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不许美人见白头(美人自古如名将)

“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第一次读到这句诗,忽然在里面看到了生死的解释,很是感慨。写下14个字就能叫人有强烈的共鸣,这是非常不简单的。

人间不许美人见白头(美人自古如名将)(1)

作者自己是一位美人,她好像把重点也放在了美人上,但我想说的不是美人,而是生死观,也就是对生死的看法,对一些美好事物必然会早早失去的看法,确实,这个话题带着悲壮,难分难舍又不得不舍。既然不得不舍,有人就把舍当成了自己的信念,只不过这种信念里面是有泪水的、有代价的。那怎么避免代价呢?或者说至少是减轻代价呢?

人间不许美人见白头(美人自古如名将)(2)

传说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经在一颗菩提树下连续坐了49天,后来,菩提树在普通人眼里成了修行的象征。如果把这个当故事讲是没问题的,但如果按修行的精神去讲,盯住一个东西去赞美它、区别对待它是不应该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是起了执着心、分别心。所以,据说后来修行的僧人有了戒律,不可以坐在同一棵树下超过三天,就为了避免对这棵树产生感情上的依赖,让心里有了牵挂。

开头两句诗的作者是清代女诗人赵艳雪,整首诗名叫《悼金夫人》,一共四句——

逝水韶华去莫留,漫伤林下失风流。

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年华流逝,不要强留,漫天伤感,也不要丢了自己潇洒的风度,美人就和战场上的名将一样,不等变老就会离开人间。

人间不许美人见白头(美人自古如名将)(3)

诗的前两句说的“不要强留,不要丢了自己潇洒的风度”,容易做到吗?不容易,其实,从我们每个人长期的情感上看,可能根本就做不到。有些道理就是这样,我们从心里不喜欢它,却还要故作洒脱地说着它,甚至用它来说服别人,这实在是不应该啊!

重点就在这里,很多人喜欢把一种根本做不到的东西说给别人听,去劝别人,而劝别人的时候讲出来的话,他们自己当然也做不到。比如刚刚发生的事,他们马上就会说“事情都过去了,不要想了,想也没有用了。”比如别人还沉浸在悲伤里,他们会说“心态阳光一点,人生是很美好的。”不知道您听到这种像幸灾乐祸一样的抬杠的话会怎么想,换成是我,相当不希望听到这种声音,甚至可能会在心底烧起愤怒的小火苗。

人间不许美人见白头(美人自古如名将)(4)

再看这首诗,事实上,几乎没有人记得前两句,后两句才被人千古传诵,道理也很明显了,“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这实现了和别人的共情,也就是情感的共鸣,而不是抬杠。毕竟,我们都能感受到抬杠,都很反对抬杠,都需要先有情感的共鸣,先理解别人再说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