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曾爱兰道德模范 浩浩正气颂美德

娄底市曾爱兰道德模范 浩浩正气颂美德(1)

郜永利,女,汉族,46岁,1972年5月生,中共党员,现任平山县不动产登记中心耕地、林地股股长。多年来,她利用自己工作之余的时间,以一个柔弱的肩膀,背负着三位老妈妈桑榆之年的幸福快乐;以一个坚挺的脊梁,诠释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思想精华。

郜永利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处事的诚实守信,在业内是有口皆碑的。2013年9月19日,当时她重病的母亲正在医院治疗,而两位乡干部远道而来找她审报材料。到单位几个小时后,突然她姐姐来电说母亲病情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她为了使远道而来报材料的同志完成工作任务,一直等到办事人员来后办清才赶到医院。到医院后,自己的母亲已陷入深度混迷状态,没能说上最后一句话就去世了。

母亲去世后,她的干妈米命书就是她最亲近的人了。米命书是平山县孟贤壁村人,现已达85岁高龄。郜永利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吃着干妈乳汁长大的孩子,对干妈感情很深。

干妈步入晚年之后,她更是将自己大把大把的爱都献给了干妈。多年来,她十几天之内都要亲自为干妈洗一次澡,几十年如一日。随着干妈年龄越来越大,生活起居也越来越大不方便。但不管自己多忙,永利都要抽出一些时间去看望照顾干妈,包括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等,都由她亲自购买,亲自送去。干妈对她也是念念不忘,天天对街坊四邻念叨,说自己有一个好闺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干妈的心里,郜永利这个干女儿比自己的亲儿子、亲闺女对自己还要亲。

2017年12月25日,干妈米命书患了重病,腹膜炎需要治疗费十几万元。当时干妈的亲儿子和亲女儿都认为老太太年岁大了,又患了这么严重的病,根本没有治疗的必要了。但郜永利断然反对,她说不治疗就是等死,治疗就有一线希望。我们做儿女的一定要有孝心和善心,一定要让老人在世的最后时光过得幸福快乐。永利还有个孝顺懂事的儿子,母子俩对米命书的病情治疗都做了巨大的努力。干妈对此万分感激,说,我这一辈子值了,我不仅有一个善良的干女儿,还深深感受到了干女儿及外甥的善良。

2015年11月10日,一个偶然的机会,郜永利得知自己小时候的班主任老师郝光英已七十多岁了,她在平山县劳动技工学校退休后,身体状况不太好,同时还要照顾自己长年哮喘不止的七十多岁老伴、七十岁的残疾弟弟,以及八十多岁的哥哥,生活负担非常沉重。得知这个情况后,永利同志毫不犹豫的承担起了这个家庭的沉重负担。她亲自找到县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给其弟进行了残疾鉴定,在得到国家救助的同时,她还不定期的为其老师的弟弟送去四季所需的衣服和粮油面等日常生活用品,以保证其弟的正常生活。另外,班主任老师和她的老伴都已年老体弱,长年住在一个60多平米的陈旧老屋里,每年冬季屋面的温度才9度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永利就用自己的工资为俩位老人购买了电暖气,使其温暖地度过了寒冷的冬季。老班主任眼含泪水,感动的认郜永利为女儿,同时老人精神上也得到了极大慰籍。

有一次,这位师妈不小心把自己的腰摔伤了,生活不能自理。永利就亲自开车拉上老人,到处寻医找药、按摩等,经过几个月的照顾和治疗,病情已基本痊愈。几年来,永利同志从未间断买上一些吃的用的等日用品去看望二位老人,俩位老人说这一辈子烧了高香了,遇到了这么一个好闺女。

2016年1月22日,郜永利听说有一位老人叫李根花,在平山无依无靠,度日艰难。永利同志马上找到了李银花,从老人的衣食住行和精神上给予了极大帮助。

老人回到晋州后,郜永利继续无微不至的帮助她。每隔几天,她就买上一些米面油和日常生活用品,开着自己的私家车,驰往晋州那个二百多里地之外的偏僻村落——贺家寨。不论是狂风暴雨,还是大雪纷飞,从无间断。她原本开车技术不高,并且因长年劳累,身体也不太好,正是这八百多天的来往穿梭,使她和李银花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李银花老人感激不尽,认下郜永利为亲闺女。

一天晚上10点多,天上沥沥淅淅下着小雨。当郜永利浑身湿透,肩上背着米面,手上提着日用品,踉踉跄跄、敲开李银花家的门出现在老人面前时,李银花的泪水一下子泉涌般的流了出来。她就没想到这大雨天女儿会跑这么远来看她。看着郜永利浑身湿透、两腿泥巴,老人一把抱住郜永利泣不成声。不停地说,俺的好闺女呀,心疼死娘了。

慈善爱心与金钱虽然有关,但金钱的作用尚在其次。大爱无疆,主要体现的还是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有的人号称百万、千万、亿万富翁,但不曾给贫困山区、遇难灾区、失学儿童捐赠一分钱、献出一丝爱;有的人位卑职低、收入少寡,但她有一个宽广善良的胸怀、一颗帮助弱势群体的爱心。她的帮助也许没多少钱,但这种精神的抚慰,无法估量其所发挥的巨大作用——郜永利就属于后者,属于这种处处与人为善、时时不忘慈善的胸怀大爱、冰魂雪魄之人。她本身属于平凡的工薪阶层,工资不高,收入菲薄。但她自己省吃俭用,把积攒下来的有限工资,投入到了无限的大爱江河之中。

以上三位老人,永利都统称为自己的母亲;三位老人也都非常高兴的喊永利为自己的亲闺女。这种亲情,彰显了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正能量,也是这个时代一个发人深省的烙印。

来源│文明办

报道│郄彦辉

编辑│李巨涛 高鹏展

编审│邢建军

娄底市曾爱兰道德模范 浩浩正气颂美德(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