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文艺艺术类书籍赏析(艺术类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书籍推荐和阅读笔记整理)

优秀文艺艺术类书籍赏析(艺术类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书籍推荐和阅读笔记整理)(1)

今天整理下个人阅读过的艺术类相关书籍,特别是和欧洲文艺复兴相关的一些书籍。就我个人而言对欧洲艺术,特别是大教堂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刻艺术的兴趣来源于吴军老师的《文明之光》这本书,当然也首先推荐下这本书。

01 艺术的力量

对于《艺术的力量》这本书,是自己在三里屯书店逛的是选中,并回来后就立刻下单购买的书籍,到现在这本书也只还读了一半,但是已经完全觉得值回书价。这本书在封面夹页上有一个提法,即被誉为影响西方世界最亲民的艺术颠覆读本,可见整体评价还是相当高。

对任何一幅好的艺术作品的解读,都不能脱离艺术家当时的生活环境和社会背景,一家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本身就是艺术家对现实世界的抽象解读,有创新和颠覆,有信仰和脱俗,也有庄严和戏剧化。但是最终都通过艺术作品传达出一种他们希望表达的美。

这种美可以是自然,人体,环境,也可以是优雅,冷峻,暴力。而绘画,雕塑和建筑成为这种美最主要的三种表达方式。而这也是为啥经常会说到米开朗基罗三样都达到相当高的造诣而无法超越的一个原因。

在这里先摘录下引言部分的一些内容如下:

艺术的力量,就是心绪不宁的精神所具备的力量。即使看上去是模仿,艺术却不仅仅是复制我们熟悉的世界,不是将现实艺术化去替换可见的世界。技术的使命,不仅限于传递美,更是要突破陈腐与乏味,并产生另外一种景象-某种戏剧化的观看方式。

艺术的力量展现了八位艺术家戏剧化的时刻,在这些时刻中,在极端压力下,艺术家创造出充满雄心壮志的作品,其中也蕴含了他们最本质的信仰。这些作品都是他们自我最直接的证明,也是在宣告世人,艺术可以凌驾于令人愉悦的原则之上,这些作品希望改变世界。

在富有创造力的戏剧中,在这些充满危险的时刻,正是《艺术的力量》想要捕捉的东西,极端压力下的经典之作。对于构成《艺术的力量》的种种戏剧化的瞬间,不仅是艺术的一部分,也是历史的一部分,决定艺术成败的,是我们每个人心灵和体验所共有的东西-救赎,自由,死亡,侵犯,世界的状态,我们灵魂的样子。

今天只记录下贝尼尼和大卫两个艺术家的阅读笔记,对于这两个人物实际上在前面的相关书籍,类似蒋勋的《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等书籍也都有一些了解,但是如此全面介绍还是只有艺术的力量这本书,也使得自己看后觉得是一个新的发现。怎么说呢?由于前面太多精力放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而导致对整个西方艺术史长河很多其他亮点并没有太多的关注,而随着阅读的扩展和深入,逐渐有了更多新的关注点。

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

优秀文艺艺术类书籍赏析(艺术类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书籍推荐和阅读笔记整理)(2)

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Gianlorenzo Bernini,1598年12月7日-1680年11月28日)。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家,画家。早期杰出的巴洛克艺术家,十七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大师。贝尼尼主要的成就在雕塑和建筑设计,另外,他也是画家,绘图师,舞台设计师,烟花制造者和葬礼设计师。

贝尼尼的对艺术的格言是:一个艺术家想要成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极早地看到美,并抓住它,二是工作勤奋,三是经常得到精确的指教。

这是这本书读后的第一个收获,也可以讲贝尼尼是在米开朗基罗之后在雕塑,绘画,建筑三个方面都有所建树的一个杰出艺术家。对于雕塑作品,特别是《阿波罗和达芙妮》,《圣特蕾莎修女的狂喜》让人再次感受到雕塑之美,激情和狂热,占有和控制,爱和欲望,眼神和肢体,全部扭曲在一起,让人震撼,勾起人欲望。正如书里面所说的。

谁能够用天真无暇的眼光来看《圣特蕾莎修女的狂喜》呢?

