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知道别人眼中的自己(在别人眼里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别人眼里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人都想要了解自己和被了解,这是喜欢做各种性格测试的原因,其目的就是想搞懂自己,但是杂志、网络、报刊上面常见的这些性格测试,其可信度及有效度都有所欠缺。所谓可信度,就是同一个人重复地做这个测验,会得出同样的结果,这样才可信;所谓有效度,就是这份测试能不能够具体地查出来想要检验的部分。

那我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别人眼里的你,跟你眼里的自己,会是同一个人吗?这里就来介绍一个人际关系当中互相了解的工具——周哈里窗。

怎样才能知道别人眼中的自己(在别人眼里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1)

周哈里窗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提出来的,被应用在组织团体当中,帮助人们来发现,“别人所认为的我们”和”我们心目中以为的自己“这两者之间是否有差异?其主要分成四个部分说明:

一、公开区,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性别、婚姻状况、职业、外貌……这些公开的资料,随着跟他人的相处,双方了解得越多,公开区也会逐渐扩大。

但开放区具有相对性,有些事对于一些人是公开的信息,而对于另一些人可能是隐藏的信息,在人际交往中,俩人的共同开放区越多,沟通起来就越便利,也不容易产生误会。

二、隐藏区,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经历、心愿、欲望、阴谋、希望及好恶等都可能被自己刻意隐藏起来,完全没隐藏区的人在社会上很难生存。

有的人其实很自卑,但故意装出很自信的样子。于是别人都觉得TA是一个自信的人,但自己知道自己其实很自卑。

三、盲目区,别人知道,自己不知道。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性格、坏习惯、处事方式、别人的看法…… 不管是优点还是缺点,好的还是坏的,都可能存在自己未能觉察到的。

在朋友圈分享去了哪些景点旅游,自己认为在分享生活,但别人认为这是在炫耀;父母明明偏爱男孩多一些,但觉得自己对孩子都一样。

四、未知区,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这是有待挖掘或发现的部分,可能会经过训练、启发、学习或在特定的情形中展现出来。那我们会存在哪些方面的未知呢?

1、认识未知。根据自己所具备的知识对自我表现作出评估,但认识的不足从而造成评价和判断得不准确。在一小群体中在某方面受到称赞,然后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很优秀;或者自己在某方面有潜能,但一直未能发现。

2、情绪未知。朋友说了一些良药苦口的话,自己愤怒回怼,朋友和自己都觉得是生气了,实际上可能是诱发了自卑或羞耻情绪。

3、行为未知。自己对于特定的情境下的行为和表现做出的评价不客观。自己整天待在图书馆里看书,别人觉得自己好学,自己也觉得自己努力。而实际上没有学习提升自己,没有做到真正的学习。

每一个人的性格都有这四个区域,但这四块区域的大小可能不一样。盲目区比较大的人就会被别人认为这个人没有自知之明;而隐藏区比较大的人就会被认为很神秘。

人际关系中有许多困扰的人,盲目区和隐藏区这两个区域相对比较大,下面通过这四部分分别说说怎样让别人及自己更了解自己。

一、扩展公开区的面积,让别人了解自己。扩展公开区的面积,可以让自己更多的信息被对方所了解,当别人随着对你的了解程度增加,对你的好感程度及来往的频率跟深度都会有非常显著增加。能够开诚布公披露自己更多的信息,双方可以连接的部分也变多了。

在这一部分可以思考自己想往外界展示什么形象,就可以多往那个方向调整改善。自己被外界评价为老好人、女强人,但自己并不想给别人这样的形象,那应该调整;

二、将盲目区的部分移到公开区,倾听别人想法。盲目区代表着对自己的认识其实存在很多模糊地带或误区,通过别人的想法或者行为反馈,能更好地知道自己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之间的差异。但别人眼中的性格,未必是自己真实的性格,自己要采集多个人不同的观点思考。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要避免两个坏习惯,一是习惯性反驳别人,当别人和自己意见不一样,就会反驳别人,甚至还发脾气;二是对自己的评价容易不客观,很容易陷入到一些对自己的否定或者过度自傲。

三、将隐藏区的特质移到公开区,尝试自我揭露。一个人与外界沟通与施展能力的效果取决于舞台大小,扩展舞台的途径就是自我揭露与接受反馈。只有直面自我,才能认识到自己的弱点。而越能够做到自我揭露,就能获得更多更真实地反馈,也就能够了解自己的盲点。

说出自己的故事、经验,乃至坦露自己的脆弱,可以为开放信赖的关系建立重要基础,如果隐藏区这部分太多就很容易心累,感觉好像啥也不能往外说。但是这部分被自己理解或消融了,可以更好地看到自我的开放:过去有些糗事不敢在别人面前说,一旦说出来发现别人根本没太大的反应,一切都是自己想象觉得会被嘲笑,多揭露几次也就觉得没什么了。

四、将未知区的部分移到公开区,多走出舒适区。每个人都想避免让自己感到有压力的情况,想着顺风顺水地做想做的事,但沉迷于习惯的领域,就会停止成长和学习,质疑思考能力也会衰落。做事游刃有余,就会造成自己错误地判断自己很厉害,而一旦出了习惯的领域,自己就这不行那不行。

多挑战接触新事物,才能开发未知的我:只有去学画画了才知道自己有画画的天赋;只有自己去挑战考验学习成果,才知道自己是否在真正努力;只有试着多和人沟通,自己才能发现其实沟通能力不错,而不是抱着如何沟通的书学却鲜少与人交流。

更多精彩请在应用市场下载“追求”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