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泡水喝用量是多少(黄连的作用与功效)

黄莲的主要成份是黄莲素,是医药界非常常见的药物之一,它的应用很普遍。黄连虽然味苦,但却是治病的良药。黄连有哪些作用与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阴,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1、抗溃疡

对吲哚辛所致大鼠胃溃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作用强度与西米替丁相当。

2、抑制胃酸分泌

3、保护胃粘膜

明显抗盐酸乙醇氢化钠、阿司匹林等所致大鼠急性为粘膜损伤。

黄连泡水喝用量是多少(黄连的作用与功效)(1)

4、抗炎镇痛

用热板法、扭体法试验,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有明显的抗炎作用。黄连可以明显减少胃液的分泌量,它的P《0.01,作用的强度可以跟西米替丁相提并论。

5、抑菌

对金葡、霍乱弧菌、乙型链球菌作用较强,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作用较弱。

黄连的应用

1、湿热痞满,呕吐吞酸

黄连尤为解清中焦之热,额可以治疗湿热阻滞中焦,气机不畅所引起脘腹痞满、 恶心呕吐。经常搭配苏叶用,如苏叶黄连汤。或配黄芩 干姜半夏如半夏泻心汤。配石膏,可治胃热呕吐,如石连散。

2、湿热泻痢

本品为治疗泻痢的要药,单用有效。

3、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

尤善清泻心经实火,可用于治疗心火亢盛所致神昏、烦躁之证。

黄连泡水喝用量是多少(黄连的作用与功效)(2)

4、痈肿疖疮,目赤牙痛

5、消渴

善清胃火可用于治疗胃火炽盛,消谷善饥之消渴证常配麦冬用如消渴丸。

6、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制为软膏外敷可治皮肤湿疹,湿疮。取之浸汁涂患处,可治耳道流脓。煎汁滴眼,可治眼目。

版权所有 © 20013-2014 好厨网(HaoChu.Com)-沪ICP备13005298号-25

黄连的临床应用

1、治疗细菌性痢疾

黄连治疗菌痢,疗效比较肯定,多在用药5-7天治愈。所用口服剂量,小者每日2-3g,大者8-12g。有人主张每日量以6g为宜,每日3g者效果差。小儿 1岁以内0.2-0.3g,2-4岁0.3-0.6g,4-8岁0.5-1.0g,8岁以上 O.5-1.5g,日服4-6次,首剂加倍。少数顽固病例可另用2-3%黄连溶液行保留灌肠,成人每次100-200ml,每日 1-2次。慢性菌痢肠粘膜有实质性病理改变者,可在乙状结肠镜的帮助下将黄连粉直接喷射于肠壁上,隔日1次,3-5次为一疗程。

黄连泡水喝用量是多少(黄连的作用与功效)(3)

2、治疗伤寒

用黄连粉装入胶囊口服,每次2g,每4小时1次,直至体温正常后3-5日为止。治疗15例,临床治愈13例,2例无效;治愈病例完全退热之平均天数为5.6天。2例伤寒复发病人在用各种抗菌素及激素无效后,改用黄连素200mg,日服3次,结果用药后第3日体温即显著下降,第13日完全恢复正常。共服21天并无不良反应。停药2周,大便培养2次阴性。有人报道使用香连丸(黄连、木香)治疗伤寒带菌者137例,绝对疗效在98%以上;但另一报道用香连丸或黄连素治疗伤寒带菌者 11例,经长期观察均无效果。

3、治疗肺结核

用黄连素每次300mg,每日3次口服,3个月为一疗程。报道30例肺结核患者的咯血、发热、咳嗽等症状治后全部消失,排菌者的阴转串为83.3%,X线摄片病灶吸收好转。亦有用2%黄连液或0.25%黄连素液作气管滴入治疗结核性空洞,一般以薄壁空洞闭合率为高。曾有以黄连累与异烟肼并用治疗重症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用药后糖尿病病情亦呈现好转与稳定。

4、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应用大剂量黄连素治疗40例,治愈24例,平均疗程为7.4天。少数患者脑脊液培养仍有脑膜炎双球菌生长,提示黄连素对抗脑膜炎双球菌的作用是制菌而非杀菌,并推测黄连素是通过脑膜血管到达脑膜从而控制炎症,而不是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故认为黄连素对本病的治疗尚不够理想,不能取代磺胺药。

5、治疗大叶肺炎

用黄连粉内服,每次2分,每日4-6次。据23例观察,平均退热天数为2.9天。

黄连泡水喝用量是多少(黄连的作用与功效)(4)

6、治疗猩红热

用10%黄连糖浆内服治疗44例猩红热患者,全部治愈;与青霉素和青霉素加磺胺分组对比的结果,黄连组的疗效并不逊于其他两组。再有内服黄连干浸膏(0.25g约等于原生药 1g)治疗猩红热患者38例,儿童剂量为0.15-0.3g,成人0.45g,每日3-4次,持续用药6.5天,少数病例兼用5绍黄连液滴鼻或喷喉,均获痊愈。

7、治疗白喉

用黄连粉(每次0.6g,每日4-6次)内服,并配合1%黄连溶液漱口,治疗轻症白喉11例,体温在1-3天内恢复正常,假膜平均在2.6天消退。治疗后咽拭培养平均2.8天转为阴性。用上法治疗溃疡膜性咽炎亦取得良好效果。亦有采用黄连梗(即叶柄)治疗白喉的报道:凡白喉患者,病程未超过24小时,体温在38℃以下,一般状况较佳,局部未形成大块白膜者,用相当于火柴棒长短粗细的黄连梗8根,含置于口内齿颊间,每次 1小时,每日3-4次;体温38℃以上的患者除含用黄连梗外,同时用10形黄连梗浸液(黄连梗10g加水浸泡48小时过滤,煎成100ml,凉透备用),以喷雾器哦射咽腔,每日3-4次。经用上法治疗50例,全部治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