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消防队务改革听令而行(兴宁打好建所强队)

“要不是消防队及时赶到,真不知会造成多大损失。”不久前,兴宁市黄陂镇发生一起煤气泄漏着火事件。接到报警电话后,专职消防队4分钟赶到现场,仅耗时10分钟便成功遏制这起火灾。

地处粤东北的兴宁市,辖区农村地域广,城乡发展不平衡,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大,基层消防治理面临严峻挑战。

聚焦基层消防治理堵点难点痛点,过去十年,尤其在2018年消防队伍转制改革,组建成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后,兴宁市消防救援大队以建所强队为突破口,久久为功,打好消防治理“组合拳”,强化末端防控,不断提升消防队伍履职和应急救灾能力,加快推进消防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持续探索山区基层消防治理的强基之路。

延伸触角 打通消防监管“最后一公里”

“店铺存在逃生通道堵塞等问题,未按期进行整改,现依法进行处罚……”

作为消防监督执法试点,今年6月,兴宁市福兴街道消防所执法人员深入辖区开展“三小”场所消防安全排查整治行动,先后对2家存在严重消防安全违法问题的单位进行行政处罚。

深化消防队务改革听令而行(兴宁打好建所强队)(1)

“处罚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规范。”福兴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范军华表示,在执法人员的督促下,2家受罚的单位很快整改完毕。

首批执法、首张罚单的落地,意味着兴宁真正形成基层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工作闭环。这得益于当地镇(街)消防所创建工作的全面铺开。

防患于未“燃”,关键在于日常监管。目前,兴宁正加快完善镇(街)消防所,延伸基层火灾防控触角,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提升基层消防治理水平。

立足监督执法、火灾隐患排查治理、消防宣传与培训等职能,镇级消防所充分整合镇政府、派出所和综合行政执法队资源,按照“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经费”的要求,根据各地实际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兴宁明确全市5个镇(街)、1个管委会须设立一级消防所,4个镇(街)须设立二级消防所,11个镇(街)须设立三级消防所,由所长、副所长和消防专职监督员组成,其中所长由镇(街)领导兼任。目前已完成20个镇(街)和1个工业园区管委会消防所挂牌工作并实体化运行。

“消防所作为乡镇消防工作的综合协调机构,统筹基层网格员落实消防安全网格化职责,联合乡镇其他机构处理消防安全隐患、违法行为,牵头组织开展专项检查、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等。”兴宁市消防救援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消防所建成实体化运行后,联合了基层力量,有助于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加强日常管理,弥补乡镇无专业消防安全监督力量的“空白”。

填补空白 优化乡镇力量布局

秋高气爽,在径南镇专职消防队训练场内,一片热火朝天:负重登楼、百米负重、两节拉梯、两盘水带连接、徒手救人……队长廖源正带领一众队员进行日常操练,不到一会,队员们个个大汗淋漓。

深化消防队务改革听令而行(兴宁打好建所强队)(2)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据廖源介绍,为了提高基层消防员的战斗力,训练一刻也不能懈怠,“队员们坚持24小时驻勤备战状态,在没有救援任务的情况下,每天8时至11时、15时至18时进行日常训练。”

当前,政府专职消防队已成为消防救援力量的重要组成,是织密消防安全“保护网”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于兴宁市而言,当地出台了《兴宁市消防工作“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以组建专职消防队为突破口,在梅州率先落实“一镇一队”建设任务,填补乡镇消防救援力量空白点,及时应对处置各类应急救援事故。

目前,兴宁已在7个乡镇建立起专职消防队,初步建立起了25分钟到达的“1 7”辖区力量覆盖网。《规划》指出,兴宁分3年投入建设经费1600多万元,实现20个乡镇(街道)消防服务、消防救援力量全覆盖,达到城市消防救援力量“接到出动指令后5分钟内消防队可以到达辖区边缘”的目标,实现“一点着火、多点响应、互救互助、联动作战”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推进消防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队伍建起来了还不够,如何提升队伍战斗素养,是兴宁下一步发力的重点。

据兴宁市消防救援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立足实战需要,兴宁从“招、管、训、用”上下功夫,严格要求各专职消防救援队对标应急救援“国家队、主力军”的职能定位,依规治队、从严管队,采用“驻队带训、集中组训、分批轮训”模式,定期组织专职消防救援队开展集中体能、技能、业务理论培训以及联勤联训,不断提升专职消防救援队应对火灾事故、抢险救援的现场处置能力,提升队伍整体作战能力水平,稳步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兴宁注重培育基层消防队员工匠精神,使其专注于基层灭火、应急救援、执勤、训练等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努力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有效发挥基层消防力量火灾防控前沿哨、桥头堡作用。

