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版本集(臾舉貴財錢本字考)

今天与网友@雁过无痕007 讨论了贵的古音,我忽然想到以前考据过,所以找了下旧帖子,搬过来:

pluiepoco, 20210507

臾的甲骨文為雙手捧一人,且似為嬰兒。

钱币版本集(臾舉貴財錢本字考)(1)

按照周音理論,臾yu的古音為cu,與之音義相關的詞有:

1、貴:gui-cu,表示寶貴

钱币版本集(臾舉貴財錢本字考)(2)

貴字造字較晚,最早見於戰國文字。上臾下貝。貝可能表示錢財。

但根據戰國文字,上面似乎不是臾,或者說,上面有臾的少,只是說文中被寫作臾貝。

單看戰國文字判讀,上面似止、占、貞,d輔音,這也可以解釋貴組的d輔音現象:

钱币版本集(臾舉貴財錢本字考)(3)

钱币版本集(臾舉貴財錢本字考)(4)

貞字的金文甲骨:

钱币版本集(臾舉貴財錢本字考)(5)

早期是從鼎脫胎,可以看出d輔音來源。但後期,到戰國時代,就與貴字的上部很像了,如:

钱币版本集(臾舉貴財錢本字考)(6)

钱币版本集(臾舉貴財錢本字考)(7)

钱币版本集(臾舉貴財錢本字考)(8)

因此,漢代統一為貴=臾貝,是不合適的,說文也注釋為: 物不賤也。从貝臾聲。臾,古文蕢

顯然是不合適的。

根據戰國文字,最流行的寫法是:貞貝,應該也與簣-筐無關,而是從鼎引申的詞彙,最初極可能是d輔音,如貞的d-zh演變。

也即,最初的意思:像鼎和貝(錢)一樣貴重之物。那可能是現代什麼字呢?

財最初錄於說文,說明漢代之前可能已失其字。那麼漢代之前,可能真的是這個所謂的貴(貞 貝)字。

輔音d(鼎)、元音i(貝),非常吻合。

還有一個字:

資、貲

當然,更有可能是錢字,因為錢有鼻音,鼎有鼻音,貞也有鼻音。

可能貞貝在演化過程中,仍保留鼻音。那錢d輔音 ng韻,是最合適的。

錢的金文甲骨:

钱币版本集(臾舉貴財錢本字考)(9)

錢最早也見於戰國文字,這個與貴(臾/貞貝)的演化時間有重疊,但貴更早,甲骨文時代就有。

可能是貴(臾/貞貝)是錢更早的字源。因為錢已經帶有金旁,是很晚的。更早的錢是貝。

2、舉:ju-cu,表示抬舉

南陽方言:尊重人、誇獎人、奉承人、欣賞人、獻諛人=抬舉人,

這裡,諛-舉建立了關係。

舉造字較晚,最早出現於戰國:

钱币版本集(臾舉貴財錢本字考)(10)

在戰國之前,應該是用臾字。

3、攜xie-cu,攜最早收錄於說文,漢代之前可能就是臾。近義詞。

4、奉承二字,不僅金文甲骨與臾類似,內涵更=阿諛奉承。

奉的金文甲骨:=雙手 丰,還不太像,但承=丞=雙手 人(跪姿),就與臾非常像了。

惟一的區別是,臾是雙手在上,人(嬰兒)在下,表示提攜,抬舉,上對下的寶貴;而承/丞是雙手在下,人(大人坐姿)在上,表示下對上恭敬。

钱币版本集(臾舉貴財錢本字考)(11)

承/丞的金文甲骨:

钱币版本集(臾舉貴財錢本字考)(12)

钱币版本集(臾舉貴財錢本字考)(13)

還有一個巨大區別,奉承二字都是d輔音,ng韻。而這個鼻音,臾是沒有的。

這也是兩者不混淆的根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