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乌能治肝肾亏虚吗(何首乌不寒不燥)

何首乌能治肝肾亏虚吗(何首乌不寒不燥)(1)

“炮制”本名“炮炙”或“修治”,其是根据医疗和制剂需要来研究中药炮制理论、操作技术及其发展等内容的一门实用科学。“炮”和“炙”离不开火反映了传统的制药方法,现代操作方法虽然已经大大改进,但“炮炙”之名仍不可丢。

何首乌能治肝肾亏虚吗(何首乌不寒不燥)(2)

制药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火制四:煅、炮、炙、炒也;水制三:渍、泡、洗也;水火共制二:蒸、煮二者焉。制法虽多,不离于此。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而软坚,用醋注肝而住痛,童便制除劣性而降下,米泔制去燥性而和中,乳制润枯生血,蜜制甘缓益元,麦麸皮制抑酷性勿伤上路,陈壁土制借土气以补中焦,乌豆汤、甘草汤制可解毒,致令平和。

为什么现在何首乌被称为毒药?是其本身含有毒性?为什么有患者会因为服食何首乌而丧命?是否是炮制不当之过?本期何首乌我将为大家一一解读。

何首乌能治肝肾亏虚吗(何首乌不寒不燥)(3)

何首乌

何首乌本为疡科要药,其《神农本草经》不载,又《伤寒杂病论》不载。何首乌生则性兼发散,主寒热痃疟,及痈疽背疮皆用之。最早见于北宋《开宝本草》:气味苦、温,无毒。主瘰疠,消痈肿,疗头面风疮,治五痔,止心痛,黑髭发,亦治妇人产后及带下诸疾。如治瘰疬延蔓寒热羸瘦,用何首乌(如拳大者)一斤去皮,如前法制,配夏枯草四两,当归、土贝母、香附各三两,川芎一两,共为末,炼蜜丸每早晚各服三钱。再如治时行火疖或痈疽流发,遍身十数者。用何首乌(生捣)十两,紫花地丁、金银花各三两,甘草一两,陈皮五钱,白芷八钱,分作十剂,水煎服。

盖流注、痈疽、发背、伤折,非此药不能效。至于救坏病、活死肌,弭患于未萌之前,拔根于既愈之后,中间君臣佐使,如四时五行更相迭旺,真神仙妙剂,随证加减,其效无穷。何则?此药大能顺气匀血故也。

何首乌能治肝肾亏虚吗(何首乌不寒不燥)(4)

李时珍让何首乌走上神坛。《本草纲目》之后何首乌遂大行于世。明《本草纲目》:何首乌,足厥阴、少阴药也。白者入气分,赤入血分。肾主闭藏,肝主疏泄。此物气温,味苦涩。苦补肾,温补肝,能收敛精气。所以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功在地黄、天冬诸药以上。气血不和,则风虚痈肿瘰疬诸疾可知矣。此药流传虽久,服者尚寡。嘉靖初邵应苍真人,以七宝美髭丹方上进。世宗肃皇帝服饵有效,连生皇嗣。于是何首乌之方,天下大行矣。然李时珍辨物不够仔细。细辛不过钱原是散剂,何来汤剂受此限制!真是贻害无穷!造成的结果是现在医院里没人敢开3克以上细辛,药店里还好点,反正医院里是看不到3克以上的细辛。中医治病就靠细辛、附子、吴茱萸、半夏、大黄这些毒药,不敢用用不好这些药的中医绝对不是真正的中医。

陈修园曰后世增入药品,余多置之而弗论,唯何首乌于久疟久痢多取用之。盖疟少阳之邪也,久而不愈,少阳之气惯为疟邪所侮,俯首不敢与争,任其出入往来,绝无忌惮,纵旧邪已退,而新邪复乘虚入之,则为疟;纵新邪未入,而营卫不调之气,自袭于少阳之界亦为疟。首乌妙在直入少阳之经,其气甚雄,雄则足以折疟邪之势;其味甚涩,涩则足以堵疟邪之路。邪若未净者,佐以柴、苓、橘、半;邪若已净者,佐以参、术、芪、归;一、二剂效矣。疽疮、五痔之病则取其蔓延则通经络。瘰疠之病则取其入少阳之经。精滑、泄泻、崩漏之病则取其涩以固脱。若谓首乌滋阴补肾,能乌须发,益气血,悦颜色,长筋骨,益精髓,延年皆耳食之误也。凡物之能滋润者,必其脂液之多也;物之能补养者,必气味和也。试问:涩滞如首乌,何以能滋?苦劣如首乌,何以能补?今之医辈竟奉为补药上品者,盖惑于李时珍《纲目》“不寒不燥,功居地黄之上”之说也。余二十年来,目击受害者比比。以医为苍生之司命,不敢避好辩之名也。

