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好一名好的服务管家 她是两万名员工的

怎么做好一名好的服务管家 她是两万名员工的(1)

作者:李津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走进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大碶街道灵峰社区,完全没有工业社区的冷峻之感,反而更像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咖啡室里坐着几名正在休息的员工;家长课堂里,父母们正在踊跃提问;图书馆里整齐摆放着各类书籍。茶水间、篮球场、健身房……各类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即使是夜晚,也为社区企业员工亮着灯。

党的二十大代表、灵峰社区党委书记史孟艳就是这个社区78家企业、2万余名员工的“大管家”。在她的带领下,社区不但管生产,也关心园区内每个人的归属感。

怎么做好一名好的服务管家 她是两万名员工的(2)

01

“为人民服务”的种子是爷爷给我种下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首先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2017年8月24日,一场名为“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方式方法”的座谈会正在灵峰社区工会联合会进行。史孟艳让大家畅所欲言。

这是企业与工业社区敞开心扉的又一次“深聊”,园区停车这个“老大难”问题被提了出来。史孟艳知道,灵峰社区是一棵树,社区茁壮成长时,问题也会“同生长”,逐步解决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养分”。

会后,史孟艳第一时间召集园区企业代表、交警部门举行多场民主决策会,整理出“缓解模具园区公共交通出行问题的简单建议”。最终,社区从各家企业周边的公共空间里“挖”出620个车位。

让每一位员工都享受到幸福安宁的高品质生活,是史孟艳追求的目标。她是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做那个干在前列、勇于冲锋的战士。

怎么做好一名好的服务管家 她是两万名员工的(3)

史孟艳2005年5月入党,至今已经17年了,谈起自己入党的经历,她总能想起小时候。那时候,每个周末父母都带她去爷爷家。“爷爷是位老党员,虽然退休了,但依然积极参加党员活动。”

小孟艳缠着爷爷讲故事,爷爷就把她抱在膝盖上讲革命故事,还会写一些赞美祖国的诗歌读给她听。从那时起,共产党员面对敌人屠刀威武不屈、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的形象,就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深深扎下了根。

“高中时,我就有入党的想法,上大学后第一时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读大四时,我终于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说到这里,史孟艳很激动,“我写入党申请书时,爷爷特别支持,只可惜,我入党时,他去世了”。这也成了史孟艳一生的遗憾。

史孟艳注重学习,并把党的创新理论运用到工作中,那些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成果,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她前行。

社区刚建成时,正逢党的十九大开幕,史孟艳把党的十九大报告做成思维导图,把金句抄写在本子上。当它们印在脑子里的时候,在工作中就如同流水般涌现出来,告诉她事情该怎么解决。

“党建给了我们强大的支撑。”这正是工业社区蓬勃发展的力量之源。史孟艳带领社工发挥党建优势,激活园区资源,下沉区级资源,导入外部资源,让3股力量在工业社区汇聚,服务企业和员工。

怎么做好一名好的服务管家 她是两万名员工的(4)

02

“优势视角”是父母给我的秘籍

社区企业员工总爱说:“无论什么样的难题,在史书记那儿都能迎刃而解。”在史孟艳的心里,一直有这样一个声音:“每件事都有两面性,要多看好的一面。”这句话是父亲的口头禅,史孟艳从小听着它长大。

最近有个流行的词,叫“松弛感”,这种感觉对史孟艳来说不陌生。“父母开明乐观,做事积极,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优势视角’。”小时候,某次测验考砸了,史孟艳闷闷不乐。父亲告诉她:“错题是好事,正好让你看到哪块知识掌握得不好,把它搞懂,下次就不会错了。”

每个孩子生来都会带着一个杯子,当父母不断向里面注入爱,孩子的杯子被填满时,一定是快乐、热情的,可以坦然面对未来的挫折和风雨。史孟艳就是这样,史孟艳在面对复杂工作时的充沛精力、“开挂”般的创造力与儿时获得的心理养分有着极大关系。

