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极具上古风格的奇幻鬼片(对人生孤独的极端刻画)

那些极具上古风格的奇幻鬼片(对人生孤独的极端刻画)(1)

写的不是孤魂,是人

看[鬼魅浮生]之前,以为这会是一个人鬼恋故事。

就像陈奕迅《防不胜防》里唱的:

“从你的套房带走被单是我,你睡过的至少我都睡过。”

看过发现,不是。

影片细致刻画的,是鬼(人)面对世事变迁、自身虚无的无助哀伤。

那些极具上古风格的奇幻鬼片(对人生孤独的极端刻画)(2)

卡西·阿弗莱克饰演的主人公,死于意外。

由于对伴侣的爱,徘徊人世而不去。

他只能身披一张白床单,常在生前的屋里,看着爱人一天天过着,直到离开。

他与另一栋房子里的鬼隔窗相望,无声交流。

那个鬼说,他在等人,可等的是谁,他忘了。

因为太久。

那些极具上古风格的奇幻鬼片(对人生孤独的极端刻画)(3)

当他试图取出字条时,又一家人搬了进来。

为这执念,他被困在了房中。

生前认识的人一个个消失,他失去存在感,大怒,在屋里兴风作浪,吓跑了住客。

最终,这片居住区被拆毁。字条再也找不到了。

对面的鬼说:“我觉得我等的人不会来了。”说完,魂飞魄散。

绝望到令人干呕。

那些极具上古风格的奇幻鬼片(对人生孤独的极端刻画)(4)

作者写鬼,永远是在写人。

只不过,画鬼最易,借用鬼的特殊视角,看一些人看不到的事情。

利用“鬼”的特殊状态,将人在同样处境下所面对的事情,极端化。

在某些世界观里,鬼可以穿墙而过,可以不被人看见。

但同时,它们也不能与人类交谈,再不能以人类身份做任何事。

鬼,相当于人群中的孤独者。

借鬼的视角,写人的状态,是影片的妙笔。

那些极具上古风格的奇幻鬼片(对人生孤独的极端刻画)(5)

比如,片中“鬼”死后,看到爱人一步步走出哀伤,交了新男友。

一个人分手后,最怕听到的,是对方开始新生活的消息。

如果还爱着他(她),再想祝福,也不会好过。

大多数情况下,前度的这些状况,失恋者看不到。

但鬼能。

影片借鬼的视角,把人面临物是人非的痛苦,直观呈现。

那些极具上古风格的奇幻鬼片(对人生孤独的极端刻画)(6)

同样,一个人丧失存在感后,面对一切的暴怒,难以在人前直接表现。

但鬼不怕,因为人看不见它。

它可以疯狂打砸,更直观表现愤怒。

但人们还是看不见它。所以越愤怒,传达出来的越是绝望。

那些极具上古风格的奇幻鬼片(对人生孤独的极端刻画)(7)

影片以动、以静,都极力突出了孤独。

画面色调暗沉,只有披着白床单的鬼是亮色。

它孑立于空屋、废墟、人群,静默观看一切,却永远无法参与。

对于人世的一切变化,它无能为力,只是张别人看不见的白床单。

那些极具上古风格的奇幻鬼片(对人生孤独的极端刻画)(8)

面对令人窒息的“鬼生”,它在旧宅上建起的高楼上,一跃而下。

然后陷入了更悠久的轮回。

它不得不看着一个个活人化作白骨。就为了等到那张字条。

百余年后,它在屋里拆开墙缝,看完字条。

瞬间,床单瘫软坠地。它消散了。

那些极具上古风格的奇幻鬼片(对人生孤独的极端刻画)(9)

这一段情节,无疑是将鬼(人)身处人世的孤独,放大到了一个极端化的情境中。

他要经过极度漫长的等待,才能等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刻。

当那一刻结束,它生存的信念彻底坍塌,自身也就不复存在。

由“鬼”及人,想到人本身,一种孤独而执着的生存状态,令人不寒而栗。

那些极具上古风格的奇幻鬼片(对人生孤独的极端刻画)(10)

[鬼魅浮生]值得静下心去感受。

但希望感受过程中,不要沉浸。

因为作为一部“鬼片”,它对人的描写,太过刻骨。

让人看过之后,如同被孤魂附身,挥之不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