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瞒天过海例子(三十六计之第一计)

今天,我们来看《三十六计》之第一计:瞒天过海。

原文是:“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意思是说:防备如果做得十分周密的话,往往容易让人松懈,导致削弱战斗力。

阴阳是我国古代传统哲学和文化思想的基点,它是把宇宙万物作为对立的统一体来看待。但这里的阴阳之意并非是站在对立面上的。

“阳”是指机密、隐蔽的意思,“阴”是指公开、暴露的意思。

而“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在兵法上的意思是说隐秘的计策往往都隐藏在公开的事物里面,而不是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也就是说往往很公开的事情和东西常常蕴藏着非常机密的事情和东西。

三十六计瞒天过海例子(三十六计之第一计)(1)

图片来源于网络

“瞒天过海”这一词语的形成,或许与元初一位无名未知人士所撰《薛仁贵征辽事略》中薛仁贵设计让唐太宗渡海的故事有关。据说在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御驾亲征,领三十万大军东进,无法过海之时,薛仁贵巧用绣幔锦彩,渡过茫茫大海而来。

最典型的计谋案例就是隋朝将领贺若弼命令三军集中时,必须大列旗帜遍布营帐,张扬声势,以迷惑陈国。如此反复多次,陈国戒备逐渐松懈,直到贺若弼大军渡江过来,陈国都没有觉察分毫。就这样随军一举拿下陈国的南徐州。

“瞒天过海”之计还经常运用于现在的商业运营当中,比如著名的“长城饭店”、“派克笔”都曾使用过“瞒天过海”这一计策,并取得了成功。

明天,我们将来看《三十六计》书中第一套的胜战计--围魏救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