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高铁站欢迎你(宁品读原上海西站)

长宁高铁站欢迎你(宁品读原上海西站)(1)

朋友,你可知道,三四十年以前的长宁区有一座地标性的建筑——西站,它坐落在中山公园西首,仅数十米之处。

长宁高铁站欢迎你(宁品读原上海西站)(2)

原上海西站(1935-1988)

西站是客货两运的火车站。旧时,除了更大规模的北站(现今改造成新颖时尚的上海站)以外,铁路交通就数它了。顾名思义,它位于沪上西面,故名西站;1916年,由外国人所造。必须说明,现今的西站是桃浦路的真如站改建,所以题目之西站前加上“老”字。

当年西站的地址是凯旋路265号,靠近长宁路口。去老西站乘过火车抑或住在附近的市民,一定还能记得它的模样。那是一座三层红白色相间的小洋楼,上端有红洋瓦坡顶和砖墙面,中层有白栏杆围廊,令人注目的是,围廊有宝瓶式的装饰,镂空而洋气;大门口筑有两头可上下贯通的白色楼梯,远远望去,似孩童用积木搭建的童话世界。

老西站是上海沪杭线上的一个重要站点,地理位置扼西区要津。它北临苏州河铁路桥,南向途经松江,通向浙江嘉兴;西面就是环绕申城的中山路(中山西路及中山路桥),唯有以东是市区。西站门口的小马路并不宽敞,到铁路桥也不远,无公交线路直达。又因为此站客货两运,上下乘客、进货出货,终日里一派繁忙景象。做生意人就相中人气兴旺处,于是路边杂货摊、点心摊、剃头挑子、算命测字、耍拳头、卖狗皮膏药、猢狲出把戏等,整天轮番登场。再加上周围工厂工人上下班出入,西新街、苏家角、三泾庙等棚户区平头百姓途经这里,老西站更显喧闹嘈杂。

长宁高铁站欢迎你(宁品读原上海西站)(3)

西站

笔者的大半生与老西站有着交集。

上世纪40年代初,我出生于曹家渡五角场的石库门老房,弄堂距西站仅1.5公里。记得小时候,父母曾多次带我从西站上车去乡下老家,还听父亲说,这里车票相对好买,有时还可随到随买;另外,从家里出来,叫上一辆三轮车,刻把钟即到。

1961年8月,我光荣应征入伍。一个骄阳似火的下午,我穿好新军装,戴上军帽,去愚园路第一师范(市西中学隔壁)集中,准备出发。新兵队伍在红旗开道和锣鼓声中,一路沿愚园路向西,经过中山公园后,来到西站候车室。因为时间充裕,带兵首长让我们自由活动一会,于是我得以近距离观赏这座带着历史沧桑感的洋建筑。车站共三层:主体的候车室在二楼,约可容纳数百人;底层是客运值班室、问讯室、行李房、售票处等;顶层是旅客止步,禁止上去的。大约20来分钟,首长吹哨集合,整队点名,顺利登上南下的列车,离开西站,告别上海,开始人生的军旅生涯。

服役近四年回沪,不曾想到,分配的工作单位又在西站附近,从曹家渡到中山西路长宁路口的厂里,我是骑自行车上班的,西站是必经之地。西站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整天业务忙忙碌碌,那横亘在长宁路中央的好几道铁轨,成了人们出行的“拦路虎”。特别是早晨七八点钟,正值工人上班时间,由东往西的上班一族,其中除了我们国营一机外,还有大孚橡胶厂、国棉21厂、合成纤维厂、天原化工厂等单位的职工。被栅栏拦下后,若是坐公交车或步行的,只能眼睁睁等火车通过。于是,人们只要老远听到“当、当、当”的提示声,就知道口即将合拢,有火车要来了。此时,人群、自行车立马会像潮水般汹涌向前,而对面也有如此情况,造成对冲。再者,加上有人因时间急迫,栅栏已启动,却要强行通过,冲入铁道区域内,被工作人员阻挡,弄得秩序大乱,险象环生。最麻烦的是在长宁路上行驶的54路公交车,司机见路人赛跑似的往上坡冲去,他只能减慢速度,保证大家安全。如遇到火车调换车头,倒来倒去要折腾上10多分钟、一刻钟,车上的上班族急得抓耳挠腮,也毫无办法。然而,也有“船小好掉头”的骑车人,自有办法,将车把一歪,朝北向铁路桥拐去,那筑有碉堡处的万航渡路口,值班人员仅放下一根粗毛竹竿阻拦,且铁轨稀少,骑车人只需两边一瞅,耳朵一听,确定火车还未来,便迅即弯腰弓身钻将过去,翻身上车而去。骑车族戏称,此乃“胡志明小道”。

