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不会提拔的1种员工(为什么企业的领导都是空降兵)

领导不会提拔的1种员工(为什么企业的领导都是空降兵)(1)

这一切源于公司的老板或CEO怎样看待当下企业经营这一事,也许作为员工的你去看,已经很不错了,但老板站在上帝的视角去看企业业务和顾客满意度,再对同样体量的公司一对比,就越看越有自己的想法去改变现状,我相信空降领导要是能稳定下来,能把公司当下的业务推进到新的高度,它只是暂时的,并不是长久的计划,更长远的计划应该是建立自己的人地培养系统,能自我造血,同时引进外部人才来使团队保持活力和战斗力,引进先进的技术知识、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来为企业所用,使企业能在未来不确认性中找到继续前进的路,而不是在乎空降兵和内部培养员工谁来当家这事。

领导频频空降,恰恰反应了企业内部管理出了问题,老板急需要改变现状。

1.在企业内部,一些管理岗位上的人才产生了流动。

在一些领导岗位上的人才跳槽、辞职等现象实在是太常见了,而团队的领导不可以常空着,本来空着时,要这位管理岗的上级领导(高两级的管理者)向下兼容,把下属的事先拎起来,管理得妥帖,再慢慢找人,但又因为业务发展不等人,这位高二级的管理者有更重要的事处理,他应该把时间和精力投到更重要的事情上去,而非帮他下属先把他的团队管好,实在是忙不过来。当他考察团队里面的每一位下属,看看谁有能力、有责任心并且令他觉得靠谱的人来兼任,发现有潜质的合格人选太少了,甚至没有,这时才发现自己在人才梯队的搭建上确实失策,但要先解决目前的燃眉之急,所以就从外面聘请有能力和经验的空降兵进来,让其接管当下的盘子并对他提出新的团队目标和管理要求,然后自己再投精力去优先处理更重要的事,回头就开始把“培养企业内部人才”的想法早日落地,使同样的事情不要再次发生。

说到这,很多团队里的员工认为自己的领导辞职了,位置空着,而又自认为自己的能力、经验和战功在这团队里面算出色的,高两级的领导这次不升我职,还能选谁呢?要知道,你只是自我感觉良好罢了,作为高两级的领导他知道自己找一位什么样的下属来帮他做事,而这些胜任的能力一罗列出来,放团队内部,无人胜任。所以你要想升职机会降临在你头上,就要把危机感刻在你的骨子里:怎样能把工作做得更好?怎样在没有外力压迫的情况下去做自我能力提升?怎样找机会提升自己的眼界和执行能力?又怎样锻炼自己与人沟通、驱动他人的能力?要看到做得好的怎样做,自己有哪些可参照的做法?

你只有不断地去鞭策自己成长,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才能得到机会的临幸,要记住你是跟全社会能胜任这岗位的人竞逐,而不是只把身边的人比下去就可以轮到你了。

领导不会提拔的1种员工(为什么企业的领导都是空降兵)(2)

2.企业老板有想法:公司要进行比较大的业务改革和重组。

企业大量地引入空降的职业经理人,无非就是把公司的管理规范化和专业化,以及将公司原有的业务、人事任命往正规化发展,如果老板不狠心这么做,那么公司在未来可能会失去竞争力,甚至退出市场都有可能,另外老板有着更大的目标:把公司做大,甚至要做上市。

诚如大家所做,民营企业一开始创立的时候,因为是小公司,又没啥名气,只要是人愿意跟着公司熬下去的、能为公司老板拉回业务的、能出资给公司经营的亲朋好友,都拉进来公司干,前期因为利润没这么大,所以给他人开的工资和福利都相对比较一般,但大伙还是干得起劲——毕竟自己能出力,公司对自己又这么宽容和讲意义,总不能辜负了老板的一番期待,当时的企业氛围认为好——公司管理比较宽松和人性化,只要不太过分,老板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治理,且公司有困难时,一呼百应,大家共同面对并想办法去解决;公司业务增长后,大家一起庆功和得到不错的收入,但在公司业务慢慢上轨道后,这些跟公司成长的元老们却成了企业发展的障碍:能力跟不上公司的发展,并且还在内部拉帮结派,打着各自的小九九在谋自己的部门或个人利益,却对公司的大利益置之不顾,公司的业务跟不上,创新不足,而管理水平又不上去,再这么下去,公司会垮掉的,而老板总不能等到这一天的到来才觉醒吧?

