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真的是写甄宓(曹植的千古名篇洛神赋与甄宓有没有关系)

洛神赋真的是写甄宓(曹植的千古名篇洛神赋与甄宓有没有关系)(1)

孙权把首府从公安 (湖北省公安县) 迁到鄂城 (湖北省鄂州市) ,把鄂城改名武昌。

五月十二日,蜀汉皇帝刘备,封夫人吴氏当皇后。吴皇后,是偏将军吴懿的妹妹,曾嫁给刘璋的哥哥刘瑁。封儿子刘禅当皇太子,为刘禅娶车骑将军张飞的女儿当太子妃。

当初,魏王曹操进入邺城时,还是五官中郎将的曹丕,看见袁熙的妻子中山人甄宓美貌非常,非常喜欢她。曹操遂聘甄宓做曹丕的妻子,生下儿子曹叡。等到曹丕当上皇帝,安平人郭贵妃,正受宠爱。甄宓被留在邺城,跟曹丕不能见面,大失所望,忍不住口中抱怨。郭贵妃打小报告陷害,曹丕暴跳如雷。六月二十八日,曹丕派人前往邺城,强迫甄宓自杀。

洛神赋真的是写甄宓(曹植的千古名篇洛神赋与甄宓有没有关系)(2)

[点评]

甄宓在三国史上是一位传奇女子,留下的谜团也比较多,因此也让后人“添枝加叶”有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很奇怪,她的兄弟姐妹都有名字,只有她名字不明,相传为甄宓,实则无记载。后来很多人认为曹植《洛神赋》中的"洛神"指的就是自己的嫂子甄氏,故又将甄宓叫做甄洛。

关于甄宓,有两大历史未解公案:其一,曹植所写千古名篇《洛神赋》到底与甄宓有没有关系?其二,甄宓到底是被曹丕赐死而亡还是因病去世?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最早传出甄宓与曹植有绯闻的是唐代李善在《昭明文选》中《洛神赋》的注解中讲了一个故事:最开始爱慕和想娶甄宓的是曹植,结果被曹丕抢了先,曹植却念念不忘。甄宓死后,曹植觐见曹丕,曹丕拿出甄宓用过的金缕玉带枕给他看,曹植睹物思人,大哭一场。晚上,曹叡宴请叔叔曹植,并把这个枕头送给了他。曹植揣着枕头返回封地,途经洛水时梦见甄宓与他幽会,有感而发,写成了千古名篇《洛神赋》。

历史上主流观点都认为甄宓和《洛神赋》没有什么关系,理由是:两人年龄差的比较多,曹丕与曹植竞争王位继承人比较激烈,曹植没有更多机会接近甄宓。退一步说,即使曹植暗恋甄宓,在当时的情形下也不能有半点公开,至于到了兄侄儿赠送玉带枕的地步, 更是荒诞不经。

那么曹植到底写的是谁呢?与其相信是纯粹为一个远古传说的洛神而写,还不如相信有其现实原型。作为文学作品,我觉得这个“洛神”应该是一个合体,有可能有亡妻的影子(被曹操勒令赐死的曹植原配崔氏),也对嫂子甄宓的惊艳痕迹。不管怎样,我倒觉得不用太较真考证,让这个千古佳人与文学艺术多点联系岂不更妙。

甄宓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她写的《塘上行》,文采绝不逊于建安七子的水平。所以人们愿意把她和才高八斗的曹植捏合在一块也就不足为奇了。

附:甄宓《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关于第二问题,因病去世之说,主要是源自《魏书》,然而,魏书的说法并不被历代史家所认同。裴松之在注解《三国志》时,认为魏书的编篡者们写史时使用春秋笔法掩盖本国历史真相。 此说当可采信。

洛神赋真的是写甄宓(曹植的千古名篇洛神赋与甄宓有没有关系)(3)

曹丕因为皇家祭庙仍在邺城之故,特别在洛阳皇宫建始殿,祭祀太祖曹操,祭礼像普通民家。

六月二十九日,日食。有司上奏,请罢免太尉。皇帝下诏说:“天变灾异,主要是谴责元首,把过错推给股肱大臣,不符合夏禹、商汤罪己之义。文武百官应该各尽其职,以后再有天变警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