相比米开朗基罗,贝尼尼的雕塑作品感觉更多是压抑人性的一种释放,具有极强的张力和戏剧效果,它们也不是冷冰冰的雕塑,而有着艺术家所赋予的内在激情和灵魂。在米开朗基罗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有三件宝,其中有一件就是贝尼尼后期设计的青铜华盖,当然还有大教堂的天花板,这些也都体现了贝尼尼在建筑方面的辉煌成就。

对于绘画作品,在书里面谈及的比较少,不能否认的是贝尼尼本身也是一名出色的画家,例如书里面摘录的他自己的自画像作品。只是其雕塑和建筑成就更加突出而已。

如果在米开朗基罗之前早起的雕塑我们会谈到多纳泰罗的话,那么在其只有则只有贝尼尼,至少从自己当前的阅读还没有看到在贝尼尼之后还有人在雕塑,特别是人体雕塑方面有如此众多的作品和巨大的成就。也正是这个原因,贝尼尼是艺术的力量这本书所带来的第一个惊喜。

雅克.路易.大卫

优秀文艺艺术类书籍赏析(艺术类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书籍推荐和阅读笔记整理)(3)

大卫可以说是这本书所带来的第二个惊喜,能够全面了解大卫。因为在很早一起,在读吴军的《文明之光》的时候影像里面就看到过类似《马拉之死》,《网球场誓言》和《拿破仑踏过阿尔卑斯山》相关的作品。同时记得在家原来在讲沟通管理的PPT里面,还引用过《苏格拉底之死》的作品,只是一直也没有搞清楚作者和出处。

而这次,通过艺术的力量这本书,能够更加全面地对大卫有所了解和认识。

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是法国著名画家,新古典主义画派的奠基人。处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和雅各宾派专政时期。1793年完成名作《马拉之死》。1794年雅各宾政权被反革命颠覆,经过五年的混乱,拿破仑掌握政权后,大卫做了拿破仑一世的宫廷画家。

优秀文艺艺术类书籍赏析(艺术类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书籍推荐和阅读笔记整理)(4)

大卫留下的值得惊叹的作品太多,包括了《马拉之死》,《荷拉斯兄弟之誓》,《苏格拉底之死》,件件都是精品,画风严谨,技法精工。而后面转为皇家宫廷画师后,创作的《网球场誓言》和《拿破仑踏过阿尔卑斯山》,《拿破仑加冕礼》等更是构建了更加宏大的场面感。

大卫的很多创作都和法国大革命时期密不可分,1793年 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推翻了路易十六王朝,大卫加入了资产阶级左翼的雅各宾党,并被推举为国民议会主席。大卫因雅各宾党两次入狱。同年,雅各宾党的领导人马拉被刺,大卫怀着悲愤的激情创作了《马拉之死》。

滑铁卢战役失败后,大卫再无被赦免的可能,1816年大卫和其它犯了错误的人一样难逃厄运。在接下来的10年,大卫隐居在布鲁塞尔,在1825年去世后尸体运回法国安葬的请求也被拒绝。对于大卫来说,他的一生都随着法国的命运起伏,但是这个国家已经没有他的立锥之地。

艺术家的创作史就是一部政治史,一部革命史,而大卫尤其突出。虽然自己无法用较为恰当的语言去描述大卫的画风和特点,但是有些画一一看就能够辨认出来是谁画的,例如梵高,毕加索等,而大卫也是其中之一。

02 细读文艺复兴

在谈这本书前还是要谈下吴军老师的《文明之光》,也正是这本书让自己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各位感兴趣,而这本《细读文艺复兴》则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这本书本身就是作者给中央美院的授课教材改编,同时作者本人也是北京电影学院毕业,有多年的海外留学经验和艺术熏陶,最终形成该书。虽然自己刚读完佛罗伦萨画派部分的内容,但是已经感觉到这本书是相当有诚意的,让我们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各类艺术品,各个画派,各个时期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在我博客上面我在前面也推荐过萧默老师的《建筑的意境》这本书,这本书也是自己相当喜爱并经常拿出来复读的一本书。不论是建筑,艺术,还是各种文化,很多时候个人的入门往往就是需要一些好的书籍作为导引,以最容易和浅显的词语进行阐述,首先形成兴趣,其次才是深入阅读。

这几本书最大的特点不仅仅是可以看到作者本身的深厚积累,更加重要的是可以看到作者对待一本书的严谨态度。这些书籍比当前市面上各类成功学的鸡汤好上百倍,但是最终仍然可能是曲高和寡。