这时候老板是帮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让公司的管理制度化、流程化、公开透明化和职业化,突破各老管理者对公司业务的瓶颈,经营公司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同时考虑要把外面做事的专业化引入本公司,让公司里面有潜力的年轻人加以学习和跟进,使他们从仿效中找到一条属于他们自己的打法——既能满足公司的发展和利益,又可以在眼界、能力、工作效益上得到更大的提升。

领导不会提拔的1种员工(为什么企业的领导都是空降兵)(3)

企业内部的人才与空降兵的人才对比:各有啥优势和劣势?
  • 企业内部人才在践行企业文化上做得非常出色

因为是跟着企业一路走过来的缘故,他们对公司的文化基因、以及企业的价值观上有着非常坚定的守护,通过企业的价值观,在一些事情的选择上,特别是关乎公司利益的发展方向上,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很快地做决定和执行,并不需要考虑太多收益上的事,因为它们知道就算对公司的效益再大,只要不满足公司发展方向和企业文化,就绝不会去碰。除此之外,他们与企业内部的人员关系到位,在团队协助上能发挥更大的作用。那他们又有什么样的劣势呢?

1.眼界浅窄

跟公司一起发展过来,从小做到现在,可能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业务运作和人员团队作战,没有参与过大项目的工作经验,使得他们不能看得更远,只盯着眼前的业务,并不能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使公司在未来取得竞争地全就有很大难度,业务运作上有点保守。

2.管理上不够规范化和专业化输出

由于呆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对大家都比较熟悉,也有一定的感情,而当执行新的业务变化时,他倒不好意思开口,甚至跟下属一起参与抵制变化的行列中去,认为现在不用改变,公司都挺好的,害怕面对变化,害怕自己会在这里面失业或工资下降,害怕失去了规律的工作节奏,他们对绩效考核严格执行、制度化管理公司、营造讲公平和结果导向的氛围、末位淘汰机制不能熟练地掌握和输出,导致整个团队执行不力,老板对此不满意。

领导不会提拔的1种员工(为什么企业的领导都是空降兵)(4)

  • 空降的职业经理人最大的好处在于能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使其专业化和规模化

职业经理人他们成长路径都是在规范的大公司或世界500强里面爬出来的,能做到一定的高位(总监、副总等岗位),肯定是有几把刷子,能力不会差,至少在业务见识、管理专业输出上不会落后,他们在业务重组、人员招聘和培育、制度规范化、结果导向上有着成功经验,执行力到位,还能借用他个人在行业内的人脉和资源为公司的业务发展作贡献,慢慢地提升团队建设的水平,更是用结果导向来说话。那又有啥弊端呢?

1.大部分职业经理人是守桥者而非修桥者

在其位而谋其政,并且企业主人翁意识薄弱,想着自己是打工的,你说为了钱好还是保持自己的职场品牌形象输出好,反正就是保持中立,没有太大自己的主见,老板说啥就做啥,同时看着企业发展不顺时,很容易会找下一家企业工作,从而把身后的摊子丢给老板去收拾。

2.有些职业经理人会过份依赖过去成功的经验,会说而不会做

因为过往有着成功的经验,想把当时那套机制复制到新公司时,发现他说得好听,忽略了形势、人员素质、企业自身特殊性、执行力等因素,对过去的模式过度自信,在让解决方案落地时,缺乏智慧和因地制宜的变通能力,甚至轻易只听下属汇报就做决策,并没有去一线实地勘察找答案再做决策,从而使公司的内耗变大,变革举步维艰或成效甚微,老板苦不堪言。

领导不会提拔的1种员工(为什么企业的领导都是空降兵)(5)

