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农村的企业家(从农家女到学者型企业家)

出身农村的企业家(从农家女到学者型企业家)(1)

在义乌义亭镇铜山岩下,总投资51.8亿元的森山健康小镇已雏形初现。

尽管,小镇承载的核心功能涵盖农业、工业、康养、文旅、教育等五大板块,但业界仍有人质疑,这不过是包裹着大健康概念的地产项目。

在资本市场,房地产的“快”与大健康的“慢”确乎有些矛盾对立。然而,森宇集团的掌门人俞巧仙的回应颇有深意:

“义乌是一座浮躁的商城,森山健康小镇,就是要为义乌商人提供一个静养身心与学会思考的去处。”

面对质疑淡然置之的背后,是俞巧仙对小镇开发理念的清醒与坚定。的确,在采访的整个过程中,她很少提到小镇的盈利模式,反而不断阐释小镇各大板块承载的社会价值。

俞巧仙说,她30余年的从业、创业生涯,无非一场不断学习、持续精进的修行苦旅。借此,她已然找到了自己的初心与“森宇”的使命,那就是:为大众健康服务,让更多人幸福!

人们很难想象,究竟是怎样的力量,支撑着一个“平凡”的农家女,在商海浮沉中蜕变为如今格局“非凡”的学者型企业家?

商海巾帼 始于好学

与十年前相比,这几年义乌企业界变数颇多。当年引领行业的众多风云品牌,逐渐销声匿迹,后起之秀又大多并非出身实业。

始终坚持做强主业的森宇集团,反而在这十年中高速增长,坐稳了铁皮石斛行业的“头把交椅”。随着森山健康小镇的横空出世,义乌企业界的“森宇现象”更加令人侧目。

理解一家企业,最为深刻的地方莫过于企业家的内心。

事实上,这并非记者首次专访俞巧仙。再次走近她,缘起于近期偶然读到了她于去年出版的著作——《秉烛夜行》。

关于俞巧仙的经营成功史,媒体界已文尽其详:15岁辍学,奔波于温饱;1987年开始做贸易,10年即成华东最大保健品代理商;1997年,创办实业,涉足铁皮石斛的开发与产业链建设;2007年,建成以铁皮石斛为主导的多元化集团;2017年,立足大健康产业集团,谋求成为全球大健康产业交流合作的促进者和践行者……

十年一台阶,俞巧仙的创业之路可谓积极进取而又不失稳健。然而,细读此书,与其人生节点对应的,却另有一条成长隐线。

1994年,守着摊位生意兴旺的俞巧仙,总感觉内心不安,她隐约意识到,未来的商业竞争将不止于市场经验,而需要真才实学。

那时,恰逢中央党校针对全国个体经营户开展培训,俞巧仙立即报名。此后,只要听说有培训学习的机会,她便毅然放下生意去参加,无论上课地点是在杭州,还是更远的北京。

2007年,俞巧仙进入中欧商学院,系统学习国际一流的管理学课程。

接下来的几年间,她又去了清华五道口读EMBA,去第四军医大学攻读硕士,目前仍然就读于哈佛商学院。

在俞巧仙每每跨上新台阶之前,总有她的“敏而好学”作为铺垫。大约从2007年开始,每月读4本书,已成为她雷打不动的习惯。

“学习,已成为我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更是一种乐趣。”俞巧仙说。了解她的人也告诉记者,无论多忙,每年她都要安排自己外出游学,而每学归来,她对人生与产业认知便会多一分精进。

体悟格局 实业为民

显而易见,俞巧仙的成功与其过人的学习力紧密相关。

在企业经营成功之道的自我总结中,俞巧仙亦将“持续精进”列为要义之首。她写道:“芸芸众生,大多凡之又凡。而‘平凡’与‘非凡’之间,隔着的,是一个‘持续精进’。”

和大多数商人相比,在企业“生存还是毁灭”这一重大问题上,俞巧仙是极为清醒的:“每一天,我都提醒自己要有收获,让企业始终处于创新和开放的状态。”

这种危机感,让她未敢懈怠于自我的学习。诚如其所言,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学习力即核心竞争力。

“森宇”的晋阶之路显然是该观点的有力佐证。

如今的俞巧仙和“森宇”早已满载荣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月,由森宇集团牵头的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铁皮石斛大健康产品研发项目正式启动。

然而,企业经营的成功,远未让俞巧仙停下自我追求的脚步。几天前,一场“义乌高端企业家交流会”在森山健康小镇举行,作为主讲嘉宾的俞巧仙,抛出的一个问题引发与会者关注:

“我曾一度被这个问题困扰——义乌的企业究竟进行怎样的自我定位?”

大多数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迷失初心,稍有不慎即泥足深陷于资本的狂热。而在同样谋求多元化发展的森宇集团,对于该问题,俞巧仙很早就给出了一个美好的答案:为大众健康服务。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短短七个字,凝结着她对这一生所思、所学的深度思考。

也许,再好的企业家,在创业之初,都是为了帮助自己。在跟随母亲肩挑绿豆红糖换取温饱的日子里,俞巧仙也单纯地渴望用自己的力量,改善家庭境遇。稍稍年长,她便走街串巷收鸭蛋卖皮蛋,在义乌市场摆摊批发保健品。富裕起来,曾是她最质朴的愿望。

然而,如今的“森山”品牌价值已超百亿,俞巧仙却为何一如当初奋力拼搏?她的解释是:学到的越多,就越有力量为自己,更为社会做更多的事。

30余年商海浮沉和不懈学习,让她的角色从经营者变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也让她的思维格局和人生体悟,从帮助自己、赋能企业,变成了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大众。

当记者问她,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初心,你会怎么说?

俞巧仙的回答是:让更多人幸福,是我最快乐的事。

经世致用 小镇理想

“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俞巧仙常用这四句话自我诫勉。

诚然,“木秀林处愈森山”的背后,是“秉烛夜行”者的学而有得与人生思辨。

在森宇集团内部,针对小镇项目,俞巧仙始终强调的是这三句话:小镇要致力于推动产业发展;企业做到一定时候,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小镇建好会盈利的。

这样直白的表述,语言质朴却透露着企业家智慧:成人自然达己。

然而,这座以“为大众健康服务”为理念,集生产、生活、生态、生命为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小镇,又将承载怎样的社会责任呢?

“这里原本荒草丛生,我想通过小镇的投建,改善基础设施,让农民可以像城里人一样生活。”俞巧仙说,“立足铁皮石斛的种植和生产,更多农民可以在家门口致富,一个小镇,福泽一方,是我的理想”。

农业区块是森山健康小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森山中国铁皮石斛地理公园”,这个总面积达1500亩的公园,将和森山国草无人工厂一期,承载起推动铁皮石斛产业发展,科普、推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作用。

此外,小镇的康养平台和文旅区块,将成为商业精英和中小学生静养身心和教育学习的优质场所。

值得一提的是,一年多来,俞巧仙尤其热衷于给到此研学的中小学生免费授课。这个学者型企业家,希望下一代人能继续传承祖辈们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经营智慧,从而小立大志,终为社会栋梁。

“小镇正在越来越接近我的理想,我希望所有人在这里都有一份收获。唯有如此,‘森宇’之于社会,才有价值与意义。”俞巧仙说。

(原标题《从农家女到学者型企业家 俞巧仙:学习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原作者方静。编辑楼菲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