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偶像是女生(她曾是全民偶像)

全民偶像是女生(她曾是全民偶像)(1)

作者:西西粒 编辑:贾方方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ID:hunyinyujiating99

北京冬残奥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目前,中国队位居奖牌榜第一。

肢体障碍、视力障碍等等都不能阻挡运动员们突破自己的极限,网友兴奋地称:“残奥运动员太棒了,这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次,冬残奥中国队的奖牌和运动员人数都创了新高,而这一切离不开冬残奥中国代表团团长张海迪的努力。

全民偶像是女生(她曾是全民偶像)(2)

人们了解了“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会精神,更加尊重和关心残疾人,这是张海迪的使命。

全民偶像是女生(她曾是全民偶像)(3)

她与轮椅相伴几十年,数次与死亡擦身而过,却拥有把黑暗变成光明的能力;

她用海迪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刚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的江梦南就是追随海迪阿姨的脚步选择了吉林大学。

张海迪的人生中没有一刻不疼,但她没有一刻停下脚步,她一直在践行她说的那句话:“即使跌倒100次,也要第101次站起来。”

01

轮椅上的梦

1955年,张海迪出生,她的健康以5岁为分割点。5岁前,她是活泼伶俐的孩子;5岁后,她被命运开了个猝不及防的玩笑。

当时,正在玩耍的小海迪突然摔倒,这一倒就再也没有站起来过,她被确诊为脊髓血管瘤。

父母跑遍各大医院,5年中,小海迪接受了4次大手术,摘除了6片脊柱板,可最终的结果还是高位截瘫,医生们的结论一致是:这种情况一般很难活过27岁。

那时,海迪还不知这意味着什么,她只知道身上疼。她会揪自己的头发来转移疼痛,有时用止痛药。可不管是小海迪还是父母,都没有被这一切打倒。

身上虽然痛苦,但张海迪始终被爱包围着长大。

全民偶像是女生(她曾是全民偶像)(4)

父母给她买收音机、买书,周围的人给她的是帮助和关心,这让她在成长过程并未感到自卑,在收获爱的同时更长出了坚强。

看着同龄伙伴的身影,张海迪唯一羡慕的是他们可以上学。于是,母亲背着她去学校询问,可没有一所学校的师资可以确保海迪这样的孩子上学,她上学的愿望落空了。

张海迪是个要强的孩子,她说:“别人会的,我也要会。”于是,家成了她特殊的学校。

因为只能躺着,张海迪想到用镜子看书的办法。由于镜子是反的,她常常一页要看半天,可在书里,她看到了广阔的天地,那里有雷锋、有保尔、有海伦·凯勒……她从中收获了很多力量。

就这样,张海迪靠自学学完了小学到中学的教材,她靠自己实现了上学的愿望。

15岁那年,张海迪跟随父母来到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十八里铺尚楼村。农村的生活很艰苦,但张海迪很快发现了自己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

看到当地小学没有音乐老师,她就去教孩子们唱歌,给孩子们理发、补衣服。

因为缺少医疗条件,她就自学针灸,拿自己做实验。学成后,她用针灸免费为上万乡亲治病。

全民偶像是女生(她曾是全民偶像)(5)

可这只是兴趣爱好,不是工作,身体的疼痛和家里为她花费的钱和精力让张海迪深感愧疚。即便坐着轮椅,她也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于是,张海迪开始找工作,可迎接她的都是闭门羹。有一次,她坐在县劳动局门口,请求对方给自己一个机会。雪下了一天,她就等了一天,身上盖满了雪。然而,一天的坚持,换来的依旧是拒绝。

这让张海迪感到心灰意冷。她不想成为父母的负担,有天趁父母不在家,她吞下了30片冬眠灵,打了6针冬眠灵,想要离开这个世界。可当想起给母亲钩的茶杯垫还没有完成,父亲爽朗的笑声依稀在耳畔,她顽强的求生意志又回来了。

被抢救回来后,病床旁的父母没有一丝责备,母亲对张海迪说:“生活的路有很多条,这条走不通我们走另一条,咱们一家人要在一起。”

全民偶像是女生(她曾是全民偶像)(6)

