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初阶前二十篇答案(文言助读23)

【原文】

赵高案治李斯。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而叹曰:“嗟乎,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昔者家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且二世之治岂不乱哉!日者夷其兄弟而自立也,杀忠臣而贵贱人,作为阿房之宫,赋敛天下。吾非不谏也,而不吾听也。凡古圣王,饮食有节,车器有数,宫室有度,出令造事,加费而无益于民利者禁,故能长久治安。今行逆于昆弟,不顾其咎;侵杀忠臣,不思其殃;大为宫室,厚赋天下,不爱其费。三者已行,天下不听。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而以赵高为佐,吾必见寇至咸阳,麋鹿游于朝也。”

文言文初阶前二十篇答案(文言助读23)(1)

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赵高治斯,榜掠千余,不胜痛,自诬服。斯所以不死者,自负其辩,有功,实无反心,幸得上书自陈,幸二世之寤而赦之。李斯乃从狱中上书曰…书上,赵高使吏奔去不奏,曰:“囚安得上书!”

赵高使其客十余辈诈为御史、谒者、侍中,更往复讯斯。斯更以其实对辄使人复榜之。后二世使人验斯,斯以为如前,终不敢更言,辞服。奏当上,二世喜曰:“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及二世所使案三川之守至,则项梁已击杀之。使者来,会丞相下吏,赵高皆妄为反辞。

文言文初阶前二十篇答案(文言助读23)(2)

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译文】

赵高逮捕李斯治罪。李斯身披刑具,被投入监狱,仰天长叹说:“唉,裘可悲啊!既是无道昏君,怎么能为他设谋定计呢?往昔夏桀杀害关龙逢,商约剖杀了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掉伍子胥。这三个大臣,难道还不忠吗?然而最终不免一死,愿意为之身死却选错了效忠的人。现今我的才智比不上关龙逢,比干和伍子胥,而二世的昏聩无道却远远胜过夏桀、商纣和夫差,我因为尽忠而死,应该啊!难道二世的天下就不会发生祸乱吗?当初杀害兄长而自立为王,继而诛杀忠臣而宠幸贱人,接着又修建阿房宫,向天下百姓横征暴敛。我并不是不谏言,而是他根本不听规劝。自古以来,至明君主,饮食有所节制,车辆器物有定数,宫室生活适度,颁布政令和兴办事情,花更多的费用而无益于百姓的,便须避免,这样才能长治久安。现在二世加害兄弟,倒行逆施,却毫不顾忌罪孽恶果;枉杀忠臣,却一点儿也不考虑此举会带来灾祸;大兴土木,修建宫室,向百姓榨取重税,却毫不珍惜取之于民的钱财。二世已干的这三件事,天下百姓决不答应。而今起来造反的人已占据了天下的一半,二世却墟,麋鹿嬉游于其上。

于是二世便派赵高法办李斯,赵高投之入狱问罪,追究李斯和其子李由谋他疼痛难忍,自己便胡乱地认罪。李斯受尽酷刑却不想自杀,自以为有辩才,反的罪责,将李氏宗族及宾客全部逮捕。赵高整治季斯,拷打了他一千多棍,于秦又有功,确实没有反叛之心,希望能上书替自己辩解,使二世幡然悔悟而奏,说:“囚犯岂能上书!”

赵高让狱吏毁弃不上赵高指使其门客十多人装扮成御史、谒者、侍中轮番拷问李斯,李斯据实回答,赵高便派人再次拷打他。以后二世派人去验证李斯的口供,李斯以为像先前一样,始终不敢改变原先屈打成招的供词,承认有罪。判决书呈上去,二世欣喜地说:“如果没有赵高,差点被丞相骗了。”及二世派去调查三川郡守的人到达那里时,李由已被项梁杀掉。派去的人回到咸阳,恰好李斯已被交给狱吏,赵高就胡乱地编造了李由谋反的供辞。

二世二年(公元前 208 年)七月,李斯备受了五种刑罚,最终判处腰斩于咸阳。李斯走出监狱,和他的凌子捆绑在一起,他回头对次子说:“我真想再和你一起牵着黄狗出城到上蔡东门那边去打猎捉兔,难道还可能吗?”于是父子相对痛哭,与李家有关的三族全被诛杀了。

【助读理解】

李斯终于自食其果,沦为了阶下囚。“嗟乎,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吾以忠死,宜矣。”李斯披枷带锁,第四次仰天长叹。慨叹中,李斯完全把自己装扮成了关龙逢、比干、伍子胥一样的忠臣义士。舍职阿主、由意逢迎的李斯竟然自诩忠臣义士,其卑鄙虚伪的本来面目暴露无遗。

“吾欲与若复牵黄大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平?”临刑前,李斯面对儿子,老泪纵横,发出最后一次慨叹。最后的慨叹内涵是极为复杂的,是慨叹秦二世的昏聩,是后悔不该听信赵高之言拥立二世,是慨叹人生的无常,还是面对死亡仍在追念往日的繁华梦?历史在这里留下了思索的广阔空间……

李斯是一个悲剧人物,他有大功于秦,却遭五刑而死,夷灭三族。但李斯这一形象不能引起我们的同情和怜悯,只能使人觉得可叹、可悲、可憎。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制定法令,李斯辅佐秦始皇维护和巩固了秦的统一,顺应了历史潮流;与赵高合谋,助二世为虐,他又加速了秦王朝的崩溃。就这个意义上说,李斯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秦王朝的悲剧。

这里,我们不禁想起了被史家誉为“贞观之治”的唐太宗贞观时期,想起了对贞观之治的形成产生过重要作用的魏徵。魏徵在贞观时期最突出、最为人们称赞的,是他敢于冒逆鳞之险,说言直谏。他不但匡正了唐太宗的许多过失和错误,而且和唐太宗一起,开创了皇帝从谏如流、大臣谏诤成风、君臣共商国家大事的开明政治风气,对唐代谏官制度的发展也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贞观十七年,魏徵病逝,唐太宗望哭尽哀,为之送葬,沉痛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

李斯和魏徵,秦王朝的崩溃和贞观时期的强盛太平,在历史的长河中,泾渭是多么分明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