在购买《细读文艺复兴》之前的一个周末,在参观完国家博物馆,法国国家艺术中心的《学院与沙龙》艺术展后,在一旁的艺术品 书店看到一本米开朗基罗的作品集,参观返回后就在京东搜索了下,找到了一本米开朗基罗的《雕塑.绘画.建筑.作品全集》,是美.华莱士所著,北京出版集团,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原价198,而当时京东的活动最终入手价103,拿到真书后才感觉到相当的超值,所有米开朗基罗的各个时期的雕刻,绘画作品都印刷的相当精美。即使原价购买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值得珍藏的书籍。

在我的博客上面的历史文章也写过关于读书的话题,但是比较少写选书的内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时候选书更多需要个人的兴趣和喜好,或者说需要符合自己的口味你才可能认真阅读并吸收书里面的营养,对别人适合的未必就适合你自己,或者说别人能够吸收80%内容你可能由于前导知识缺乏可能只能吸收10%,这都影响到一本书价值的发挥。

真正要选到好书最好的方法还是多逛书店,如果一本书你愿意在书店里面看个20-30分钟都不放手,那么基本可以断定是一本对你有用的好书,否则再畅销,别人再推荐你都不要随便购买。其次,如果在网上选择图书,虽然看了书籍的目录感觉不错,但是买回来后感觉一般,那么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勇于快速阅读并放手。一本垃圾书你买错了可能只是浪费了你的金钱成本,但是这已经是沉没成本,一定不要因为花钱买了又投入太多的时间去阅读而消耗过多的时间成本。

一部好的影片你可以二刷三刷,一本好的书同样也是一个道理, 多读几遍好书胜过读100本垃圾书。在我们读书的时候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对于和《细读文艺复兴》同时购买的《基因传》还没有开始阅读,但是初步看了下目录和内容后已经相当有阅读的兴趣,或者这本书应该也是一本不错的好书。

优秀文艺艺术类书籍赏析(艺术类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书籍推荐和阅读笔记整理)(5)

说实话,这本书给我印象很深的反而是北方文艺复兴部分的描述,由于这部分原来不太熟悉,所以感觉看收对德国,荷兰等北方文艺复兴的艺术有了更加的了解。特别是书里面关于汉斯《人间乐园》这部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的解读。

03 如何看懂艺术

这个周末读完了翁昕写的《如何看懂艺术这本书》,这本书的整体阅读感受还是不错的,可以打4颗星,但是相比前段时间阅读的《细读文艺复兴》这本书而言,整体结构化和系统化程度偏弱,更多像是作者本人的意大利博物馆艺术参观史。但是这本书整体易读性更好,读起来也更加轻松。

这本书只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罗马,意大利和米兰,而实际上整个重心也全部在罗马,罗马部分的重心自然又在佛罗伦萨和文艺复兴三杰部分,但是由于要介绍的内容太多,也导致即使是花费了大量篇幅的米开朗基罗,还是有很多地方没有介绍到。

如果谈古罗马艺术,自然要谈到的就是万神殿和大斗兽场,如果说大斗兽场是古罗马人世俗和物质生活的代表,那么帝国鼎盛时期的图拉柱和万神殿则是古罗马精神世界的家园。在君士坦丁夺得罗马帝国的控制权后,君士坦丁大帝给罗马的第一个脚印,就是位于大斗兽场旁的君士坦丁凯旋门。

在看欧洲艺术史的时候,如果不仅仅是文艺复兴时期,从希腊到古罗马,再到黑暗的中世纪,从基督教的发展再到和伊斯兰教之争,再到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从教皇的神权到王权相互更替,包括哥特人的入侵,再到拜占庭文化,只有大概了解了这些往往才能够更好的了解欧洲艺术史。而如果要了解这些内容可以先阅读《极简欧洲史》这本书,以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君士坦丁:建凯旋门,迁都,改教。圣保罗大教堂。

从中世纪的黑暗走出后,15世纪的人文主义运动中,从神到人地转变这一精神内核贯穿始终,主导了艺术的变迁。而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西方绘画艺术之父-乔托,也被看做是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书里面介绍了乔托给梵蒂冈老圣彼得老教堂画的《斯特凡内斯奇多联画》,而实际上在其它书籍我们经常看到介绍的还是乔托的《圣母子》和《哀悼基督》这两幅画。

