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事件真相背后(比茅台还疯狂的产品)

茅台事件真相背后(比茅台还疯狂的产品)(1)

茅台事件真相背后(比茅台还疯狂的产品)(2)

文/金错刀频道 周霜降

茅台事件真相背后(比茅台还疯狂的产品)(3)

你买过盲盒吗?

就在前不久,靠着卖盲盒走上人生巅峰的泡泡玛特,在港交所上市了。

上市第一天,市值直接突破了 1000 亿港元!

茅台事件真相背后(比茅台还疯狂的产品)(4)

这比炒鞋还猛啊。

随后,泡泡玛特被称为“00后的茅台”、潮玩界的“印钞机”。

泡泡玛特到底是什么?说的简单点就是一个卖塑料玩具的。

茅台事件真相背后(比茅台还疯狂的产品)(5)

就这?一个成本价10块钱的玩具,凭啥能血赚成这样?

就在中年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到半个月,泡泡玛特的市值一夜蒸发了150亿!

因为有网友爆出泡泡玛特“二次销售”(店员将店内在售的盲盒拆开后,重新封口进行二次售卖)这事爆出来后,不仅市值跌惨了,还被新华社点名批评。

年轻人的“茅台”神话,这么快就要破灭了?

1一个卖玩具的,有多疯狂?

几年前,大家对盲盒这个词还很陌生,泡泡玛特也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零售玩具店,连店员都招不到。

直到2015年,泡泡玛特代理了日本一个潮流玩具Sonny Angel的盲盒产品。

所谓盲盒,也就是你买了之后,打开之前并不知道里面装的是谁。

短短几年后,不仅年收近20亿,逆袭成为上市公司,还成为潮玩界的网红品牌。

茅台事件真相背后(比茅台还疯狂的产品)(6)

在微博上,有关泡泡玛特和盲盒的话题,阅读量过亿。

茅台事件真相背后(比茅台还疯狂的产品)(7)

茅台事件真相背后(比茅台还疯狂的产品)(8)

就在去年,为了收集盲盒,有近 20 万人人均花费了 2 万多人民币,甚至还有土豪一年为此花了上百万。

茅台事件真相背后(比茅台还疯狂的产品)(9)

这让不玩盲盒的人一脸懵逼,就这?居然有人愿意为它们倾家荡产??

就像年轻人不理解一瓶售价3000元 的茅台白酒还供不应求,中年人也难以置信,年轻人对盲盒“中毒”竟如此之深。

茅台事件真相背后(比茅台还疯狂的产品)(10)

很多年轻人边掏钱边感叹,自己手都剁给了泡泡玛特。

茅台事件真相背后(比茅台还疯狂的产品)(11)

吐槽归吐槽,有些人要他剁手是不可能的。

茅台事件真相背后(比茅台还疯狂的产品)(12)

其实盲盒我们并不陌生。

稍有点年纪的朋友,应该都记得小时候,被小浣熊干脆面支配的恐惧。

茅台事件真相背后(比茅台还疯狂的产品)(13)

而早在泡泡玛特之前,盲盒的雏形早就出现在扭蛋机、福袋甚至是麦当劳儿童套餐里。

而且同样在做盲盒的公司还有很多,可为什么一年营收能做到十几个亿的,只有泡泡玛特呢?

茅台事件真相背后(比茅台还疯狂的产品)(14)

泡泡玛特是盲盒没错,但不是所有盲盒都是泡泡玛特。

IP 形象的挖掘,是泡泡玛特的产品核心。

Molly 是泡泡玛特推出的最成功的盲盒 IP。这个嘟着嘴巴的小玩偶,仅 2019 年就给泡泡玛特贡献了 4.56 亿的收入。

除了核心IP Molly ,泡泡玛特还疯狂签约艺术家,推出了Pucky、The Monsters、Dimoo 等全新系列。截止至2020 年6 月30 日,公司运营IP 数量达到93 个,形成了众多IP矩阵。

这些IP是泡泡玛特手中真正的印钞机,它是奔着玩具中的茅台去的。

而且,泡泡玛特盲盒基本上都是成套出现的。

为刺激用户大量复购,每套泡泡玛特的盲盒中有一个让年轻人欲罢不能的存在——隐藏款,想得到隐藏款,只能去碰运气。

泡泡玛特还有很多系列,每个系列都会按季节发售,一个系列十几个款式,每个款式动作、表情、服装上都有变动。

当你集齐一个系列,还有更多的系列等着你。

好家伙,结果越抽越上头,根本停不下来。

这种不确定的刺激感,没有人能抵抗...

泡泡玛特的千亿生意,还离不开炒货党的推波助澜。

相比炒鞋、炒包的高门槛,69元一个的盲盒,也就三杯奶茶的价钱,却给了更多用户惊喜和满足感。

比如,今天抽中隐藏款,当场直接翻了20倍!明天某某某集齐全套,转手一下赚个10万!这样一来,想暴富,不是梦:

“肥宅家里一面墙,北京二环一套房,肥宅家里两面墙,马尔代夫海景房。”

茅台事件真相背后(比茅台还疯狂的产品)(15)

三分天注定,七分人操作,剩下90分靠氪金。没买过盲盒的,感觉自己错过一个亿。

泡泡玛特真正的价值是满足了年轻人虚拟的“精神世界”。

2店员挑剩下再卖顾客?