父亲拍着海迪的背说道:“孩子,你就该吃吃该喝喝,什么都会好起来的,我们一起,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父母的坚定让张海迪重新自强自立,她要继续学习。学画画、雕塑、英语、日语、德语和大学课程,一切让生命有意义的事,张海迪都愿意去尝试。

全民偶像是女生(她曾是全民偶像)(7)

她把痛苦化成了人生的养分,用勇气与不幸抗争。坐着轮椅又如何?她用学习让思想走了万里路,她的人生梦想才刚刚开始。

02

80年代的全民榜样

在《生命的追问》中,张海迪写过一句话:“在人民大会堂,人们认识了轮椅上的我,长发飘飘的我。”

那是1983年,28岁的张海迪走进了大家的视线,人们才知道,这个饱受病痛折磨的女孩全靠自学完成学业,还有医学、语言、文学等多种技艺傍身,而她讲述这些故事时,是坚定的、微笑的、充满力量的。

全民偶像是女生(她曾是全民偶像)(8)

张海迪甚至还在现场唱了一首歌:“生活呀生活,多么可爱,像春天的蓓蕾芬芳多彩。”

开朗乐观又坚强勇敢的张海迪打动了无数人,她被称为“当代保尔”,是身残志坚的典范。

邓小平亲自为张海迪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全民偶像是女生(她曾是全民偶像)(9)

一时间,学习张海迪的浪潮开启,她成了8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模范榜样。

面对诸多荣誉和铺天盖地的报道,张海迪始终是清醒的。

全民偶像是女生(她曾是全民偶像)(10)

当时,山东大学的校长吴富恒要授予张海迪“山大名誉大学生”称号,她拒绝了。她想着,总有一天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真才实学。她还拒绝了北京伸出的橄榄枝工作,选择回到山东老家,在自己的天地里学习和创作。

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拿起笔,既做翻译,又搞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等英文小说,写出了《生命的追问》里“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她的小说《绝顶》描写了在梅里雪山那群攀登者的故事,让很多人看到了张海迪的影子,他们同样对困难无畏,对生命敬畏。

全民偶像是女生(她曾是全民偶像)(11)

张海迪说:“写作是对残疾的代偿,写着就觉得精神解放了。”解放的精神可以不受轮椅的限制,可以去到任何地方,这也是张海迪热爱写作的原因。

全民偶像是女生(她曾是全民偶像)(12)

凭借着多部作品和对文学的热爱,作家成为张海迪的一个身份,而她的志向不止于此。

张海迪决心考取吉林大学哲学系的研究生。然而,身体的折磨再度侵袭她。1991年,张海迪的鼻部被诊断出患有黑色素癌。为了不让癌细胞扩散,医生选择无麻醉手术。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张海迪硬生生扛了40多针,这是她人生中第六次大手术。手术结束后,她甚至可以笑眯眯地说:“我忍受了世界上最难以忍受的痛苦。”

身体恢复后,张海迪马上投身学习。她自己用盒式的录音机把课程读下来,然后再讲给自己听。功夫不负有心人,海迪在1993年如愿获得硕士学位。

全民偶像是女生(她曾是全民偶像)(13)

听闻1994年要在北京举行远东及南太平洋残疾人运动会后,张海迪又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学射击,参加女子坐姿三级手枪比赛。

几个月的训练是痛苦的,坐不稳的她身上都是皮带的勒痕,但张海迪说:“参加比赛,就是要向社会说明,如果给我机会,我就能行。”

海迪精神就是如此,它像不灭的火种一样,在绝境里带着希望在燃烧,不视任何险阻为障碍,而是不断证明,它还可以烧得更旺。

03

像白杨树般的婚姻

2009年,张海迪参加《杨澜访谈录》。当杨澜问张海迪对自己婚姻的评价时,她回答:“我的婚姻生活非常好。”

说起张海迪和王佐良的婚姻,就是互为支撑、携手到老的写照,他们的缘分也是天注定。

1981年,王佐良在报刊上看到张海迪发表的文章,顿时就被这个姑娘身上的韧劲儿吸引住了,是怎样乐观和善良的女孩子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他要去认识她,于是,王佐良多方打听,找到了张海迪的联系方式,随即和她开始了书信来往。

全民偶像是女生(她曾是全民偶像)(14)