梵蒂冈,一个弹丸之地,却留下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先驱的艺术瑰宝。而这里面最要提的就是西克斯图斯四世和朱利叶斯二世。西克斯图斯重新修改了梵蒂冈博物馆和名垂青史的西斯廷大教堂,而朱利叶斯二世则主持建造了圣彼得大教堂。

优秀文艺艺术类书籍赏析(艺术类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书籍推荐和阅读笔记整理)(6)

优秀文艺艺术类书籍赏析(艺术类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书籍推荐和阅读笔记整理)(7)

波提切利,早期文艺复兴人物,黄金时代孕育的天才,在原来谈波提切利时候谈得更多的是《维纳斯的诞生》,《春》和《基督诞生》,在这本书里面提到了《摩西的考验》,一幅静态画变成了动态的7个情节而且相互连贯,书里面对这本书的解读也相对好。

文艺复兴三杰,书里面大量的篇幅给了米开朗基罗,在其他读书笔记里面我谈得也比较多,在这里就不再详细叙述。对于雕塑《哀悼基督》,《大卫》,《创世纪》,《终极审判》,任何一个都可以名垂青史。书里面对《创世纪》壁画的解读和结构图对比,更加容易理解每副画的内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这部分内容值得反复阅读。

对卡拉瓦乔三板斧,特别要说的就是对画面光影的巧妙应用。

贝尼尼,巴洛克时期的大腕,灿烂若星辰的全能雕塑家。除了圣彼得大教堂三宝之一的《青铜华盖》,教堂前的大广场外, 其雕塑的《阿波罗和黛夫妮》,《抢夺普洛赛庇娜》都是典型的巴洛克风格雕塑作品艺术体现。

在米开朗基罗后的后天顶画时期:

卡拉齐的《众神之爱》,罗马的法尔内塞宫。

科尔托纳《神的寓言和巴贝里尼之力》。

乔瓦尼.巴蒂斯塔.高利《耶稣之名的胜利》。--设计者仍然是贝尼尼。

那不勒斯部分,重点还是讲庞贝古城,但是内容量仍然偏少,只能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到了米兰部分,大部分的内容仍然给了达芬奇,其中又重点讲解了达芬奇在米兰留下的壁画《最后的晚餐》,以及整个创作过程。

04 达芬奇传

优秀文艺艺术类书籍赏析(艺术类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书籍推荐和阅读笔记整理)(8)

在前面看文艺复兴书籍的时候,自己更多的是关注了米开朗基罗,但是对达芬奇也并不陌生。在看了这本达芬奇的传记后收获还是很大,对其一生和作品也有了更深的了解,从今年年初到现在阅读过的书籍来看,这本书我拍在第一位,是一本值得经常拿出来翻阅的书籍。

达芬奇是私生子,在1452年出生在佛罗伦萨的一个小镇,父亲是一个公证员,而在当时私生子并没有受到社会歧视,后面跟随父亲生活,父亲在早期的艺术学上给予很大帮助,拜韦罗基奥为老师,同时韦罗基奥也是波提切利的老师。而韦罗基奥又是多纳泰罗的弟子,两者都过了大卫青铜像的雕塑作品,开始我以为翻译原因是一个人,而实际上两个人。

达芬奇早期在学的时候就已经在探索晕涂法,这是一种模糊物体轮廓和边界的技法,在后期作品中可大量看到。达芬奇早期和老师合作过《托比亚斯和天使》,而《基督受洗》是列奥纳多和韦罗基奥合作的巅峰,这幅作品完成于15世纪70年代中期。

列奥纳多的早期作品《天使报喜》,加百列向玛利亚报告,她将成为耶稣的母亲。这个早期作品已经可以明显看到达芬奇多光线和阴影的研究。而《吉内薇拉.德.本奇》则是达芬奇早期第一部非宗教题材的肖像画。而三十年后吉内薇拉嘴角的一丝浅笑将升华为迄今为止最令人难忘的笑容。

博士来拜:在圣经《马太福音》提到,东方的博士们夜观星象得知犹太人的新君即将诞生,就赶往耶路撒冷前去拜见。希律王(King Herod the Great)得知此事,要求三博士找到孩子的下落以后禀报他,他也要前去拜访。东方博士根据星宿的指引终于在伯利恒找到了圣母马利亚和圣婴耶稣,那颗预言圣婴诞生地的星宿被称为“伯利恒之星”。博士们对圣母子献上黄金、乳香和没药等礼物以表达崇敬之意。

