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资源绿色回收空间项目简介(河源打造互联网)

再生资源绿色回收空间项目简介(河源打造互联网)(1)

■供销恒业以“一键预约,上门回收”的轻便方式,为城市居民提供了省心又经济的“变废为宝”新路径。

再生资源绿色回收空间项目简介(河源打造互联网)(2)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回收流程。

再生资源绿色回收空间项目简介(河源打造互联网)(3)

■只需手机预约时间,回收员就会准点到家,过称,给钱,纸箱直接从家里给拉走。

科技加持

纸箱、塑料、废旧金属……整理好,我们上门收!河源供销恒业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下称“供销恒业”),自2021年4月依托互联网科技推出专业、规范、环保、便民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以“一键预约,上门回收”的轻便方式,为城市居民提供最省心、最经济、最环保的“变废为宝”新路径。新快报记者获知, 该公司目前承接市、县、镇、村四级再生资源回收网络的建设、运营及管理,项目运营以来,“粉丝”逐日暴涨,以绿色科技为支撑的绿色生活,正在成为河源人追捧的新时尚。

二次污染令环境负重

垃圾源头分类,是减轻末级污染处理负担的关键。但是,一个废纸箱,一个饮料瓶,一块旧金属……这些源源不断产生于家庭的垃圾,如果遇到并无环保意识的“主人”,极有可能流入填埋场地,成为土壤中的“余毒”。2020年始,河源供销恒业巡查市区及部分县区垃圾厂、回收站点,走访小区及居民展开调研,结果发现,河源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确有疏漏,回收站运营亦有安全隐患,诸多城市生活垃圾极易造成继发性污染。

“没有明确、便利的服务型再生资源回收途径提供给市民着手再生资源回收的行动,许多废弃的可回收垃圾未得到利用,只能运往垃圾厂焚烧或填埋,给环境带来负担。”供销恒业负责人温俊辉告诉新快报记者,人与环境相依共生,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是河源人能够感受到的切肤之痛,随着生态保卫战的打响,越来越多的家庭具有环保意识,但如何践行,却缺少路径。

“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做,分类垃圾桶随处可见,但并非每一处都能发挥该有的作用。”温俊辉说,不少垃圾中转站在接收垃圾后,没有进行任何分拣便进行压缩,随后被牵引车拉往垃圾填埋场。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一般只是简单地将垃圾中的木块、玻璃瓶和衣服等分拣出来,其它的无论是干垃圾、湿垃圾,都是统一压缩、填埋,严格意义的“分类”,流于表面。

但是,他也从调研数据中看到欣慰的数据,“大家都有共识,垃圾分类会让我们的环境越来越好。”

疏通障碍,补齐短板,势在必行。2021年4月,利用互联网科技,温俊辉带领团队推出“市民→回收员→回收站→分拣打包中心→二次加工厂”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同步建成回收站点及分拣打包中心,开发“互联网 ”再生资源回收平台——供销恒业。该软件分为市民端、回收员端、回收站端以及后台管理,只要有需求,居民都可通过微信小程序一键预约回收员进行上门回收服务,从源头对生活垃圾源头做到垃圾分类,为市民明确回收途径,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

源头治理“一键回收”

“可方便了,手机预约时间,回收员就会准点到家,过称,给钱,纸箱直接从家里给拉走。”王伯在河源市某大型社区住了七八年,以前都是“稀里糊涂”把所有垃圾扔到大垃圾桶。去年4月,他发现电梯里有一张宣传单张,“真有人上门回收纸箱塑料等废品?”王伯半信半疑,按照宣传单张的指引,在手机里安装了一个软件。通过几次实际操作,他不由对供销恒业竖起大拇指,“特别方便!不用自己搬下去,动动手指头,回收员就来家里收,市场价!”

以前将纸箱、塑料丢入垃圾桶的王伯,如今深谙如何将垃圾“变现”。久而久之,他自觉自愿成为小区内的环保宣传员,“我跟周边邻居和相识的老朋友们推荐供销恒业的软件,大家都觉得简捷又方便。”

楼宇间梭巡着的“黄马甲”也在同步推进绿色软件。“我们现场教授下载和使用软件的方法,居民都很感兴趣。”身着印有“我参与,我环保”马甲的回收员,在居民小区成为被追捧的“明星”,“真的是被叔叔阿姨们围着请教,有时候还要手把手教他们下载和操作。”

“正常是每天上午9点到11点,下午3点到5点,只要预约,我们都有人上门收取。”温俊辉说,供销恒业按照“七统一,一规范”的标准,通过自建和加盟的方式建设供销恒业回收站,做到回收站的再生资源常态化定时定点日清,与大众惯常思维里的“垃圾站”迥然不同,“没有脏乱差现象,回收站和分拣打包站都是标准化管理了,非常清洁。”

果然如此。走进供销恒业在源城区建成的纸类分拣打包中心,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地方,无一处脏乱差细节,依照“市民→回收员→回收站→分拣打包中心→二次加工厂”的回收链条,这里每天都能井然有序地处理至少40吨再生资源。

随时“打补丁”

优化服务

从最初的软件操作一键预约,到如今一个电话就可为自家可回收物资约定售卖时间,供销恒业实事求是解决痛点,为不同人群量身定做多种回收方案。

“我们是边做边完善,尽全力让社区更多居民参与其中。”温俊辉说,项目启动后,调研人员发现很多家庭“主管”垃圾运送的多是老年人,“有些老人没有智能手机,那么用软件带动他们进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目标,就很难达成。”

项目组经过调研,决定开通看似“老土”的电话预约,“我们要将这条热线接入回收体系,并配备专人管理。但事实证明,这些做法是正确的,通过电话预约回收废品的老人,远比我们想象的多。”温俊辉说,新科技、新事物,需要有更多人体验并给出优化建议,“电话预约方式是一个有效补充,我们会在推进‘一键回收’基础上,更人性化地提供服务。”

发端与终端的顺畅运行,将看似“微小”的一个纸箱,一只塑料瓶汇聚成巨量可再生利用的物资,循环使用。“流程已经走通,闭环处理得以实现。这些生活垃圾中两成是塑料制品,打通源头收集这一关很关键,家庭做好垃圾分类,其实每个人都可以为减碳作贡献。”温俊辉对供销恒业的前景信心满满。

成效可见,未来可期。温俊辉希望能与河源各大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合作加盟,为各大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提供规范化标准建设改造,利用互联网优势扩大业务渠道,进一步增加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覆盖面积,共同建设属于河源市民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真正实现再生资源产业绿色化、循环化、专业化。

■采写: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图片:受访者提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