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何周游列国(孔子的最后几年)

一部没有台词的“生活剧”,一座座固执的城市,一个孤独的行者,一枚代表自由与梦想却最终破碎的红气球一本以孔子为主角的书,却让“寻找红气球”的代序占到六分之一的篇幅,这使我们不得不先去窥探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孔子为何周游列国?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孔子为何周游列国(孔子的最后几年)

孔子为何周游列国

一部没有台词的“生活剧”,一座座固执的城市,一个孤独的行者,一枚代表自由与梦想却最终破碎的红气球。一本以孔子为主角的书,却让“寻找红气球”的代序占到六分之一的篇幅,这使我们不得不先去窥探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

二十一世纪初,台湾面临全球化和本土化问题的双重夹击,社会混乱,做学术之人都有自己的政治理想,面对巨大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一场野火再燃的文化争论拉开序幕。文化争论和百家争鸣,台湾内忧外患和春秋战乱动荡,抱有政治理想的学者们和四处游说的孔子及其弟子,此时台湾的大环境与孔子所处的时代是如此的相似。

作为一位受台湾学术熏染的正统学者,作者正是通过“流浪的君子”和“红气球”在间接反映现实问题,但这不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为我们还原了一位面对理想和现实落差时孤独、狼狈、犹豫、不甘、流浪的孔子。作者虽是历史专业出身,却更像一位文学工作者,透过史料从人文角度切入,将孔子拉下神坛,用优雅的文字将为理想奔走的孔子在面对理想与现实差距时所表现的孤独和挣扎铺洒纸页,引起这个时代为理想与现实差距所困的我们的共情。

一、流浪者的孤独

从人性的角度看,孔子可以是一个温良恭谦的君子,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是一个孜孜不倦的学者,他可以有一份“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的自强,也可以有一份“人不知而不愠”的泰然。总之,他是积极、富有人性温暖的,甚至是完美的,而在这本书中我们看不见一点儿孔子完美圣人的影子,只会发现一位在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里不断徘徊的孤独流浪者。

“挫败与流离,来自于梦想与现实的落差过于巨大,真诚的梦想家永远是不合时宜的,永远要和他的时代对抗。”孔子梦想与现实的落差首先来自于外在环境的阻挠。书中提出:“先秦君子的结构性困境,是知识必须搭建在权利之上才能有实践的能动性。”国君的不重用和天下人的不理解是赤裸裸的现实,而他倡导的德行与“行道”的政治宏图却成为明知不可为而为的梦想。外在世界的不配合,让他在“行道”之路上越走越孤独。

孔子知道在无“道”的时代宣“道”的可能性已经在一次次的追寻、期待和失望中逐渐削减,他无可避免地开始犹豫、矛盾、怀疑。此时他的落差感除了来自于外界的压力,更多的是对自我的怀疑。在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下,心里的矛盾从来都是不可避免的。孔子问三个徒弟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的问题时,颜回认为“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可见颜渊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以为个人的价值实现已是山巅,但孔子要追寻的是要将个人价值转变为社会价值,这也是他流浪的最终目标。因此,孔子自我怀疑来自于他对理想和现实差距的清楚认知,而这份心如明镜使他在这场流浪中却成为了一位孤家寡人。

二、君子的挣扎

虽然楔子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孔子最后的二十年,大抵可以用“挫败”,“流离”,“焦虑”,“伤怀”这几个字眼来注记,但作者又一直在强调孔子是一位流浪的君子。什么是君子?“君子”一词原为对贵族的通称,自孔子始才赋予其道德含义,成为具有高尚品德和完美人格者的称谓。虽然孔子也是一介凡夫俗子,不可能拥有完美人格,但他从没停下追求理想人格的脚步。人最理想的行为模式是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规律,将个体的自我人格融合到社会整体人格之中,不断追求全面发展,这种人格正是孔子追求的理想人格。正因孔子从不是什么理想主义者,外界的不理解和自我的矛盾激发了君子的“挣扎”,他在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感时的自我怀疑和固执的坚持便是他对他的时代最有力的抗争。