博士来拜是达芬奇没有完成的一部作品,但是仅仅从未完成图也可以看到构图相当复杂,人物众多,整个景深也体现了很大的纵深感,人物表情丰富,个人感觉如果是成品的话会超越波提切利的同名博士来拜作品。虽然这部作品没有完成,但是它仍然是艺术史上很有影响的未完成作品之一。

近30岁,在佛罗伦萨学无可学,为人所知的艺术成就也寥寥可数,精神脆弱,充满幻想和恐惧,有了离开佛罗伦萨的强调意愿。从佛罗伦萨到米兰,他希望有一位新的赞助人,帮助自己实现梦想和才华。从1482年到达米兰,一呆就是17年,也是达芬奇第二段重要的人生阶段。

新的赞助者,米兰统治者卢多维科。

列奥纳多希望在军事工程上有所设计和发明,从手稿上可以看到其关于战车,攻城车,巨弩等各种军事工程设备的发明,但是并没有多少建树,反而是成为了一个宫廷艺人,在戏剧演出的舞台设计中发挥作用。而其中的舞台元素和机械元素同样让达芬奇着迷。注意,实际上对于鸟,机械鸟,飞行器,空气动力学的研究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达芬奇一生未婚,不可否认的是一位同性恋者。谈到列奥纳多不得不谈到萨莱,他的这位一开始只是助手或学生的人,跟随了达芬奇大部分人生阶段,很可能变成了达芬奇的爱人。

优秀文艺艺术类书籍赏析(艺术类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书籍推荐和阅读笔记整理)(9)

注意看我博客的,一定会注意到我在博客上面的图像,即是在达芬奇的一幅作品《维特鲁威人》在基础上盖了一层衣衣裤,加了咖啡和键盘而成。这个头像也伴随我博客十多年时间没有变过。作品《维特鲁威人》展示了人体最完美了人体比例,同时也体现了最精确的数学和几何学知识应用,画圆为方,黄金分割等都在该画作中有所体现,这幅作品也成艺术和科学融合的典范。

同时我们也看到艺术和科学并不是相互隔绝的两处领域,而是真正应该相互融合和促进,只有这样才可能诞生更加伟大的作品。达芬奇一生都可以看到在努力践行艺术和科学的融合,当然也是他自己变成了一个无法超越的集大成者。

  • 在几何学上多年的研究,对形体变换和画圆为方的痴迷。
  • 对解剖学的研究,可以一呆数月的解剖一具尸体探寻骨骼,肌肉构造,内脏器官,血管分别和心脏。
  • 对地质学,岩土和断层结构的研究,体现在类似在岩间圣母的画作中。
  • 对光线,阴影的研究,对透视学的研究,乃至对眼球的解剖了解成像的机理。
  • 对水利工程,水系,水流运动,波浪的研究。

当我们在强调伽利略开创了科学时代,开创了实验研究方法的时候,回顾来看,更早的则可能是达芬奇。他更是强调实验方法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验证,并推动实验和理论对话。由观察给出假设,同时用精确的实验来论证假设,同时通过实验结果对最初的假设进行修正。而对达芬奇的诸多研究来看,少的唯一就是更加精确的仪器和量化的数据研究。或者说并没去考虑实验结果的进一步公式化的问题。

两幅岩间圣母,一幅完成于1485年,收藏于罗浮宫,一幅完成于1508年,收藏于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而绘制于15世纪80年代中期的《音乐家肖像》,是列奥纳多已知的唯一一幅男性肖像画作品。而后是两幅备受关注的女性肖像画,一幅是《抱银鼠的女人》,一幅是《美丽的费隆妮叶夫人》。

优秀文艺艺术类书籍赏析(艺术类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书籍推荐和阅读笔记整理)(10)

在1500年,将近50岁的达芬奇重返佛罗伦萨,在1500到1506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将佛罗伦萨做为自己的大本营,并开始绘制两幅伟大的木板油画作品,《蒙拉丽莎》和《圣母子和圣安妮》。特别是达芬奇晚期的几幅重要作品,更加可以看到晕涂法已经达到极致,展现出难得一见的朦胧美。

