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时字解(汉字解象100评与平)

前一篇讨论订字,说文:订,平议也。按,字亦作评。也就是说,订,平,评有关联。它们都是用来讲道理的字儿,现在叫做论理词。《汉字解象》(89)辩、(73)援、(71)论、(57)喻、(56)譬、(40)真、(39)理、(33)意、(1)概等都是论理词,其他如评、证、说、议、类等也都是,分别来讲一讲,以窥汉字说理的特点。那就评字先吧。

汉字时字解(汉字解象100评与平)(1)

评,評。小篆字形,从言从平。奇怪的是,《论语》中有评论,《商君书》中有评邢,可是非但甲骨文金文未见评字,连说文都未收。或可解释的是,当时通用平字,评是后起字。那就来看平字。

汉字时字解(汉字解象100评与平)(2)

汉字时字解(汉字解象100评与平)(3)

汉字时字解(汉字解象100评与平)(4)

平,前一款为甲骨文字形,《新编甲骨文字典》收录该字:从二几,构形不明。李银说:平的甲骨文为几的二迭,表示十分平整的意思。

第二款金文字形,跟楷书接近。第三款为小篆字形,下面扭了扭,被许慎解读成从亏从八。

说文段注:(平)语平舒也。引伸为凡安舒之称。从亏八,八,分也。说从八之意,分之而匀适则平舒矣。亏即于,言气之舒。把气分得均匀以出为平,即语时气自平适之意。

这样几经解释,由气流而到语气,再到说话,说明平字本身跟说话有关。有人认为,小篆字形讹变,许慎的解释也是错误的。许慎未见甲骨文,根据字的使用情况来反推字形,用语气说话把平导向了评。

汉字时字解(汉字解象100评与平)(5)

摄影 诗酒年华

康熙字典汇集了诸多解释:《博雅》平也,议也。《广韵》平量也。《增韵》品论也。《旧唐书·陆贽传》互相讥评。《文心雕龙》评者,平理。《新论·正赏篇》评者,所以绳理也。又通作平。《后汉·霍谞传》前者温敎许为平议。《蜀志·费袆传》论平其是非。

在这里,评通作平,意义指向议、论、讥、理,皆为论理之事,用来论平其是非。值得注意的是,评者,所以绳理也。评,是用准绳来论理的,是要取得不偏不倚的结果,一碗水端平。

评是一种议论方式,依据标准来判断是非。这样就建构起了评论的思维模型。人们每天开口说话,往往是在发表评论,脑子里标准不清,说出话来如同涂浆糊;脑子里观念如粪臭,说话就像苍蝇嗡嗡响;只有视界高一点,才能拎得清是非说得中肯。评论的思维模型就为评这种论理活动定下了规范:

评价 评议 评改 评分 评估 评审 评述 评奖 评优

考评 鉴评 测评 好评 品评 批评 点评 置评 公评

汉字时字解(汉字解象100评与平)(6)

摄影 江备

汉字时字解(汉字解象100评与平)(7)

楚系简帛字形,这是平字的另一种写法。中间加了一个土,想必跟土地有关。

地名:平阴、平陆、平陵、平寿、平阿、平阳、平邑、平陶、平周、平都、平原……

这些都是地名,未曾考证这些地方是不是地势比较平坦,估摸着不会是崇山峻岭之地。地势平坦,几面平整,语气平缓,都是可以表达平义之象。字象多解,尚可聚义;字音不同,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平是多音字,据《汉语大字典》,平的读音有四个,除了念(píng),还有其他三个读音:

《尚书·君奭》:天寿平格,保乂有殷。平(bēng)通抨(pēng),使。

丁度等《集韵·映韵》:平,平物价也。平(bìng)稳定物价。

陈彭年、丘雍等《广韵·仙韵》:平,书传云:平平,辨治也。平(pián)通辨(biàn),辨治。

多音字是说该字有多个读音,读音来自语音,语音直指意义,多音则指向多个意义。多个意义应当由多个字形来表示,怎么会由一个字形来承担?平字,研究者认为有乎、釆、坪诸形,演变的结果趋向于平一个字形,集多音多义于一身。

字形本无声,字音附于体。猜想或可互推:当有几个字形时,或有几个字音;反之亦然,有几个字音时,或有几个字形。字形和字音以各自的方式指向字义:形以文案的方式留存意义;音以话语的方式交流意义。形音义的这种关系是否成立,求教于方家!

为您链接

汉字解象(99)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