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真实历史战力排名(广为人知的兄弟同盟)

文|和史

广为人知的兄弟同盟,鲜为人知的各怀异心

——《三国志》还你真实的孙刘同盟

序言:"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这是诸葛亮在隆中对时所设想的处理孙刘关系的基本方针——可犄角为援而不可为敌。在实践中,也确实形成了孙刘联盟以抗拒北方的形式,但联盟并非同心和睦。观孙刘联盟始终,联盟的维持离不开来自曹魏势力的压力,同时双方力量的变化也是影响联盟关系。当这些因素出现了变化时,联盟双方也会做出相应的反应来适应这些变化。本文将大致按照时间顺序,考察孙刘联盟形成和演变的过程,尤其注重以上所提因素的影响。

一、 赤壁之战前孙吴方面的态度

建安十三年时,曹操已经平定北方大部分地区,为南下做准备,"作玄武池以肄舟师"。七月南下进军荆州,九月刘琮不战而降,而后曹操任用刘表旧部、当地名士以稳定荆州局势,对孙吴政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是月,刘备兵败当阳长坂坡,欲往江夏,面临非常危急的形势,结好孙权可以说是当时刘备方面的唯一选择

三国志真实历史战力排名(广为人知的兄弟同盟)(1)

赤壁之战形势图

在联盟初步形成的过程中,鲁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国志真实历史战力排名(广为人知的兄弟同盟)(2)

鲁肃

《三国志·吴书·鲁肃传》云:"刘表死,肃进说曰:"……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肃径迎之,到当阳长阪,与备会,宣腾权旨,及陈江东强固,劝备与权并力。备甚欢悦……备遂到夏口,遣亮使权,肃亦反命。会权得曹公欲东之问,与诸将议,皆劝权迎之,而肃独不言。"

据此先是有鲁肃请求与刘备联合抗曹,之后见刘备于当阳。刘表死于秋八月,刘备长坂兵败在九月,而后刘备遣诸葛与鲁肃同行,往见孙权。孙权召群臣议时诸葛应当在场。此说法在时间先后顺序上可以成立。

吴主传可为证"荆州牧刘表死,鲁肃乞奉命吊表二子,且以观变。肃未到,而曹公已临其境,表子琮举众以降。刘备欲南济江,肃与相见,因传权旨,为陈成败。备进住夏口,使诸葛亮诣权……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说法的时间先后则是与肃传相同。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云:"孙权遣鲁肃吊刘表二子……与备相遇于当阳。因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备大喜,进住鄂县,即遣诸葛亮随肃诣孙权,结同盟誓。"

根据以上所论可知

孙权在较早的时候就已经决定抗击曹军,鲁肃提出了与刘备联合的策略,这正与刘备方面的基本策略相合,也是在北方曹军压力下不得不做的选择。赤壁之战双方联合大败曹军。更为重要的是双方都意识到了联盟对于双方抗击北方统一势力的重要性,这也正是维持双方联盟的重要共识。

三国志真实历史战力排名(广为人知的兄弟同盟)(3)

赤壁之战

二、 关于荆州的争夺

有一点,是诸葛亮没有注意到的!

全据荆州与外结好孙权的两大战略是在本质上矛盾的!

荆州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 ,此用武之国"。对于蜀汉来说,荆州是起家的基业,是进军中原、威胁曹魏政权的东北出口。但同时荆州对于孙吴方面也有特殊的意义。荆州位于长江中上游,江东的最大凭借不过是长江天险,但若不能占据荆州,长江之险就并不是一个可靠的条件,一旦荆州为敌所有,顺流而下则势不可挡。后世晋灭吴、桓玄攻入建康都与占据了荆州和长江中上游有重要的关系。

此后十数年,双方针对荆州展开了多次争夺,目的便是实现本国的既定战略。前文所述双方的联盟关系是随着双方力量的对比以及曹魏施加压力的改变而变的,这在三次荆州之争体现得极为充分。

第一次荆州之争,刘备占据益州后,孙权请还荆州,刘备自然不愿归还,于是孙权派遣吕蒙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引兵五万下公安。

局势一度紧张,但是"是岁,曹公定汉中,张鲁遁走巴西。"

曹操进军汉中,进一步可以威胁益州,所以,在曹魏的压力下,刘备只能搁置荆州之争而将目光转向汉中,双方各得荆州三郡。

自此之后,联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占据荆州西部、益州、汉中,称汉中王,这时孙吴政权就不得不对吴蜀联盟的关系作出新的考虑,吴蜀联盟内部双方只有实力大体平衡才能够稳定的维持。但刘备数年间占据益州、汉中,关羽围襄阳,颇有逼近中原之势,孙权遣吕蒙袭关羽夺取荆州保障自身安全也就成了现实的选择。