在1503年,达芬奇接到委托任务开始绘制《安吉亚里之战》,又是一副未完成的伟大作品。这幅作品从草图可以看到场景极其宏大,而这个时候另外一个文艺复兴时间伟大新星开始如日中天,米开朗基罗。

05 米开朗基罗《米开朗基罗雕塑绘画建筑作品全集》

优秀文艺艺术类书籍赏析(艺术类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书籍推荐和阅读笔记整理)(11)

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把购买的《米开朗基罗-雕塑绘画作品全集》这本书看完,或者说用读或看都不太合适,更多的是从大师留下的一件件艺术品来体会下大师辉煌成就的一生。文艺复兴三杰,真正能够将雕塑,绘画和建筑都发挥到极致,并集大成者的也只有米开朗基罗。

优秀文艺艺术类书籍赏析(艺术类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书籍推荐和阅读笔记整理)(12)

性格孤僻,高傲,对达芬奇和拉斐尔的轻蔑和不屑,一生未娶还有些同性取向,天生多疑却又爱钱如命,还不时在自己的自传里撒些小谎,从佛罗伦萨到罗马,从教皇到美第奇家族,从22岁开始花了四年时间完成不朽的巨作《大卫》,到晚年还能完成叹为观止的圣彼得大教堂的大圆顶,从雕塑,绘画再到建筑跨多个领域的艺术成就,米开朗基罗留给世间的艺术遗产,不得不让人赞叹和惊奇。即使有太多的小毛病,米开朗基罗以其无比的天赋和超越的想象力,也值得所有世人所瞻仰。

从早期的《阶梯圣母》和《半人马之战》,从《酒神》到《哀悼基督》(圣殇),从《大卫》到尤利乌斯陵寝《摩西像》,从《奴隶像》到其后期为洛伦佐陵墓雕刻的《夜》,《昼》,《暮》,《晨》,件件都是旷世不朽之作,或许仅有一件《大卫》像就足以树立其在文艺复兴中的艺术地位,但是这绝对不是米开朗基罗,一个虽然爱钱如命,但是又视艺术为生命的人。

优秀文艺艺术类书籍赏析(艺术类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书籍推荐和阅读笔记整理)(13)

如果你去意大利旅行,你不得不去的就是罗马北部的梵蒂冈,这个世界天主教中心的弹丸小国,这里有圣彼得大教堂和西斯廷大教堂,更有米开朗基罗不朽的绘画杰作《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

取材有旧约的《创世纪》,从画面中心的九个大场面,从《诺亚醉酒》到《大洪水》,再到上帝《创造亚当》和《创造夏娃》,再到《天地分离》和《创造日月》,乃至两侧的《巫女像》和《先知像》,左右两侧的弦月壁。我们很难想象大师登上18米高的脚手架,躬着身昂其头,日以继日的又一个四年完成这个传世巨作穹顶画,着已经不再是一种简单的透支自我的健康,而是一种为艺术的献身。在西斯廷教堂的祭坛正面墙上绘制了另一撼人心魄的巨幅壁画《末日审判》。米开朗基罗又独自一人顽强地工作了将近 6 年完成。构筑了西斯廷教堂的不朽,更是构筑了整个文艺复兴的不朽。

立于西斯庭教堂的天顶画下,置身西斯庭教堂的祭坛画前,设想米开朗基罗的情感世界,照顾自身的肉体。 米开朗基罗代表了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与达·芬奇的充满科学的精神和哲理思考不同,而是在艺术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 使他的艺术创作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在书里面提到了建筑是米开朗基罗留下的最后的辉煌,特别的就是圣彼得大教堂的大圆顶,直径达 42.34 米的巨大圆形穹顶不仅气势恢弘,而且从局部到整体都是绝世精美的艺术。可惜的由于工程巨大,米开朗基罗自己在生前也没能看到自己这一伟大的作品。

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自己也还顺带看了BBC的《米开朗基罗》纪录片,B站能够搜索到。这个纪录片能够对大师的一生有更加完整的理解。他出身于一个小公务员家庭的,投入到艺术生涯,渴望财富更加渴望类似贵族一样的社会地位,对艺术的狂热和挚爱让他对每一件作品都精益求精。

在米开朗基罗晚年,饱受肾结石带来的剧痛,仍持续完成建筑师和都市规划师的任务,在他最后的一处诗稿里面,米开朗基罗写到:

无人能完全掌控,除非其艺术与生命,抵达了终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