一般药店常买制何首乌的均为中老年人,大多都是早生华发。现今科学界普遍认为遗传、年龄增长、营养不良、紧张情绪、环境污染等会导致毛囊细胞黑色素生成与色素沉着障碍,是生白发的重要原因。而年轻人白发往往与遗传、精神和饮食因素有关。吃何首乌对于治疗白发有一些效果,但不是绝对的。如果是精神与饮食因素造成的少白头,建议最好到正规医院咨询专科医生。可以确定的是制何首乌对老年人白发、牙齿脱落、老年斑等衰老特征有较好的缓解作用,提高人体免疫力,抑制让人衰老的脂褐素在身体器官内沉积,对冠心病、高脂血症、老年贫血和大脑衰退现象都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何首乌不能和猪肉、无鳞鱼、萝卜、葱、蒜一起食用,而且孕妇、哺乳期妇女和14岁以下的儿童也是不能食用的。

何首乌,是蓼科蓼属植物何首乌的块根。本品味甘苦,性微温,归肝、心、肾经。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主产于河南篙县、湖北恩施、广西靖西、广东德庆、 贵州铜仁、黔南和四川江苏等地。近年来由于过度采挖,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秋、冬二季叶枯萎时采挖,削去两端,洗净,切厚片,干燥,称生首乌;再以黑豆汁拌匀,蒸至内外均呈棕褐色,晒干,称为制首乌。何首乌,固精敛气,截疟止痢之药也。此药味极苦涩,生用气寒,性敛有毒,制熟气温,无毒,补精益血,种嗣延年。

何首乌能治肝肾亏虚吗(何首乌不寒不燥)(5)

制首乌能显著抑制其血浆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的升高,提高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的比值,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口,多种炮制品体外抑菌实验证明对多种致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黑豆制对白色葡萄球菌、酒蒸首乌和地黄汁制首乌对白喉杆菌的抑制力优于其他制品。

何首乌苗如木藁光泽,形如桃柳叶,其背偏,独单,皆生不相对。有雌雄者,雌者苗色黄白,雄者黄赤。其生相远,夜则苗蔓交或隐化不见。本出顺州南河县,今岭外江南诸州皆有。蔓紫,花黄白,叶如薯蓣而不光。生必相对,根大如拳,有赤、白两种,赤者雄,白者雌。

何首乌有毒成分主要为大黄酸、大黄素等葱酿类衍生物,引起肝损伤,超剂量、长期连续用药会增加其中毒风险,除了使用剂量太大等原因外,患者的特异性体质是出现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何首乌生用致泻力较强,对于脾胃虚弱的病人反应更明显,而且更容易出现药物性肝损害,因此临床上常选用制何首乌。若在服用何首乌后出现黄疸、尿色变深、恶心、呕吐、乏力、胃痛、腹痛、食欲减退等,应立即停止服用,轻中度损害一般是可逆的,停药后身体可以自行恢复。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古人先贤是如何炮制何首乌的。

一、净制

主要是去泥土和去皮。宋代《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载有“采时乘湿布帛拭去泥土、何首乌新果者去皮土”。《本草纲目》又载有“竹刀刮去粗皮”。研究表明,何首乌外皮、去皮后的部分及其两端化学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应去除两端和外皮。

何首乌能治肝肾亏虚吗(何首乌不寒不燥)(6)

二、切制

历史记载有竹刀、铜刀切片、锉、捶碎等法。清时期多沿用前人的切制法,历代对何首乌切片的工具、切片的厚薄已有较明确的记载,切制时多用竹刀,后提出用铜刀,忌铁器, 何首乌多切成厚片或薄片。何首乌饮片按《中国药典》要求切成2~4mm的厚片或1~2mm的薄片,有效成分蒸制时既不流失,又能在煎煮时较完全地被溶出,而采用在产地趁鲜直接加工切制成制何首乌饮片的形状,既简便、省工、节约成本,同时又能防止水溶性有效成分流失。

三、润制

蒸之前必须首先对生何首乌进行润制,润制的方法和程度是保证制何首乌饮片质量的关键。润制不透其后的蒸制难以达到要求,润制用液体量过大易造成有效成分的溶解损失,较适宜的用水量为何首乌∶润制用水量=1∶1。润制时间过长,易滋生微生物,引起药材质量变化。何首乌饮片室温润制过程中,润制时间为12h,饮片完全润透方可达到工艺要求。

四1、不加辅料制

何首乌不加辅料制是指单纯加热进行的炮制方法,包括煮、蒸、曝、炒、炙、焙等。

清蒸法取何首乌片,稍润,置蒸锅内密闭,隔水分别蒸至药物内外呈棕褐色,取出,干燥。

四2、加辅料制

何首乌加辅料制有用1味或2味或2味以上的辅料。历代记载方法亦较多,所用辅料有黑豆、酒、醋、米泔水等。

用何首乌赤白各一斤,竹刀刮去粗皮,米泔浸一夜,切片,用黑豆三斗,每次用三升三合三勺,以水泡过。砂锅内铺豆一层,首乌一层,重重铺尽,蒸之。豆熟,取出去豆,将何首乌晒干,再以豆蒸。如此九蒸九晒。