"权内惮羽,外欲以为己功,笺与曹公,乞以讨羽自效。曹公且欲使羽与权相持以斩之,驿传权书,使曹仁以弩射示羽。"

这时孙曹双方虽然各怀鬼胎,但也形成了事实上的联盟。由于与蜀汉的敌对关系,吴称藩于魏,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两面受敌。

第三次荆州之争,即章武元年(公元221年)时刘备伐吴之战,可以认为是对隆中对"跨有荆、益"战略最后的维护。此役之后,双方都没有问鼎中原的实力和势头,双方重新形成平衡。同时,孙吴占据荆州,可有效地利用长江天险,蜀汉无力夺回荆州,但巴蜀之险也使孙吴不能西进,自此,双方面对强于自身的曹魏,可以选择的方案也只有联盟抗拒一计而已。

三国志真实历史战力排名(广为人知的兄弟同盟)(4)

夷陵之战

三、夷陵战后孙刘双方的迷茫与联盟的发展

夷陵战后,先主传"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

"孙权甚惧的说法不过是为蜀主掩饰战败的不光彩,何来胜利者对战败者甚惧的道理?对此,吴主传的记载应当更加可靠,

"权使太中大夫郑泉聘刘备于白帝,始复通也。然犹与魏文帝相往来,至后年乃绝。"

这大概反映了当时孙权心中的迷茫,一方面,与蜀重归于好共同抗曹自然是所希望的,但是又担心两次战争蜀汉将自己视为仇敌而不得不"与魏文帝相往来"。刘备薨,刘禅继位,"丞相诸葛亮深虑权闻先主殂陨,恐有异计",于是派遣邓芝出使东吴,孙权对邓芝言:"孤诚愿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偪,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犹豫耳。"正是其内心矛盾的真实反映。邓芝陈述与蜀交好之利以及与魏交好之弊,劝说孙权联蜀抗魏,孙权"遂自绝魏,与蜀连和"。

此后,双方同盟关系比较稳固

如诸葛亮在第二次北伐时(公元234年)写下了《与孙权书》"……今大兵已会于祁山,狂寇将亡于渭水。伏望执事以同盟之义,命将北征,共靖中原,同匡汉室。书不尽言,万希昭鉴。",诸葛亮希望孙权出兵相助,孙权也答应了这一请求。《吴主传》:"权遣陆逊、诸葛瑾等屯江夏、沔口,孙韶、张承等向广陵、淮阳,权率大众围合肥新城。"

孙权御驾亲征新城。再如吴赤乌七年(公元244年)步骘、朱然等各上疏云:"自蜀还者,咸言欲背盟与魏交通,多作舟船,缮治城郭。又蒋琬守汉中,闻司马懿南向,不出兵乘虚以掎角之,反委汉中,还近成都。事已彰灼,无所复疑,宜为之备。"权揆其不然,曰:"吾待蜀不薄,聘享盟誓,无所负之,何以致此?又司马懿前来入舒,旬日便退,蜀在万里,何知缓急而便出兵乎?昔魏欲入汉川,此闲始严,亦未举动,会闻魏还而止,蜀宁可复以此有疑邪?又人家治国,舟船城郭,何得不护?今此闲治军,宁复欲以御蜀邪?人言苦不可信,朕为诸君破家保之。"

独评:

可见孙权对蜀国的信任。赤乌以来,吴国名臣将相多离世,孙权薨之后朝政混乱,蜀国多年动兵,国力疲敝,两国更是只能保持同盟的关系以给予北方一定威慑。但是双方国力的衰退使这种同盟效果大打折扣,晋灭蜀时,几乎没有得到来自吴国的支援,此非不愿,而是不能。

吴蜀联盟发端于赤壁之战,破裂于对荆州的争夺,邓芝使吴后重塑。一定程度上联盟是双方赖以生存的基础,联盟存则存,联盟散而亡。

总的来看,吴国的态度对于联盟的存亡具有更重要的影响,处于主动的地位。而联盟的维系离不开北方的压力这个要素。当北方压力增大时,一方(或双方)会主动搁置争议,共同对抗来自曹魏的压力,当压力减小时,双方的矛盾便会扩大,摩擦增加。双方力量的对比的变化同样会影响联盟关系,第二次荆州之争便与刘备势力坐大有关。前期摩擦较多,双方以荆州为焦点展开数次争夺。后期关系稳定,但联盟似乎更多地只有象征性地对曹魏产生威慑,而缺少攻守同盟的实效。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