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西二环臭水沟(满地煤渣的长沙南湖路已成为)

南湖路,连接芙蓉路(原跃进路)、书院路、湘江大道(原上六铺街),始建于1957年,建设之初只是一条羊肠小道,来来往往的多半是人力车和木板车。历史无声,岁月有痕。经过60余年的发展,南湖路已经成为长沙南城一条重要的道路。这条路60余年的变化见证了长沙城的沧桑变迁和日新月异,同时也承载了无数长沙人从青春到迟暮的岁月痕迹。

南湖路因南湖港而得名

长沙西二环臭水沟(满地煤渣的长沙南湖路已成为)(1)

明崇祯年间长沙府属图中标出了“南湖港”

明崇祯《长沙府志》地图上标有一湖,名南湖,有小港通湘江。南湖港确系自唐以来的船舶屯集的贸易港口。宋以后,南湖港逐渐淤塞。明清时几度淤塞,几度开挖疏浚,但名气和地位都远不敌西湖港。

长沙西二环臭水沟(满地煤渣的长沙南湖路已成为)(2)

清乾隆长沙府疆域图清楚标示出了“南湖港”和“南湖港塘”

上世纪50年代后,就南湖港淤塞的旧有河道,长沙市政府修筑起南湖港公沟,仅作排污之用。上世纪90年代,南湖港明沟改成暗沟。南湖港至此成为了历史名词。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1937年,长沙火车南站在南湖路的湘江边建成,直到2007年火车南站停运,不得不说,这70年间,这个粤汉铁路的一个小站给南湖路湘江边带来了不少热闹。

长沙西二环臭水沟(满地煤渣的长沙南湖路已成为)(3)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长沙火车南站站场一角

老火车南站,曾是长沙最大的散装货物流通基地,其中最重要的运输物资就是煤炭。

曾经在那里生活甚至途径的人,对当年的南湖路只有一个印象:除了煤还是煤,天都是黑的。晴天卸煤,方圆数里内都是铺天盖地扬起的黑尘,车站周围低矮的民宅终日生活在煤炭的灰尘之中。

长沙西二环臭水沟(满地煤渣的长沙南湖路已成为)(4)

长沙老火车南站大门

火车把整车的煤装卸在站内沿线,汽车和人力板车再把煤炭输送到长沙的各个企业和千家万户。沿路,都是掉下的煤渣,还有不少孩子跟在板车后面捡。

同煤炭一样支撑长沙成长的另一重要的散装物质是木材。

长沙西二环臭水沟(满地煤渣的长沙南湖路已成为)(5)

" 江面木阵 "

南站的旁边是码头,那些年,南站河边总会有很多木排,扎架的木排连绵数里沿湘江排开,这一场景被形容成 " 江面木阵 "。木排在这里集散,装火车或装汽车。夏天,木排上是个乘凉的好地方,还有不少钓鱼的人与游泳的人,相当热闹。

关于南湖路两侧的山头,民间传说丛生

今天的南湖路旁,高楼林立,但仍可看出南湖路旁的山形走势。古时的南湖港周边,有古堆山、火把山、冬瓜山、宝塔山、狮子山等山丘环绕,扫把塘那时候确有一口塘,山上都曾筑有寺庙,南面有太乙寺,北面有洪恩寺和金刚院,民国时南湖路西端还建有钟馗庙。总之,这里是一个由内河、湘江、港湾、寺庙、山间民居组成的形胜之地。

长沙西二环臭水沟(满地煤渣的长沙南湖路已成为)(6)

民国时期老地图里清楚标出了南湖港、太乙寺和洪恩寺的位置

几座山相距不远,旧时多为荒山,民国时居民渐多,形成街道,山名成了街名。关于它们的民间传说很多,我曾听过这么一个版本:

长沙西二环臭水沟(满地煤渣的长沙南湖路已成为)(7)

