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最初到底是石塔还是木塔(雷峰塔那么有名)

说到雷峰塔,那可是大有来头,在千百年来广为传颂的爱情故事《白蛇传》中,痴情公子许仙的爱妻白素贞,就是被不懂爱情好管闲事的法海,打回原形变成白蛇后,镇压在这座塔的下面。

雷峰塔因此沦为镇压忠贞爱情封建势力的工具,和可怜的白娘子一同声名远播。每一个慕名而来的游人,都不会忘记来到塔前,替白娘子流几滴同情的眼泪,其间还不忘对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赞叹不已。

只是,如此有名的雷峰塔,怎么会在民国时期,却突然倒了呢?连当时的文学大家鲁迅,也不忘蹭热点,整了一篇《论雷峰塔的倒掉》,来讽刺封建专制的倒台,末尾还来一句-----活该!

雷峰塔倒了之后,蜂拥而至的人们,并没有找到白蛇,但塔内大量的北宋吴越王钱俶刻经,也就此下落不明,这些宝贝都流向了哪里呢?

雷峰塔最初到底是石塔还是木塔(雷峰塔那么有名)(1)

(《白蛇传》剧照)

一、雷峰塔的前世今生

雷峰塔最早称为黄妃塔,建于公元975年的五代十国时期。当时,吴越王的黄氏宠妃生下了一个男婴,为了感谢上天眷顾,开心的吴越王在西湖雷峰之上修了该塔,可见其历史之悠久。

从古至今,雷峰塔经历了近千年的岁月沧桑,见证了无数个朝代的更替,也承载了太多的风雨侵蚀,尤其是北宋年间,由于雷击,雷峰塔遭到了严重破坏。

明朝的时候,倭寇登陆浙江,曾攻入杭州,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怀疑塔内有伏兵时,甚至放火烧了雷峰塔,虽然塔身的木质结构损毁严重,但砖墙主体仍保存完好。

雷峰塔最初到底是石塔还是木塔(雷峰塔那么有名)(2)

(倒塌之前的雷峰塔)

崇祯时期,雷峰塔早已塔顶残缺,枯树环绕。当时的诗人以“雷峰残塔紫烟中,聊倒斜倚似醉翁”、“保俶如美人,雷峰似老衲”来形容它的老旧破损。

二、雷峰塔的倒掉

关于雷峰塔倒掉的原因,在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中,说的很明白:乡下人迷信那塔砖放在家中,可保平安,逢凶化吉。于是这个也挖,那个也挖,挖得久了,便倒了。可见当时的雷峰塔,几乎处于无管理状态。

人们争挖塔砖,还有一个更诱惑的原因,传说吴越王钱俶建塔时,用了不少藏金砖,这些砖里藏有金子。

雷峰塔最初到底是石塔还是木塔(雷峰塔那么有名)(3)

(雷峰塔的墙砖和藏经砖)

于是那些“淘金客”,在贪欲的驱动下,长期盗挖“藏金砖”,使得雷峰塔的塔基底层,到处都是被抠走砖块的洞孔。

塔基的松动,加上年久失修,风雨剥蚀,不堪重负的雷峰塔,终于在1924年89月25日,轰然倒塌。

经历千年朝代更迭的雷峰塔,尊礼尚佛的本意早已没人记起,因为《白蛇传》的流传,它早已承载了新的文化伦理使命,人人都对那个棒打鸳鸯的法海和尚深恶痛绝,早早渴望这座塔倒掉,让白娘子重生。

因此,雷峰塔的倒塌大快人心,鲁迅在《论雷峰塔的倒掉》大热之后,趁热打铁,三个月后又推出《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赚足了人气。

徐志摩站在历史文化角度,发表《月下雷峰影片》、《再不见雷峰》等诗歌,纪念白蛇和古塔的传说。

雷峰塔最初到底是石塔还是木塔(雷峰塔那么有名)(4)

(雷峰塔藏经)

三、藏经砖里的秘密

雷峰塔倒塌之后,当地人蜂拥而至,抢拾散落的墙砖,人手一块,力气大的还搬上三五块,墙砖足有七斤多重,长八寸宽六寸,厚两寸左右,砖体呈青灰色,形状极其古朴厚重。

但反复查看,却没有找到什么金子,倒是在塔项部分的砖块里,发现了侧的小孔,里面塞有一个纸卷,取出展阅,原来是一页佛经,虽然纸已发黄,但字迹尚清晰,懂的人说那是《楞严经》片段。

于是众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藏金砖”之说,乃是经书之“经”,谐音传讹之下,挑起人心贪婪,以致千年古迹,毁于一旦,实在是害不浅。

雷峰塔最初到底是石塔还是木塔(雷峰塔那么有名)(5)

(雷峰塔最全的藏经)

四、经书的下落

那一天,正好孙传芳的军队进入杭州,他迅速包围了雷峰塔,驱赶争抢宝物的民众,封锁现场。饶是如此,大量藏经砖也被已经提前离开的民众,带回了家中,流落民间。

不过有一个人,花了大价钱,得以进入雷峰塔倒塌现场,细细整理那些藏在砖块里的经书。他就是末代皇后婉容的老师,晚清名士陈曾寿。

利用这种机会,陈曾寿认真清理每一块“藏经砖”,收集到了剩余的藏经,回到家中后,还对偶有残缺者,以断卷中文字补缀之,从而使藏经得以完璧。

雷峰塔藏经流传至今者,本来就极为罕见,偶有发现,也均有残损。但陈曾寿整理珍藏的这一篇,却精美且完整,极为罕见。

整部刻经全长2218厘米,高7厘米,分卷首题记、《礼彿图》、经文三部分,全文共2733字,根据题记可以看出,它正是当年钱俶的手笔,距今已有1050年。

雷峰塔最初到底是石塔还是木塔(雷峰塔那么有名)(6)

(雷峰夕照)

​后来,上海收藏大师吴湖帆,花了500大洋,从陈曾寿手中购下藏经,引为至宝。不仅重新装裱,亲自写了长跋,还邀请当时知名的沈尹默、赵尊岳、狄平子等文化名流为经卷赋诗唱和。

晚年时期,为感谢替自己治病的上海名医方幼安,吴湖帆将藏经赠予方家,到上世纪80年代,方家又将它转卖给了香港藏家朱昌言。

2014年9月。“瑞像重明——雷峰塔文物陈列”大展在浙江博物馆举行,朱家将这部藏经短短展出两小时后,带回香港。

时至今日,雷峰塔早已修复如初,而最完整的雷峰塔藏经,却仍然留在朱昌言家族手中,至于大家看到的吴越刻雷峰塔藏经,其实只是它的高仿真复制品而已。

参考资料:《雷峰塔藏经》、《雷峰塔的倒塌及重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