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学老年人说话(有一种修养叫小声说话)

春节期间,几个朋友相约去拜访一位长者,闲聊间,老人的电话响了,她礼貌地对我们说了一声“对不起”,起身,用手半掩嘴接听电话。电话持续了近2分钟,她的手一直遮着嘴、说话的声音也很小,完全不妨碍我们的交流。看着她的举止,联想到公汽上经常遭遇的“高音炮”妈妈团,地铁上大声喧哗的大哥大姐们······其实修养就在小细节中体现。

2月24日,湖北之声《老年天地》邀请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湖北省礼仪学会学术顾问、《让您的岁月更优雅》一书的作者冯兰女士做客节目,给老年朋友们普及礼仪知识。她认为:优雅生活可以先从“小声说话”开始。

怎么学老年人说话(有一种修养叫小声说话)(1)

小声说话体现文明、礼貌、尊重、自律和修养。

冯兰认为,说话是人际交往中最常用、最普通、最直接的交流沟通方式。首先要强调不说脏话粗话、不骂人、不说污言秽语,这是最起码的道德修养底线。而小声说话,是指在很多公共场合,要放低音量,不要高音大嗓、大喊大叫,不做高音喇叭、不大声喧哗。小声说话既体现了文明礼貌,也体现了对对方的尊重。

冯兰举例说,疫情期间,各单位、各社区、小区设安保门卫严格管理,这本是防止疫情传染、保居民健康的重要举措。有时候,由于安保门卫与居民之间有一方或双方说话不当,从而引发激烈争吵甚至动手打架的事件时有发生。究其缘由,往往与互不示弱,以高声、吼叫压制对方而引发。如果大家都心平气和地交流、轻言细语地解释,也不至于出现以上事件。还有的居民在清晨或夜间,大声说话、高声训斥孩子,或者夫妻之间大吵大闹等等,完全不顾及街坊邻里其他人的感受。这不仅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也是对公共空间的一种侵犯。

小声说话的文明习惯应该从小养成

冯兰说,曾看到一些资料,介绍国外一些中小学为了让孩子们从小养成不大声喧哗的好习惯,在校规校纪中明确规定:学生在学校教室楼道里、在餐厅进餐,只能用耳语的声音与邻座交流,禁止大声喧哗,以此培养提升学生的克制能力、自律意识、素质修养。

冯兰教授介绍说,多年来她一直坚持给武汉市中小学生举办礼仪讲座,她呼吁教育部门要重视对孩子们文明习惯的培养,教育孩子们从小学会小声说话,养成良好习惯。

怎么学老年人说话(有一种修养叫小声说话)(2)

很多场合需要小声说话:

1.影剧院、展览馆、图书馆、阅览室、报告厅、医院等场所

在影剧院,大声剧透、讨论剧情、聊天,或大声接打电话,特别令周围观众厌恶、反感,显得没有教养。偶尔用耳语的声音小声交流,尽量保持影剧院安静的氛围,则显现出你的文明优雅。

在医院看望病人,有的人高声谈论、放声大笑,也很不合时宜。病人最怕吵闹,在医院要放低音量、小声说话。这也是对所有病人的尊重和关爱。即使在医院的电梯、楼道也要小声说话,这才体现你的修养和优雅。老年朋友们也一样,如果你做得很到位,受到他人的尊重也很自然。

冯兰教授讲到了自己的一次亲身体验:在医院看望病人,进电梯以后接听电话,她习惯性地用手遮挡住嘴,直到打完电话。同在电梯里的一位年轻女士对她说道:“您这样做让我非常敬佩,我们年轻人要向您学习。”这表明了年轻人对“小声说话”、不打扰他人的认可和赞赏,老年朋友这样做也为年轻人树立了榜样。

2.飞机、游轮、高铁、地铁、公交车、候车室等场所

在这些场合常常可以看到有的人高谈阔论,有的大声嬉闹,有的在电话中谈家事、谈生意,很投入、旁若无人,亦或是服务员过来提醒依然无动于衷。

有这样一段故事,几位长者在游轮的船舱谈笑风生,很晚了依然很兴奋。隔壁船舱一位文质彬彬的女士过来,很有礼貌地提醒她们小声说话,她们当时接受了,安静下来了。可那位女士走后不一会儿功夫,她们又习惯性地大声叽叽喳喳说笑起来。那位女士这次端着一盘美食过来,一边给她们送美食,一边再次提醒她们小声说话、安静点,因为大家都要休息了。这让她们非常不好意思,终于安静下来。这件事给这些长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而那位女士充分体现出她的文明礼貌、良好修养和优雅风度,值得所有人学习。

3.饭店、餐厅、商场、超市等场所

经常会看到这种情景,导游带领旅游团队下榻饭店,一群游客或聚集在大厅门口,或围在柜台前,大声地各说各话,导游说什么也听不清,场面很尴尬。

饭店餐厅,安静舒适是最重要的,一些管理规范的五星级大酒店,服务员说话都是轻言细语。有时餐厅播放轻音乐,有时钢琴师现场弹奏,让人放松心情、品尝美食,享受宁静温馨的气氛。

4.单位、家庭、街坊、邻里等场所

平时在大众场合与同事、家人、邻居交谈,也要小声说话。不要认为是老熟人、自家人就可以不顾及场合,随便大声呵斥晚辈,不尊重别人就是不尊重自己。构建良好的亲人、邻里关系,也需要小声说话,互相尊重。

5.各种各类团队群体开展活动的场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人际交往也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很多新型的民间组织、团体、微信群、QQ群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特别是中老年群体,新建了众多的团队,如:艺术团队、模特队、广场舞团队、朗诵团队、健身团队、摄影团队、书画团队、旅游团队等等数不胜数。

这些民间团队组织各种聚会、活动,在公众场合常常成群结队,走到哪里都是欢歌笑语(这是好事),但也有些朋友大声喧哗、吵吵闹闹、放声大笑、大呼小叫。而那些文文静静、小声说话、温文尔雅的团队更受人尊重、称赞。

总之,中老年人在公共场合一定要养成小声说话的习惯,这是做到优雅生活的最重要的细节之一,也是交往礼仪的重要一课。希望大家能用实际行动改变自己,注重礼仪,不断提升素养,为年轻人和子孙后代做个好榜样,不做大嗓门粗野之人,要做一个能克制情绪、小声说话的优雅之人。

怎么学老年人说话(有一种修养叫小声说话)(3)

(记者:夏叶、田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