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反霸凌的(雄狮少年绝美的舞狮画面和配乐之下)

有哪些反霸凌的(雄狮少年绝美的舞狮画面和配乐之下)(1)

首先恭喜《雄狮少年》豆瓣拿到8.3分的高分,既然如此从看完点映开始,对剧情如鲠在喉般的体验终于也可以一吐为快了。

如果用一样食物来形容动画电影《雄狮少年》,第一个想到的是市面上最平均水平的那种翻糖蛋糕——外表特别精美,吃到嘴里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首先说“翻糖”的部分,影片令人赞叹的亮点之一是成熟动画技术加持下的精美绚丽画面,少有地呈现岭南风光和文化的同时,更是将南狮威猛的形态和动静分明、刚柔相济的舞狮技艺刻画得淋漓尽致,尤其结尾紧张刺激的高桩舞狮大赛,配合提气的鼓点,令人热血澎湃。

有哪些反霸凌的(雄狮少年绝美的舞狮画面和配乐之下)(2)

有哪些反霸凌的(雄狮少年绝美的舞狮画面和配乐之下)(3)

亮点之二,必须是质量过硬的配乐,从劲歌金曲《世间始终你好》,到近些年凭借优秀表现收获众多歌迷的毛不易、五条人乐队和九连真人,《道山靓仔》《莫欺少年穷》《无名的人》词曲带感且各具风味。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就像剥开美轮美奂的翻糖外壳、往往露出的是软塌塌的海绵蛋糕一样,尽管《雄狮少年》从开头到结尾一直在不断地、反复地、变换各种姿势地喊着口号“我要做一头雄狮”“心中有鼓点,就能成为雄狮”,但为了激发梦想制造矛盾、为了热血硬凹剧情、为了燃起来给主角无限开挂,用精美的画面和壮阔的音乐硬架起一个逻辑漏洞离谱到大概只能捞鲸鱼的“成长故事”,真的就能如忠粉所说“超越《大圣归来》和《哪吒之魔童降世》”托起国漫新“顶流”了吗?

且不说“眯眯眼”的外形设置是意有所指,还是真的是主创心目中“平凡样貌的代表”,试问三个主角的设定要么干瘦、要么超重、要么龅牙、要么说话含混不清,真的是“维护者”们所说的“平凡人有平凡的样貌”吗?

有哪些反霸凌的(雄狮少年绝美的舞狮画面和配乐之下)(4)

片中已经18岁的男主角连正式的名字都没有,还在用着女性化的小名“阿娟”,他的两个伙伴被起名为“阿猫”“阿狗”;让他们想要支棱起来的原因,是来自舞狮队一群流氓壮汉的暴打和缺失的家庭温暖;

教他们舞狮的师父因为家里开咸鱼店,就被村民蔑称“咸鱼强”,在外谁都看不起,饭店老板甚至当面直接把钱扔到地上,在家被连打带骂,妻子送货被大排档老板骚扰,这些设定也被归类为“正常”吗?在岭南靠自己双手养家开店卖咸鱼,难道是什么天理不容的买卖?

还是说“病猫崛起,烂泥发光”主题中的“病猫”和“烂泥”,指的就是身体过瘦或者过胖、家境清贫、父母不在身边无人倚靠、身为男人没钱没势?这种充满歧视、欺侮和霸凌意味的定义比“眯眯眼”的外形设定令人迷惑得多,故事里的“烂泥”,需要谁是“烂泥”谁就得是。

有哪些反霸凌的(雄狮少年绝美的舞狮画面和配乐之下)(5)

至于作为三位少年成长道路上精神支柱的舞狮,精神内核被扭曲得一言难尽。

不管是跟传统武术联系更为紧密的过去,还是已经成为著名民间体育项目的现在,作为舞狮人都有代代传承的规矩和礼仪,“采青”时合理的拼抢和竞争绝不是泼皮打架。

而在《雄狮少年》中,有单独戏份的成年舞狮队队员基本以无赖的形象登场,要么无故欺侮,要么公然抢劫,要么当街打人还踩烂阿娟的狮头,要么明知外面下暴雨却对送餐迟到的阿娟冷嘲热讽,故意把钱扔在地上(好奇编剧是有多喜欢把钱扔在地上让别人趴下去捡这个桥段)。

有哪些反霸凌的(雄狮少年绝美的舞狮画面和配乐之下)(6)

但阿娟在舞狮比赛上偶遇同名少女阿娟之后,学舞狮就突然变成了他的梦想,尽管他想的是进入决赛就可以去广州探望父母和再见到少女阿娟,对阿猫阿狗来说动力是看到海报上的少女阿娟流了鼻血和免费吃住。

三个少年想学舞狮,没有一个人因为爱舞狮本身入门;少女阿娟喜欢舞狮,却因为【家人觉得】女孩子不适合舞狮不得不放弃,何等讽刺?