2022年9月1日,梅州市政府在兴宁径南镇召开全市乡镇专职消防队建设推进会,现场参观径南镇专职消防队建设成效,从而更好地推动全梅州市乡镇专职消防队建设。

精准预警 科技赋能提升治理之效

如今,无论在兴宁的街边小店或是大型商场内,人们都可以发现一个白色小物件-联网型感烟探测报警器。宁新街道一家餐饮店的老板钟先生今年刚安装了这一设备,“一旦烟感监测到异常,我们手机就能第一时间收到告警电话和短信,让人更安心了。”

据了解,今年以来,兴宁市新安装智慧烟感4133个。

火患猛于虎,打虎需重拳。“三小”场所是火灾隐患治理的重中之重,对此,兴宁市不断探索基层火灾隐患治理的新方式,在各类存在火灾隐患的场所推广安装智慧感烟报警器,同时将专职消防队统一纳入119指挥调度,以此实现隐患实时监控、综合分析调度、同步联防联治。

2019年,兴宁市为全市共3800个独居老人场所设置相关监控设备并提供信息服务,建成后实现系统监控中心与独居老人场所联网;2022年,当地继续投入资金,对首批安装联网型感烟探测报警器的小档口业主予以经济补贴,推动安装联网型感烟探测报警器工作。

向科技要战斗力。目前,兴宁市各专职消防队均配备智能接处警系统并能正常接收梅州市119指挥中心下发的警情。收到警情后,接处警平台能迅速将警情的报警时间、地点、报警人姓名、简要警情等内容展示出来。

“智能接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了各专职队接处警效率,让接处警变得更加精准、智能、高效。” 兴宁市消防救援大队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兴宁市将对智能接处警系统进行完善升级,对语音识别、智能检索、定位导航等技术进一步升级,为救援力量处置提供更多帮助。

竭诚为民 “火焰蓝”新形象深入人心

“蓝朋友们好贴心,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辛苦了。”村民刘阿姨说。

去年4月份,梅州市全市出现旱情。连日持续高温,加上降水量偏少,兴宁一些区域出现了水库干涸、农田受旱等情况。为了解决群众这一难题,兴宁市消防救援队伍快速出动,架起了一道供水生命线,为干旱水田灌溉60吨水。

深化消防队务改革听令而行(兴宁打好建所强队)(3)

无独有偶。今年6月份,受连续强降雨影响,兴宁市发生洪涝灾害。彼时,兴宁消防队伍在4小时内,人工装运400余袋沙袋,成功处置一起管涌险情。

山体滑坡时,他们火速前往前线救援;突发火灾时,他们闻讯而动,开辟救援通道……兴宁市消防救援队伍开足马力为民保驾护航,一次次成功的救援,传递着党委政府的为民情怀,用实际行动树立了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良好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宁新街道办事处火灾高风险区域整治挂牌督办,兴宁在梅州率先完成整治工作,摘牌销案。

深化消防队务改革听令而行(兴宁打好建所强队)(4)

2022年8月,兴宁市福兴消防救援站继2019年首次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后,被共青团中央续评为“一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

深化消防队务改革听令而行(兴宁打好建所强队)(5)

2015年至2022年,兴宁市消防救援大队及下辖福兴消防救援站连续7年获评全省标兵单位,其中,2020年、2021年,大队、站连续两年获评“双标兵”单位,开创粤东片区标兵队站创建先河,取得里程碑式突破。

此外,大队推动联合行业部门,发挥“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责任体系作用,落实相关行业部门消防安全监管主体责任,改变了消防转制改革前单打独斗的情形,形成了消防安全齐抓共管局面。

在消防安全宣传方面,大队积极对接市创文办,联合开展“百车南粤万村行暨消防体验进农村(社区)”文明实践宣传活动,将消防安全知识渗透至全市504个农村(社区);利用“5G应急云广播”在各村播放消防安全知识和警示案例,并借力“乡村振兴”平台,以径南镇为试点,打造乡村消防工作示范点,打通消防宣传最后一公里。

大队创新思维拓宽宣传工作新阵地,在辖区高速路、火车站进出口、鸿福园高层住宅小区制作大型消防安全宣传广告牌,以更加直观的方式方便广大人民群众掌握消防安全知识,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

今年以来,大队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进万名“消防园丁”大培训活动,联合市教育局走进学校组织教师进行“面对面”培训约15场;组织各学校德育处开展“消防园丁”讲师团培训1场,全市学校德育主任约100人参加,目的是把学校德育主任培养成为“消防明白人”“疏散引导员”“消防知识宣讲员”,成立“消防园丁”讲师团,帮助教师掌握基本消防安全知识和逃生自救技能。

兴宁充分发挥大队应急科普教育基地作用,2019年以来为3千多家社会单位,6.3万多人次自主开展消防培训提供便利;升级改造原有主题公园,不断扩展消防宣传新阵地,在原有主题公园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升级消防元素,增设消防卡通人偶、消防宣传栏、消防标识等,进一步提高辖区群众的消防安全观念,增强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让市民在日常休闲娱乐中学习消防安全知识。

【全媒体记者】陈泽铭

【通讯员】赖紫苑

【作者】 陈泽铭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