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的校园宁静而美丽(静享学村的美好)

集美学村与厦门岛隔海相对,没有城市的喧嚣与繁华,有的是校园独特的书卷气息和雅致浪漫的氛围在风清气爽的夜晚漫步,静享学村的美好时光,听最纯粹的海浪声,着实为一桩美事,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静悄悄的校园宁静而美丽?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静悄悄的校园宁静而美丽(静享学村的美好)

静悄悄的校园宁静而美丽

集美学村与厦门岛隔海相对,没有城市的喧嚣与繁华,有的是校园独特的书卷气息和雅致浪漫的氛围。在风清气爽的夜晚漫步,静享学村的美好时光,听最纯粹的海浪声,着实为一桩美事。

●在水一方

夕阳西下,清晰的轮廓渐渐消失在海天相接的地方,夜色像雾霭一般袅袅上升,慢慢扩散。风变得温柔了,鸟的叫声也变得轻快了,龙舟池畔的灯火次第亮了,夜幕下的集美学村似美丽的少女,披上了神秘的面纱。

地铁1号线设有“集美学村”站,让更多的人能便捷地来到嘉庚故里,一睹学村宁静安详的美。走在龙舟池畔,咸腥的海风轻轻拂面,吹走了夏日的燥热,带来了凉爽和惬意,柔情似水的龙舟池泛起了微微的波痕。踩着古老的石板路,沿着龙舟池欣赏集美的夜色,擦肩而过的行人抑或游客,脸上都洋溢着一种淡然恬静的微笑。集美学村夜色美,令人愉悦,令人沉醉。

集美之城,灿若星河,站在龙舟池畔、厦门大桥下,将龙舟池的夜色尽收眼底。远处的南薰楼,楼名取自先秦时期的《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氏之愠兮”,寄托了嘉庚先生兴学造就后代的毕生心愿。南薰楼主楼为高15层的西式建筑,屋顶是中式方亭,两侧附楼似展翅的双翼,凌云腾飞。绿瓦飞檐的南薰楼,是典型的嘉庚建筑,灯光勾勒出建筑的轮廓,夜色下的南薰楼熠熠生辉,显得古朴又壮观。1962年由陈嘉庚先生亲自主持兴建的道南楼,高高耸立,流光缱绻,绿树掩映着高大的建筑,树影婆娑,光与影组成了奇妙的画面。道南楼与南薰楼相依相偎,是集美学村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近处的华文学院,灯光辉映着红砖、绿瓦,闽南气度自成一派。满墙碧绿爬山虎的石砌教学楼,坚固、大气,饱经岁月沧桑近百年,依然历久弥新。

晚风轻轻吹拂着龙舟池,泛起粼粼波光,停泊在池畔的小舟,船首雕刻龙头,昂首挺立,栩栩如生,船尾窄而长,微微翘起,像一弯新月,静静地依偎在夜的海上。红黄蓝的油漆,把船身点缀得鲜亮多彩。池畔各式各样的亭子是人们休闲纳凉的好去处,也是龙舟池上闪亮的明珠。仿古的琉璃瓦顶、廊庑和亭榭,朱红色的柱子,保留了古典闽南建筑的风格。每年的端午龙舟赛,这些亭子都是观赛的好地方。谁能想到,夜晚如此宁静的龙舟池,在端午时节却是最热闹欢腾的——龙舟池动静皆宜,在不同的时候,呈现出不同风格的美。夜晚的亭中,有市民、游客乘凉聊天,有年轻的小伙子怀抱吉他低吟浅唱,也有小朋友在嬉笑打闹,为安静的龙舟池增添了活力与人气。

白蓝黄的灯光辉映着夜晚的集美学村,蓝色代表浩瀚的大海,黄色是金灿灿的沙滩,白色则是大海里翻卷的浪花。不管从哪个角度,我们都可以欣赏到集美学村无与伦比的美,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一个视角都是一幅画,每一帧照片都能成为特别的明信片。学村夜色之美,总也看不够。

走累了,坐在龙舟池旁的凤凰木下,吹吹海风,看看海景,夜晚的厦门大桥似长虹卧波,屹立于平静的海面,海上明月当空,是一幅“海上生明月”的诗情画卷,别有一番风味。学村与厦门岛隔海相对,没有城市的喧嚣与繁华,有的是扑面而来的海风,有的是校园独特的书卷气息和雅致浪漫的氛围。在风清气爽的夜晚漫步,静享学村的美好时光,听最纯粹的海浪声,着实为一桩美事。

夜晚的集美学村流光溢彩美如画,夜晚的龙舟池畔灯光旖旎醉人心——集美学村的夜色,美极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