在流浪的前期,孔子显然有绝对的自信,在“行道”的过程中他总是表现出坚定不妥协的态度。坚持是在理想与现实落差泥潭里挣扎的积极方式,何况这种意志力在孔子流浪的二十年里挥洒地淋漓尽致。其实,许多心中有想法(包括理想的雏形和梦想)的人在对理想与现实出现落差有所察觉的初期,大部分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坚持一下。不过像孔子这样在被现实无止无休的打击下,还能至死不悔地与外在世界交涉和信守自己对“道”的承诺的人,已经被现实这把筛子筛掉了一部分。

季氏家族公山不狃以费叛召孔子,犹豫再三,孔子终究没去。作者认为孔子是觉得不能为了急于“行道”,牺牲了更高的理想。为了迎合时代的洪流与君主的利益而让孔子将礼义抛之脑后,这是让他放弃他的理想更是践踏他最重视的君子的自尊心。理想越高,底线越高,就越难坚守,即便内心徘徊动摇,也依旧坚守自己的底线与尊严。

其实,作者对于孔子不妥协和固执守道是抱有一点不赞同态度的。的确,在旧秩序整体瓦解,新秩序探索的时代潮流下,相比得到重用的弟子们,孔子显得过于固执迂腐。而孔子终是明白“道”是“不见于当世”,只能寻求“自见于后世”。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所以他把决战的沙场,放在未来的世界里,藏 “道”于《春秋》,这是这位君子最后的挣扎。可见,孔子这一路的坚守终是有了回报,在流浪的最后找到了适合自己和时代最好的“行道”方式。

三、平凡者的共鸣

书末有这样一句话:“有时,我们会迫不及待地想告诉历史人物,我们的后见之明,有时却是历史人物用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未来要面对的事。”从流浪的君子身上,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孔子内心的波折,还有每个有着理想却徘徊在时代边缘的流浪者的无奈与不甘,希望与热诚。从孔子的流浪中,我们似乎看见了这个快节奏时代里面对理想和现实落差的自己。

孔子在流浪途中屡次相遇隐者,而与隐者的交流也是引起他自我怀疑和决心动摇的一个难以避免的原因。道不同不相为谋,隐者避世而独善其身,孔子入世而寻求自我的完成。在我们这个时代因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形成的佛系文化中,隐者其实就是所谓的伪佛系者,纵是胸有沟壑,只能以避世坚守。伪佛系者的处世心理与孔子流浪时心理矛盾是有相似之处的,不过孔子是明知不合时宜,却昭告世人他对外在世界绝不妥协的决心。

现今的伪佛系者正好相反,为了融入集体社会,表面上是一切随缘,与世无争的无所谓,但心里仍旧为暗自压抑的野心与渴望寻求机会。真正把佛系文化当作是自我排遣以躲避理想与现实落差的人,他们会像冉求一样找借口说:“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哪怕“力不足者,中道而废”的机会都放弃了,这才是真的可悲。伪佛系还能产生落差感,说明他们的人生是有目标和动力的,但他们却给自己添上更多的包袱。一面在表面上对外界表现出自己的淡定从容,一面独自承受着野心被落差感折磨而产生强烈的不甘和再尝试的隐隐希冀的矛盾。即使是伪佛系,如不能在落差的泥潭快速抽身,疲惫感会使之到最后演变成真佛系。毕竟对于落差感的磨砺,有些人厚的是心脏的内壁,有些人厚的是手上的老茧,而有人厚的是脸上的老皮。

作者开篇曾说因为不合时宜,孔子的努力注定失败。但在巨大的落差面前,孔子并没有失败。因为走在这条路上本身,就是意义与价值的来源,能不能完成这趟漫漫长路,无休无止的旅行,到倒不见得是唯一的价值。的确,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孔子的周游列国质变为一场流浪,却也让他在最后的二十年流浪中饱尝流浪的孤独,为了君子的尊严他不得不与他的时代抗争,却真正地从一个凡夫俗子成为千古圣人,这也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在孔子世界里的价值。

实际上,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所停留。只是人不同,态度不同,落差的大小不同,停留时间长短不同而已。书中这位流浪者想要告诉读者的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扑面涌来时都有着窒息的危险,没有落差感和意识不到其带来的自我怀疑与坚持的决心,我们处世的目标与价值又该如何定义,我们又该如何挣扎出现实的泥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