当人物设定的“上梁”不正,舞狮精神的“下梁”也歪,中间夹着的“成长”故事只能在精美的画面和优秀的配乐撑起的外框中强行热血。

阿娟和阿猫阿狗为了学舞狮历尽辛苦找到咸鱼强,然而咸鱼强早已放弃舞狮。明明因为靠舞狮赚钱无法负担生活,剧情却一直往咸鱼强的妻子逼丈夫放弃梦想上引导,当看到丈夫失去梦想变成真的“咸鱼”她又悔不当初。自己无法平衡开店和爱好上的时间分配,剧本就帮忙甩锅给妻子,真的大丈夫?

有哪些反霸凌的(雄狮少年绝美的舞狮画面和配乐之下)(7)

成功拜师咸鱼强后,阿娟和阿猫阿狗每天忙着练功、帮师父跑腿送货,却从来不见提到三人上学,然而阿娟的父母在电话里又嘱咐他好好读书。正常情况下18岁正在读高二或者高三,短时间内从一窍不通到能通过舞狮比赛初赛需要多少练习时间,问就是“心中有鼓点”。

至于阿娟孤身前往广州打工,能轻松把硕大的狮头带上小巴车,师父带着阿猫阿狗骑着三轮车能轻松追上汽车,跟舞狮队的小伙伴分隔两地,从不合练也没上过高桩,却能在结尾舞狮大赛时所向披靡更是基操勿6。

有哪些反霸凌的(雄狮少年绝美的舞狮画面和配乐之下)(8)

反正打不过的话,还可以当场脱鞋靠香港脚“出奇制胜”,舞狮需要有规矩和礼仪吗?在《雄狮少年》中不需要,“我要做一头雄狮”,其他统统让道。

而最后阿娟在少女阿娟、所有舞狮队的鼓手和全场观众集体起哄,冒着生命危险去跳最高的桩。最后被挂上桩顶的狮头点燃了全片一直在不断铺垫的“热血燃炸”情绪的同时,也将前面所有的写实主义和【人变成了真的狮子】的浪漫主义割裂开来。

那一刻音乐烘托起来的气氛是令人感动的,就像用《钢铁洪流进行曲》配空镜也能让人感动一样。

但当影片内容和宣传反复地强调我们讲的是长着普通样貌的普通人的故事,最后却让阿娟不顾师父和伙伴的劝阻、将家里卧病的父亲抛之脑后,拼上性命跳这根最高的桩的意义是什么?就为了证明师父说的人总有无法越过的高度是错的?还是编剧觉得“钢琴该起了”,按照卖座的需要得给电影一个足够爽感的结局才行?

有哪些反霸凌的(雄狮少年绝美的舞狮画面和配乐之下)(9)

虽然彩蛋中交代了阿娟平安到了上海,恐怕并不能给突如其来的好勇斗狠一个圆满的解释。

《雄狮少年》的制作模式,让我不由得想起当今影视市场中出现越来越频繁的一个新“流派”:强技术,弱剧情。

三笔两笔草草编出一个故事马上开拍,演员选角懂的都懂,配上经验丰富的导演,运镜到位的摄像,业务熟练的服化道,技术过硬的剪辑后期,最后的关键一步就是充足的宣传经费,前期声势造足,播出期营销到位,热搜每天霸榜,然后就可以用漂亮的数据接下一个项目了。

比起真正用心去刻画和诠释“成长”,也许有岭南风光,有热血、高燃、炸裂的舞狮和BGM就足够了。毕竟主创说得很清楚,《雄狮少年》和之后的《铸剑少年》《逐日少年》“以动画的表现形式,商业类型片级别的制作水准,表现关于梦想、正义与成长的永恒主题”。

“心中有鼓点”“心中有剑”“心中有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雄狮,没毛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