宝塔山金刚禅院

传说,古时长沙南门外沙湖港有一条妖龙盘踞在港里兴风作浪,土地老爷请来太乙真人镇妖。太乙真人将手持铁石塔掷下,宝塔和塔底的沙土落在沙湖港,顷刻成了三座山。宝塔落的地方就是宝塔山,其他两座就是古堆山和东瓜山。后人为祭祀太乙真人,在古堆山建了一座太乙寺。

其实,火把山与古堆山,是古代南湖港周围的两座大土堆,也是长沙南郊重要的墓葬区。尤其是古堆山,仅从名字判断,就几乎可以推测出这里应该有相当数量的古墓。历年来的发掘,也证明了这一点。

长沙西二环臭水沟(满地煤渣的长沙南湖路已成为)(8)

火把山一号墓出土的霞帔坠子

长沙市博物馆的展厅里,有一件让很多人惊叹的展品。它是一件纯金制作的器物,名叫霞帔坠子,出土于地铁四号线碧沙湖站附近的火把山一号墓。

南湖路山头、支路及单位老印象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南湖路两旁陆续修建了不少学校、宿舍区和各种单位、企业。

长沙西二环臭水沟(满地煤渣的长沙南湖路已成为)(9)

上世纪80年代南湖路附近的地图

比如:市湘中耐火材料厂、省水利机械修造厂、长沙锌品厂、省水电公司、省木材公司、长沙木材厂(后一度改建成辉煌一时的金盛布业)、长沙建筑机械厂、省建六公司机修厂、市轻化公司308库、南区交警大队(天心区交警队)、南湖医院、南湖旧货市场以及火把山、长坡、冬瓜山、谷堆山、扫把塘众多的居民楼等。南湖路周边书院路三小、沙湖桥小学、黄土岭小学、长沙市九中、省邮电学校、省建筑技校学校。

长沙西二环臭水沟(满地煤渣的长沙南湖路已成为)(10)

上世纪70年代冬瓜山电业新村

长沙西二环臭水沟(满地煤渣的长沙南湖路已成为)(11)

古堆山巷里生活安逸

早些年,南湖路一度只十几米宽,马路运输繁忙,各种车辆不断。长沙老口子都知道,南湖路从西往东为上坡路,坡度较陡,在使用板车运输的那些年,大家都只能拖着板车,像拉纤那样爬坡,当地居民都把这条路称作“笔缝子线”。在那附近上学的孩子们大都有过帮忙推板车赚外快的经历,小孩每次为推板车上坡5分钱,成人则为1角。

后来随着城市建设加快的步伐,南湖路道路两边明沟改成下水管道,道路相应增宽,当时该路叫碧洪支线。上世纪90年代又将原道路拓宽,并铺设了沥青路面,这才定名为南湖路。

长沙西二环臭水沟(满地煤渣的长沙南湖路已成为)(12)

长沙南湖路湘江隧道建成通车

2013年12月通车的南湖路隧道,是第二条过江隧道,对南湖路的意义不言而喻,足够催生这里商业格局的转变。重现昔日繁忙。

60年,足够南湖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火车南站拆除后,南湖路西头延伸到新建湘江大道,曾经破旧、肮脏的湘江堤坡现已变成了今日的风光带,煤坪及车站周围建成保利广场等楼盘,原来这里尘土飞扬的闹场现已成了格调清雅的景区,原铁路线处建设的火车头纪念广场公园在默默地诉说着老火车南站和南湖路的过去。

长沙西二环臭水沟(满地煤渣的长沙南湖路已成为)(13)

火车头纪念广场公园里,这列火车静静地躺在长沙目前留下的唯一的一段老铁轨上

南湖路与书院路一带2008年曾有过整改拆迁,不少在那里长大的人都不舍离开,甚至有人还在附近租房过渡。对他们来说,这个地方有着太多的回忆。百转千回,流连忘返,不管是黑色的天空,还是爬坡的板车、自己长大的老房子、拿着蒲扇为自己扇风的娭毑......都变成了恍若隔世的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