二次销售背后的两个真相

搞懂了泡泡玛特怎么火的,接下来可以好好聊聊,这个一夜把泡泡玛特市值整没150亿的“二次销售”了。

12月23日,有消费者称,在泡泡玛特买到了被拆封过的盲盒。

没想到的是,泡泡玛特盲盒二次销售这事还不是个例。

越来越多网友站出来,说自己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自发开起了泡泡玛特“吐槽大会”。

茅台事件真相背后(比茅台还疯狂的产品)(16)

在事件曝光后,泡泡玛特官方回应:此事为5名店员自行拆开11个盲盒,拿走了想要的以后才结账,涉事相关店员已被开除。

也就是说,二次销售,实锤了。

那么有两个疑问。

一、为何店员会私拆商品?

据了解,一套盲盒一般由12个“普通款”和1个“隐藏款”组成,获得隐藏款的概率很低。

大家都知道,物以稀为贵。

在闲鱼这样的二手交易平台上,“隐藏款”和“热卖款”的价格,能炒到原价的十倍、百倍。

据深燃报道,成本不到10块钱的泡泡玛特,旗下的两大IP——Labubu一代大隐“山椒鱼粉色珠光绝版”,卖到了7800元,是普通盲盒售价的100倍;

最夸张的是Dimoo的“鹿影”款,售价过万!

茅台事件真相背后(比茅台还疯狂的产品)(17)

这可中间商赚差价的好机会。

所以,不少泡泡玛特的店员铤而走险,不仅私拆盲盒,还会在挑到自己喜欢的后,拿到闲鱼上卖,甚至还和黄牛勾结。

这可比只当个普普通通对打工人来钱快多了。

二、二次销售意味着什么?

购买盲盒的乐趣之一就是其神秘感,每一个盒子都是未知的,盲盒爱好者持续消费是为了“赌”一个低概率的惊喜。

但如今二次销售的泡泡玛特,自己带头坏了规矩,打破了用户想要的“不确定感”,也打破了“饥饿营销”玩法下,各IP在玩家手中流通的平衡。

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仅线下的门店存在“二次销售”,泡泡玛特的线上客服也遭到了多位网友的疯狂吐槽。

有网友表示,泡泡玛特客服送来的产品质量也屡次出问题。

茅台事件真相背后(比茅台还疯狂的产品)(18)

茅台事件真相背后(比茅台还疯狂的产品)(19)

联系相关客服提交换货申请,过了3个月,黄花菜都凉了,才给出无货退换的回复。

缓慢的客服处理进展,让用户体验大打折扣。

黑猫投诉显示,截至12月29日,关于泡泡玛特的投诉量已达2683条!投诉原因主要集中在“质量差”、“退货退款进程慢”这两大问题上。

茅台事件真相背后(比茅台还疯狂的产品)(20)

今年1月,泡泡玛特就因平台投诉解决率为0%,登上了“315消费保”的黑榜。

由此可见,泡泡玛特的危机,早在二次消费前,就存在了。

3泡泡玛特疯狂崛起背后,有三大隐患

从泡泡玛特第一天上市起,市场上对它的质疑声就从来没有间断过。

智商税、割韭菜、疯狂...

茅台事件真相背后(比茅台还疯狂的产品)(21)

茅台事件真相背后(比茅台还疯狂的产品)(22)

除此之外,泡泡玛特还面临三大隐患。

1、集齐概率太低,用户纷纷退坑

用户购买盲盒的两大理由是IP和抽盲盒体验过程,但是对于不少消费者而言,这个体验过程并不愉快。

“抽了太多次,从来都没抽中过隐藏款,快要放弃了”

“连续几次抽到不喜欢的款式之后,热情就淡了”

“沉迷过一段时间,后来发现花钱买塑料,就脱坑了”…

泡玛特的玩法让新老用户投入资金大,但难以“集齐”玩偶满足年轻人的“精神按摩,让很多用户纷纷退坑。

2、谁会花59元,买一个没用的抄袭摆件?

今年2月,泡泡玛特对外发售了新品——AYLA动物时装系列,没过多久就被指抄袭。

B站上名为《中国最恶心的公司,一夜因抄袭获利200w+!!!!》的视频播放量超35万,Up主也在视频中一一列出了抄袭元素。

随后,泡泡玛特官方在微博发布致歉,在全渠道下架该系列产品,并称已售出的已退款并召回。

但抄袭带来的信任危机是不可逆的。

茅台事件真相背后(比茅台还疯狂的产品)(23)

茅台事件真相背后(比茅台还疯狂的产品)(24)

就像AYLA动物系列抄袭风波中,有用户说:

“如果不是为了设计,谁会花59元买一个没用的摆件?”

3、过度依赖爆款,创新乏力

泡泡玛特收获了大量的年轻人的芳心,但其背后的质量品控、服务环节一直备受质疑:拆盒后发现娃娃底部有明显瑕疵,还有难闻的味道。

茅台事件真相背后(比茅台还疯狂的产品)(25)

再加上其过度依赖Molly。

数据显示,Molly一年为泡泡玛特送去的利益,就占了全年总收益的四分之一。

但我们都知道一个道理:花无百日红,尤其是潮流市场,其复杂就在于“潮流易逝”。

Molly并不能成为泡泡玛特永远的底牌。

所以说,从扭蛋、集卡再到盲盒,无论形式再多变,都无法脱离“内容”这一核心。

没有内容创造支撑的产品,风头一过,便会消失于市场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