企业管理和改革并不是非黑即白,要融合,互相渗透,企业适用、执行凑效才行

你说企业非得要在空降的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培养的人做个选择,实质想法幼稚,老板更希望是看到两者的融合——空降领导的专业化和管理规范制度的引入,分享其过往的成功经验,实质是对企业内部培养的人有好处:怎样自己的能力与外面职业的人员水平差多远,在有人带的情况下,迎头赶上,快速跟上来以适应公司的发展;同时他们在守护着公司的价值观,使职业经理人在做事时,不要仅考虑效益多少,更要满足公司的价值观和经营的方向,眼睛不能都钻赚钱里面去。两者的融合,使得公司的管理机制能先按专业的做固化,然后慢慢地做局部优化或做一些取舍,让公司能得到发展、有收益的才是适合公司的,而不是非要分个“本土派”做法和“职业经理人”做法。

企业经理人还要持续在外面招,因为在内部人才机制没有完全建起来时,或者没有合适的人选时,社会招聘让胜任的人才快速到岗,早点把新业务做透,看看到底是可行还是不可行,若我们在试运营一段时间后,通过运行的数据反馈不可行,则早点做撤项目的决定,避免投入太多的资金和时间,把企业的资源重新释放出来,放在更重要的业务上去。

而企业内部培养人的系统也要着手去打造,人才内部培养不能丢,特别是选择有潜质的年轻人做培养,让他们能早日成为企业的中层干部,在未来为企业做出不错的贡献。

领导不会提拔的1种员工(为什么企业的领导都是空降兵)(6)

建立一套有效的企业人才培养机制,该从哪里入手?

领导不会提拔的1种员工(为什么企业的领导都是空降兵)(7)

1.在企业招聘面试和日常工作行为筛选有潜质的人才。

发掘好的苗子是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同时发掘不要只看学历和工作经验,要看其自我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解决方案、拥抱变化、团结互助和激励他人、工作结果等方面去综合考察和判断,选出合适的人选来重点培养,不能只有一个,最好是一个管理岗位是2-3个候选人。

2.把追求卓越和鼓励传帮带落实到团队管理当中去,并对在岗的管理者作考核:你是否在为公司培养管理人才?

让带团队的管理者贯彻培养人才的理念,加到对他的绩效考核中去,只有能力出众的人,带出有潜质的苗子才不会差,同时在日常的工作行为中,身体力行,把优秀的工作思想、行为和结果传授给他,用行动和结果来影响他,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得不断地去追求卓越,让他们时刻知道变化无处不在,要懂得识别出来,懂得去现场找问题和答案。

3.为这些有潜质的下属腾出位置,让他们做到知行合一

说一百遍不如自己亲自干一遍,要为他们腾出相应的岗位,放他们在上面实践,花时间和精力去辅导他们,直到他们能独立上手业务,与此同时又要考验他的人品、价值观和对企业文化的守护,可以相隔一段时间,放他在不同的岗位上历练,看他最适合干哪个或综合能力是否变强,能独挡一面。

4.敢于启用和推荐新人,给他们新机会去证明自己。

不确定的未来让人感觉到不安,同时也是机会的把握,但我们管理者的眼光不能老化,认为风险大的机会就留给旧人去做,而新人总做一些小打小闹的项目,只要我们看准了,这个储备管理者能胜任,我们就要大胆启用新人,把项目交给他来负责,从年轻的一代人看这新事物,跟旧人去看新事物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要抓住未来,只能看年轻人去搞定年轻人,而老人在后方提供资源、机会、人力物力支持,同时监督他们是否做得好,要不要派人手去帮忙,以及把过去可借鉴的经验传授给他们,为他们抵挡风险。

领导不会提拔的1种员工(为什么企业的领导都是空降兵)(8)

你还在计较用空降的职业经理人还是本土团队职员吗?面对新变化,你还楞在这干啥?赶紧跟上企业的步伐吧。


领导不会提拔的1种员工(为什么企业的领导都是空降兵)(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