黑豆制法取生首乌片,每100kg何首乌片用黑豆10kg。加水适量约煮4h,熬汁约15kg,黑豆渣再加水煮约3h熬汁约10kg,合并得黑豆汁约25kg。用黑豆汁拌匀,润湿,置非铁质的适宜容器内,密闭,蒸或炖至汁液吸尽,药物呈棕褐色时,取出,干燥。

黑豆汁制首乌各组均有抗感染作用,且以黑豆汁制10h为抗感染作用最佳蒸制时间。实验表明,黑豆汁制各组明显减轻二甲苯和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壳红、肿症状。

四3、药汁制

何首乌药汁制造多为药物与辅料共制。

首乌炮制后磷脂成分的含量明显减少,其含量顺序为生首乌>酒制首乌>豆制首乌>清蒸首乌>豆加酒制首乌。炮制品中以酒制首乌和豆制首乌中磷脂含量较高,这与传统方法中豆制、酒制为主是相符的。何首乌在蒸或清蒸中,二苯乙烯苷、卵磷脂等活性成分被较大程度地破坏,而大黄素等蒽醌类化合物由于结构稳定,很难降解。何首乌经黑豆汁拌蒸后,其中大黄素、大黄素甲醚无论在甲醇溶液中还是乙醚溶液中含量均降低。炮制时间越长,降低越多。何首乌常用的方法为清蒸法。何首乌中结合蒽醌随着蒸制时间的延长而减少,清蒸片中二苯乙烯苷、鞣质的含量随着炮制时间的延长而减少,而含糖量增加。

生何首乌一般呈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凹凸不平,有不规则皱纹及纵沟,皮孔横长,两端各有一个明显的根痕。质坚实体重,不易折断。切断面黄棕色或浅红棕色,有粉性,皮孔有4~11个“云锦花纹”环列(异形维管束),中央木质部发达,有的呈木心。气微,味微苦而甘涩。市场上假何首乌一般都为薯蓣科植物,真的何首乌为蓼科。真品有异型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真的何首乌味苦而涩,假的何首乌味淡。

何首乌能治肝肾亏虚吗(何首乌不寒不燥)(7)

白首乌别名隔山消,始载于宋代《开宝本草》,是少用中药,在北京等地中医临床基本不用,为萝藦科植物牛皮消或戟叶牛皮消的块根。前者在江苏部分地区应用并有栽培,后者又名“泰山何首乌”,产于山东等地。还有的地区将同属多种植物作为白首乌民间应用。白首乌药材呈类圆柱形、长纺锤形或纵切的半圆柱形、梭形,外表面淡黄棕色至灰棕色,有明显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质坚实,断面或切面白色,粉质。需要注意的是,白首乌没有何首乌那样的“云锦花纹”,味初甜后苦。

番薯是旋花科植物番薯的块根,经过加工染色处理之后的番薯虽然在外观性状方面与制何首乌相似,以伪品混作制何首乌进行药用。伪制品捣碎后未制透的内心呈黄棕色,嗅之有番薯味,并且口感比较甜。另应注意生何首乌用染色等不合格炮制手段进行以次充好,这类货一般都是块状或丁状,所以建议药店购进薄片状制何首乌,一来多可见中柱,不易造假,二来易于煎出药效。

何首乌能治肝肾亏虚吗(何首乌不寒不燥)(8)

何首乌最佳服用方法(个人见解,无意挑战权威,仅供参考)

何首乌,味甘而涩,气微温,无毒。神农未尝非遗之也。以其功效甚缓,不能急于救人,故尔失载。然首乌蒸熟,能黑须鬓,但最恶铁器。凡入诸药之中,曾经铁器者,沾其气味,绝无功效。世人久服而不变白者,正坐此耳,非首乌之不黑须鬓也。近人尊此物为延生之宝,余薄而不用。惟生首乌用之治疟,实有速效,治痞亦有神功,世人不尽知也。虽然首乌蒸熟,以黑须鬓,又不若生用之尤验。盖首乌经九蒸之后,气味尽失,又经铁器,全无功效矣。首乌味本甘而气本温,生者原本益人,又何必制之耶。况生者味涩,凡人之精,未有不滑者也,正宜味涩以止益,奈何反制其不涩,使补者不补也。余所以劝人生用之也。不若竟以石块敲碎,晒干为末,同桑叶、茱萸、熟地、枸杞子、麦冬、女贞子、乌饭于黑芝麻、白果,共捣为丸,全不见铁器,反能乌须鬓,而延年至不老也。至于丸药之中,原图缓治,何首乌正宜大用,乌可薄而弃之哉。

长按上图3秒钟,识别二维码关注

喜欢的话就点赞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