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灵宝玉解说(通灵宝玉之正反面)

文/九峰真人《红楼梦》中,通灵宝玉之由来,充满着瑰丽与传奇,原为女娲补天所剩之石,12仗高24仗见方,差不多赶上金陵饭店的庞然大物,因自经锻炼过后性灵已通,能口吐人言,在僧道二人施展法术之后,变成扇坠大小的美玉,又施法术幻形入世,衔在贾宝玉嘴里而进入小说的情节里,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通灵宝玉解说?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通灵宝玉解说(通灵宝玉之正反面)

通灵宝玉解说

文/九峰真人

《红楼梦》中,通灵宝玉之由来,充满着瑰丽与传奇,原为女娲补天所剩之石,12仗高24仗见方,差不多赶上金陵饭店的庞然大物,因自经锻炼过后性灵已通,能口吐人言,在僧道二人施展法术之后,变成扇坠大小的美玉,又施法术幻形入世,衔在贾宝玉嘴里而进入小说的情节里。

作者设置这段神奇的故事,其实是为主角贾宝玉服务的象征性道具,原本作者设计,皇权,南明,满清和历史,四个被清人高压统治下,没有人敢著书立说表达,作为有良知的文人,绞尽脑汁要为后人留下这段不让载入清人编制的《明史》或《清史》的历史,就创造性人格化,用宝黛钗湘四个主角人物,代替这个不可直言的明清两个阵营争夺最后统治的历史,形成了古今小说,不可超越的《红楼梦》,当然成书的过程还要复杂,这里只就这个符号性的道具“通灵宝玉”说事。

“符号性道具”,实际是让读者,能够准确定位贾宝玉真实的象征意义,不然,真如主流红学一样,去曹家找贾宝玉的原型了,还子虚乌有认定,曹雪芹就是把自己经历写成书,在书中的贾宝玉就成了自己代名词,至于通灵宝玉的定位意义,丝毫没有关联,或者说,通灵宝玉在小说中,几乎没有道具意义,把富有灵性的美玉,只当与金锁之类俗器混为一谈,大论“金玉缘”去了。

(这里以“庚寅本”书影为例)

其实,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关于这块通灵宝玉的描述,就很容易理解作者设置此道具的意义了,只要掌握道具意义,也就能打开思路,正确理解作者作此大书的目的和作品的思想内涵了。

在小说第八回“比灵通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通过与宝钗比对各自挂件,读者清楚了解到,那甄世隐梦中尚未看清的美玉正面是“莫失莫忘 仙寿恒昌”,从抄本到刻本,不管文本多大差异,这个地方,都是以“图式”表达的,以篆字的形式,交代样式,这几个字,其实从清代传播《红楼梦》开始,读到此处,大多读者都想到了大秦的传国玉玺。

和氏璧的来龙去脉就不必多讲了,秦始皇制成传国玉玺的时候,玉玺的正面刻有李斯的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种被认为通灵宝玉隐约与传国玉玺有关的认知,在当今主流红学已经被认为是歪论邪说,因为他们不能接受,贾宝玉是与皇权有关的说法的,更不能接受的是贾宝玉不是人,而是皇权人格化的创作原理。

再看反面,也是篆书,内容是“一除邪祟 二疗冤疾 三知祸福”,无论读者还是学者,认同的是这是“通灵宝玉”的奇效功能,例如“魇魔法”一回,贾宝玉与王熙凤遭遇麻烦,在僧道“双真”的作法下,通灵宝玉“一除邪祟”功能发挥得神奇而自然,但至于“二疗冤疾 三知祸福”还是一无所知,不过,《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出现之后,这两个功能也得以展现的淋漓尽致,在第91回“锦衣卫查抄荣宁府 御林军戒严大观园”中,通灵玉预知荣宁两府都要遭祸,就自发隐遁,松斋还留下批语【通灵玉功能有三,本回俱交代完毕。“一除邪祟”,前回马道婆弄纸人也。“二疗冤疾”,前回有王夫人被促狭鬼推入河中亦有指明。“三知祸福”,既指本回事已现下回抄家也】。

总之,在背面文字上,都只趋于对其功能上众说纷纭,实际上,这背面,任然在作者在提示,通灵宝玉是贾宝玉“符合性道具”,是要读者定位贾宝玉是玉玺或者说是皇权的象征。在明代,关于印章的著书中,例如《集古印谱》等载秦代有小玺,其文为“疢疾除 永康休 万寿宁”,与方以智《印章考》等书记载一致,相传此小玺一直流传的到了雍正时期才不知下落,当今古玩市场,仍然有类似的偶现拍卖行。如果再秦小玺三个功能前加上序数字,“一疢疾除 二永康休 三万寿宁”,再回看通灵宝玉的背面图式,“一除邪祟 二疗冤疾 三知祸福”,一切尽在不言而喻之中了。这是再次提示,贾宝玉与生俱来的通灵宝玉,是与玉玺有关的,而通灵宝玉有关的是贾宝玉,换言之,《红楼梦》作书人就是要读者明白,贾宝玉是人格化的玉玺!

通灵宝玉正反两面,都是指向作者设计人物的含义,而不是简单的“金玉缘”游戏或者简单的通灵宝玉的功能,而是为读者打开理解《红楼梦》思想内涵的钥匙。

——————————————————

草根说红楼公众平台,更多红楼梦美文!

草根红楼梦公众号:caogenshuohonglou

我们的红楼梦话题天天讨论群:

一群群管理lxa1972

二群群主yuanjun2010081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