父母总是鼓励她积极乐观,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却很少直接告诉她解决方法,而是让她自己处理,这无形中锻炼了史孟艳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小到大,无论遇到什么事,她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去解决,而且思路清晰,能很快做出分析和决策。

7年前,史孟艳刚到灵峰社区工作时,这里是垃圾遍地的废弃厂房。她并没有被吓退,而是和同事揣着设计和装修方案,一家家走访企业,挨个儿征求意见。

当时,史孟艳正怀着二宝,“挺着孕肚走访企业,特别容易和企业的老板娘、女员工产生共情,大家一起聊聊孩子,一下子就近乎了”。在别人看来非常辛苦的孕期,却被她当作了突破工作的契机。

两个月走访下来,史孟艳把社区和企业的情况排摸得一清二楚。为了满足员工的需求,社区策划了歌唱比赛、爬山、相亲会,团建活动一场比一场精彩;请有关部门上门宣讲,开设政策集市,让员工在家门口得到一对一的专业分析;牵头成立企业家联谊会,不少合作机会由此而来。

怎么做好一名好的服务管家 她是两万名员工的(5)

03

热爱学习是家庭让我养成的习惯

“想要和企业更好地对话,首先要听得懂他们的话,听得懂,才能把他们急难愁盼的事理解透。”

史孟艳不断学习,经济学领域、压制模具工业方面的书,看了很多。每次去企业走访,她还会利用一切机会向技术人员请教。日积月累,史孟艳的“专业知识”越发了得,对很多产业都有了深入的了解。

一个人学习可能是枯燥的,但全家人一起学就是幸福的。史孟艳的家就有浓厚的学习氛围。母亲是高中学历,在当时的年代很了不起,她一直兢兢业业,深挖技术。父亲是仓库保管员,总是带头学习对工作有利的新方法。

史孟艳上中学时,电脑还是新鲜事物,每天晚上父女俩凑在一起切磋,很快,两人都能够熟练操作电脑了。一直到现在,父母也没有间断学习,“年轻人用的电子产品他们全都会,智能手机玩得特别溜”。

在史孟艳家,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学习理论知识、工作方法,也学习如何让生活更美好,让家庭更幸福。史孟艳说过这样一句话:“工业社区创造产值,也要注重每一个人的获得感,这样才是一个有温度的大家庭。”这是她对待工作的态度,在家庭中,她同样重视每一个人的感受。

对于一个工作繁忙的女性来说,事业和家庭是很难平衡的,但史孟艳有自己的心得。她总结出的秘籍只有一个字:夸。夸老人,夸丈夫,夸孩子。夸,其实是感恩之心落实在行动上的表现。

“当年,公婆帮我带大宝,现在,父母又帮我带二宝。老人非常尊重我们,把教育的主导权交给我和丈夫。他们平时被我们‘安排’得挺多,所以,但凡老人安排我们做什么,我是绝对地听从。”

怎么做好一名好的服务管家 她是两万名员工的(6)

平时工作忙,史孟艳尽量让相聚的时光过得有仪式感。“我家8口人,所以每年要过8次生日。每次过生日,4位老人、我和丈夫还有两个孩子聚在一起,一个都不能少。每个人的重要日子,都要被家里人记住。”

每逢庆祝生日,史孟艳都会带着孩子们做贺卡。无论是“老寿星”还是“小寿星”,都能得到每一位家人发自内心的夸奖和赞美。史孟艳说:“我想让孩子们懂得,家人照顾你们不是应该应分,而是一种爱的付出,他们一定要懂得回报。”

“把企业当家业,把职工当家人”是史孟艳作为灵峰社区党委书记的坚持,“心怀感恩,用爱回馈”则是史孟艳作为妻子、母亲、女儿的坚持。

史孟艳始终坚信,无论是家庭还是工作,都离不开用心经营,每天让自己多一些善意、多一些思考,就会多一些进步,周围的一切也会因为你的成长而变得不同。

本文摘自《婚姻与家庭》杂志

原标题:《“大管家”史孟艳:用情服务大家,用心经营小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