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感悟(竺可桢的一份气象历史学报告)

01

中国的历史学研究,长期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

要么是醉心于研究各种阴谋诡计,这个研究方式,直到现在都很流行,当前网络上对《资治通鉴》最火的解读,就是那个帖子《残阳如血,照在阴谋家的刀上》。

要么是醉心于研究帝王将相的各种桃色绯闻和奇闻异事。哪怕是乡间小民,谈起这些八卦都一个个眉飞色舞,仿佛自己亲眼所见。

没有系统的研究工具,这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的通病,不仅仅存在于历史学中,其他领域也是如此,所以尽管我们的各种技术领先世界几千年,但是严格来说,我们只有工匠,没有科学家。

直到近代以来,经过各路历史学大家的努力,各种研究工具才被渐渐引入,其中就包括气象学。

比如历史学上曾有一个著名的疑问,为什么我们不能越过长城,控制少数民族的土地,彻底消灭北方的隐患?要知道,在我们国力最强盛时期,军事上是有这个能力的。

很多人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分析。但是气象学家就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那就是400毫米降水线。

汉族是农耕民族,而只有年降水量达到400毫米的时候,还能养活农作物,没有这个降水量,根本就无法耕作土地。所以农耕民族就算占领了草原也没有用。用这个理论来看长城,可以发现长城与400毫米降水线惊人的吻合。

竺可桢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感悟(竺可桢的一份气象历史学报告)(1)

02

气象历史学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而这其中,把气象学和历史学结合的最好的。就是著名科学家竺可桢。

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在1972年发表了他那篇跨时代的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就可以发现中国历史上的很多大事情,特别是和北方草原的历史纷争背后的秘密。

竺可桢的论文以冬季的温度为基准,把中国五千年分为八个时期,分别是四个温暖期,四个寒冷期。

第一个温暖期是新时期时代到夏商时期。这个划分已经得到了历史的证明,我们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发现,商王武丁曾经在河南猎获过一头大象。我们知道大象是热带动物,这说明当时河南的气候是非常温暖的。河南的简称是豫。大家可以发现,右边就是一头大象。

第一个寒冷期在西周时期,根据历史的记载,当时的长江流域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开始结冰。根据现有史书的记载“周孝王七年,冬,大雨雹,牛马死,江汉俱冻”,可见当时天气的寒冷。

竺可桢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感悟(竺可桢的一份气象历史学报告)(2)

第二个温暖期是春秋战国、秦朝和西汉。这段时间的史料就更加丰富了,司马迁的《史记》上说“蜀汉江陵千亩橘,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但是在现代,橘树,漆树和桑麻都是无法在这些地方存活的。这证明当时的气候确实非常的高。

第二个寒冷期是东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候,我们从陈寿的《三国志》里可以看到,曹操在铜雀台种橘树,已经只能开花而不能结果了。但是在西汉的时候,就连蜀汉都是可以种橘树结果的。而且史书还记载了魏军的一次军事行动,因为淮河结冰而不得不退兵。

第三个温暖期是隋唐时期。这个时候的气候又开始变暖了。暖到什么程度呢,扬州出现了双季稻,长安城多年不下雪。由于气候比较宜人,加上连续遇上励精图治的皇帝,出现了历史上最著名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第三个寒冷时期大致从安史之乱的时候开始。北方开始变得比较寒冷,干燥和少雨。这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加上地方节度使的反复叛乱,终于彻底摧毁了强大的唐王朝。

第四个寒冷时期相信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明末的小冰河时期,这次气候变化之剧烈,绝对是500年来所仅见。连续17年的旱灾,彻底摧毁了西北地区的农业,导致了陕西农民大起义。

03西方国家的阴谋

西方国家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现代工业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了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全球变暖会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所以要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问题是,控制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工业的发展就会受到重大影响,发达国家早就完成了产业升级,第三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占比很大,不需要重工业了。可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的阶段。如果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发展的势头就一定会被打断。

西方国家的这个全球变暖是由温室气体引起的理论看似很有道理。实际上,在竺可桢的这篇论文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竺可桢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感悟(竺可桢的一份气象历史学报告)(3)

中国有历史可考的五千年,发生了四次气候变暖,四次气候变寒冷。最温暖的时候,甚至在河南都出现了热带才有的动物大象。难道新时期时代和夏商时期也有温室气体的排放?

最寒冷的时候,连广西和广东都连年的下大雪,难道是因为古人停止了排放温室气体?

通过竺可桢的论文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地球,至少是中国疆域范围内,一段时间会变暖,一段时间会变冷。而那个时候,哪里会有温室气体呢?

很明显,现在地球就处在变暖的一个周期,而所谓的西方气候学家,就是通过这种自然现象,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打击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