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计发月数如何确定(养老金计发月数139是怎么来的)

60岁退休,养老金的计发月数是139个月。很多人并不了解139这个数字的由来。甚至有人怀疑,是不是代表我们的养老金只能领取139个月呢?当然不是了。

139,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所说的养老金计发月数一般指的是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退休时,用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计算每月发放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2005年以前,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统一为120个月。

200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年38号文件),才制定了现在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明确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要根据退休年龄来变化。

个人养老金计发月数如何确定(养老金计发月数139是怎么来的)(1)

国发2005年38号文件附带了一张计发月数表。从40岁到70岁,每一个退休年龄都有对应的计发月数。如果退休年龄早于40岁,则按照40岁的计发月数来计算。如果退休年龄晚于70岁,则按照70岁的计发月数来计算。

个人养老金计发月数如何确定(养老金计发月数139是怎么来的)(2)

有关的计发月数,实际上是按照2020年的城镇人口预期寿命75.21岁推算出来的。为什么要以城镇人口的预期寿命为基础呢?在当时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还是只能城镇人口参加的,2014年实施城乡户籍制度以后,有关限制已经取消了。

推算计发月数的基本的前提假设是,我们在某一个年龄退休,当我们达到人均预期寿命时,能够恰好能够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领取完毕。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每年也会计算利息的,因此人们如果在60岁退休,在预测个人账户利率4%的情况下,预计恰好能达到75.21岁的时候,将个人账户的本息余额领取完毕。通过这样的数据计算出6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是139个月。

个人养老金计发月数如何确定(养老金计发月数139是怎么来的)(3)

这种计算公式说实话,现在看起来有很多问题。比如说:

没有考虑到男女预期寿命的区别。2015年我国全国人均预期寿命是76.34岁,男性只有73.64岁,而女性是79.43岁。男女预期寿命之差高达5.79岁。

个人养老金计发月数如何确定(养老金计发月数139是怎么来的)(4)

退休以后养老金是年年增长的。计发月数的计算只是静态公式。从2005年以来,我国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年年快速增长,养老金的收入水平也大大增加。个人账户养老金支出不变,也确实不合适。为此,近年来广东等很多省份是明确个人账户的每月扣减额度,会根据个人每年养老金的调整水平进行相应的增加。

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的改革。2016年以前各地的记账利率也就是4%上下,跟预估情况差不多。但是2016年以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由人社部统一公布,当年高达8.31%,近年来一直在6%~8%以上。

个人养老金计发月数如何确定(养老金计发月数139是怎么来的)(5)

人均预期寿命在不断增长。根据2020年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202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93岁,预计十四五期间还将提高一岁。这种情况下,没有考虑到的话会造成养老保险基金压力越来越大。

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有关养老金个人账户的计发月数会修订完善。预计将会跟人均预期寿命、养老金的增长率、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等多种因素综合计算而来。

比如说2021年人均养老金增长率是4.5%,而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是6.69%,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收益率之差只有2.19%。

所以,如果完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发月数制度的话,大概率有关月数会提升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