抓住了。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张骞出使西域被称为)(2)

匈奴单于见张骞高大健壮、一表人才,非常喜欢他,同时也为了防止西汉和其他部族联合,就将他留了下来,并给他娶了个妻子,想以此留住他。

这样,张骞在匈奴人那里一待就是十几年,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身负的使命,终于有一天,他抓住了匈奴人防范松懈的机会,带着汉朝使团的人和家眷逃了出去。

他们朝着既定的目标月氏向西一连走了几十天,却先到了大宛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

大宛国听说他们来自汉朝,对他们非常礼待,还派了向导带领他们,所以张骞一行较为顺利地找到了“大月氏”。

但令他们没想到的是,这时的大月氏已经占领了原来属于大夏(今阿富汗境内)的地盘,并征服了大夏人。

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美,又远离其他部落的骚扰,大月氏人贪图安逸,已丧失了斗志,根本不想再和匈奴开战。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张骞出使西域被称为)(3)

张骞在这里逗留了一年多,无奈之下便返回汉朝,但在路上又被匈奴抓住,囚禁一年多,后来方得以脱身回到汉地。

张骞归来后被封为“博望侯”,而当初和他一起出使的一百多人只剩下两个人了。

张骞这次历尽艰辛出使西域,虽然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但为汉武帝带回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和情报,开阔了汉人的眼界,使得天山南北,乃至西行更远的中亚、西亚地区第一次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

因为西北方向有匈奴人阻隔,汉武帝又让张骞探索西南方向的路线,虽然没有成功,但为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发做了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

由于张骞熟悉匈奴风土人情,后来还随李广一起和匈奴人打过仗。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张骞出使西域被称为)(4)

其后不久,他又率领着一支更庞大的三百人使团再次出使西域,在联络乌孙国(今巴尔喀什湖附近)的同时,又分别派人出使大宛、康居(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境内)、大月氏、大夏、安息(即波斯,今伊朗)、身毒(即天竺,今印度)、于阗(今新疆和田地区)等国,赢得了这些国家对西汉政权的重视,各国纷纷派遣使者随张骞来汉,由此打通了西域文明与中原文明的联系渠道。

此后中、西陆上交通路线逐步得到开辟,中西双方有了不间断的经济、文化交流,因此张骞出使西域被人们称为“凿空”,也就是开辟通道的意思。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张骞出使西域被称为)(5)

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蚕豆、苜蓿等多种作物,大宛国的汗血宝马,以及后来的佛教文化,都是沿着这条道路传入我国的;我国的丝绸、茶叶、瓷器,以及冶铁技术、打井技术、造纸术等也由此传向西方。

因丝绸的精致与华美最能代表中国物产的优异特色,所以后世将这条陆上交通线称为“丝绸之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