王佐良几乎每天写一封信,他对张海迪分享他的一切,他也想知道海迪的一切。

在漫长的书信往来中,张海迪被王佐良的真诚所打动,答应和他见一面。也正是这第一面,王佐良决意今生要好好呵护张海迪。

全民偶像是女生(她曾是全民偶像)(15)

刚开始,他们的爱情受到了不少阻力。首先是王佐良的父母极力反对,其次是社会上的声音迭起——“作为残疾人的张海迪需要结婚吗?”引发热议。对于这些纷纷扰扰,张海迪和王佐良的做法是共同面对。在真爱面前,他们不会退缩与妥协。

1982年,两人低调结婚,他们没有举办婚礼。在他们看来,“婚礼只是结婚的一个仪式,并不意味着我们将来过的日子如何。对我们来说,平平淡淡最是真切。”

婚后的生活和谐而甜蜜。王佐良照顾海迪的身体,做饭做家务,还特别喜欢给海迪买书。更重要的是,他们志趣相投,婚后不久就共同翻译了《达尔文的蚯蚓》。

后来,夫妻俩被邀请到德国进行一年的访学。在异国他乡,王佐良就是张海迪的腿兼摄影师,张海迪《我的德国笔记》中收录的那些笑容绽放的照片都出自王佐良之手,也是他们幸福的见证。

全民偶像是女生(她曾是全民偶像)(16)

张海迪习惯叫丈夫为佐良。有一次,她问佐良:“你对我厌倦过吗?”佐良俯下身子,在她的额头上轻吻了一下,握着她的手说:“我永远都不会的。”

“为什么?”

“因为你每天都给我新的热情和活力。”

这也印证了张海迪在采访里说的,在婚姻里她是可爱的女人,她有不断生芽的生命力,也给予佐良极大的尊重,很多事她都会征询丈夫的意见,听佐良说句“好”,她心里就特别踏实。

全民偶像是女生(她曾是全民偶像)(17)

他们的婚姻生活一点儿都不乏味。有段时间,两人最大的乐趣是修计算机,修到半夜都不觉得累,这是共同参与的快乐。

对于马上要步入50年金婚的海迪和佐良来说,他们有美好的婚姻模样,就像两颗白杨树,根早已深深盘在一起,精神上可以各自独立,生活上永远互相依偎。

即使没有孩子,他们也不觉遗憾,就像王佐良对海迪说的那样:“等我们老了,一起上敬老院。”

04

“我像颗流星,要把光留给人间。”

张海迪有句话被她深深刻在心里:“活着,就要为人民做事。”

这基于小时候父亲对她的教育。父亲常常跟她说,要做个慷慨的人、给予的人,这叫英雄气概,有了这样的气度,人就会快乐。

张海迪也是这样做的。2008年,接受原残联主席邓朴方的邀请,她开始担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到如今已是第14个年头了。

全民偶像是女生(她曾是全民偶像)(18)

为此,她暂且放下作家身份,一门心思扑到对残疾人的建设和关怀中。

她走访福利院、特教学校、走入残疾人家庭,给他们带去礼物和温暖。

全民偶像是女生(她曾是全民偶像)(19)

因为自己没有机会上学,张海迪特别重视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现今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比例已达95%。

张海迪对残疾人的体恤有两方面,一是消除物质障碍,二是对心理的精神障碍给予帮助。

近年来,“无障碍”设施越来越多,关爱残疾人的项目也越来越多,残疾人出行方便、不受歧视是张海迪的愿景。

担任残联主席的这些年,张海迪去过世界很多地方。她心疼那些有过不幸遭遇的残疾人,她做的是以自己为例,“我这样可以的话,那么你也行”,她用海迪精神拯救了无数想过放弃的残疾人。

不仅如此,面对女性身份,张海迪也有独到的见解:残疾人女性要有自己,健康女性也要有自己。

全民偶像是女生(她曾是全民偶像)(20)

这就是张海迪带来的光,越在黑暗中,这道光就越闪耀,让人不屈不挠,勇敢向前。

希望海迪精神带来的这份乐观向上,这些光亮可以帮助大家走过人生的不顺,去往下一站坦途。

参考资料:

杨澜访谈录:张海迪专访

中国青年杂志:《张海迪:不做沸腾生活的旁观者》

鲁豫访谈:张海迪专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