长宁高铁站欢迎你(宁品读原上海西站)(4)

西站

西站铁路有个瓶颈口,当火车由北向南驶过长宁路,立马会“挤入”三泾庙的棚户密集地带,在通过凯旋路一旁的小路道口时,常有人因无视交通标志,强行通过,结果导致事故频发。

有了多次的事故,这一地段似乎出了名。我也有亲身体验通过“瓶颈口”的机会,那是1978年春,我奉上海市体委之命赴福建厦门参加全国棋赛担任裁判工作。从北站(今上海站)上车后,我坐在卧铺的车窗旁留意窗外景象,火车启动了,一路向着西南方向飞驰。当列车掠过苏州河铁路桥、闪过西站,好似利箭般射入三泾庙密密匝匝的群房地带。尽管列车已减速,但由于铁轨高出路面许多,感觉火车像在屋顶掠过一般,心里顿生新鲜而惊魂动魄的感觉。难怪老西站存在一个多甲子时光里,常被电影摄制组相中为外景拍摄地。据我所知,就有《铁道游击队》《太阳帝国》两部影片。

长宁高铁站欢迎你(宁品读原上海西站)(5)

长宁站(1989-1997)

另外,说说路人通过长宁路道口的事。由于铁路交通日益繁忙,而此地又属大量上班族必经路口,矛盾很大。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为改善这一路况,在西站道班房的南面一侧建造了高高的人行天桥,行人和自行车可以不再受火车影响,走天桥通过。1989年始,“西站”的冠名移至普陀的真如站,此处改名为“长宁站”。不过,随着上海建设,铁路发展,沪杭线逐步向外围拓展,这里主要成了金山石化职工上下班的集散地。时光的指针来到1997年,老西站寿终正寝,并拆去横在路中央的铁轨。为解决市内交通拥堵,上海决定大力建设轨交环线,环线的一部分路基就是原沪杭铁路路基,即现今的3号线、4号线从上海站至宜山路段的轨交线路。与老西站一起消失的还有它的邻居西新街、苏家角和三泾庙棚户区。

长宁高铁站欢迎你(宁品读原上海西站)(6)

长宁路道口

改革开放的广度和力度,犹如一支擎天大笔在空中挥舞,在长宁老西站附近的旧址上,代之而起的是繁华的中山公园商业中心和轨交换乘枢纽(轨交2、3、4号线可在中山公园站换乘)。在此换乘枢纽东侧,一个庞然大物于2005年崛起——龙之梦购物中心。“龙之梦”不仅满足人们购物、轨交的换乘,还在其底层引入3条公交线路。也就是说,在“龙之梦”里可以实现轨交与公交以及出租车的无缝衔接。不久,位于3号、4号线中山公园站西南侧的长宁来福士广场又拔地而起,可谓锦上添花。

长宁高铁站欢迎你(宁品读原上海西站)(7)

贯穿长宁区

入晚,华灯初上,当轨交3、4号列车从长宁路横向飞越时,那流光溢彩的景象吸引了多少路人的目光啊!外国朋友竖起大拇指称赞,又举起手中相机、摄像机录下这珍贵镜头……行笔至此,笔者忽发奇想。如能调阅出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航拍图,再将时下的中山公园地区航拍图作一比对,恐怕除了苏州河的流向和中山公园那一抹绿色地理位置依然如故外,其他部分定然今非昔比。哦,如今的人们呵,只能凭借想象去寻觅老西站的方位、形象和踪迹了。

“宁品读”专栏投稿请发至shcnwx@163,并注明姓名、联系电话,一经发布,稿费从优。

作者:陈日旭

实习编辑:张理

长宁高铁站欢迎你(宁品读原上海西站)(8)

长宁高铁站欢迎你(宁品读原上海西站)(9)

喜欢就点个“赞”

欢迎留言评论和小编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