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驿兵变中杨贵妃非死不可吗(杨贵妃和杨国忠之死)

马嵬驿兵变中杨贵妃非死不可吗(杨贵妃和杨国忠之死)(1)

天宝15年6月13日,潼关被安禄山攻破的消息传到长安。进入长安的门户被打破,长安城无险可守。李隆基仓皇逃窜,和慈禧太后逃向西安的过程差不多,没有任何准备。

当这支队伍浩浩荡荡抵达咸阳东的时候,当地的老百姓基本上都跑光了。杨国忠自己的钱买了些胡饼给大家吃,当然仅限于李隆基和身边的这些人。

经过一阵子的宣传,当地的老百姓发现这些并不是安禄山的乱军,陆陆续续也就回来了。

他们世代都生活在长安的附近,根本就没有见过这么大的乱子。父老乡亲们围着李隆基痛哭,说他身边的人都是一些小人。这时候李隆基也只好作出了反省,表示自己接下来肯定会整顿吏治,重新恢复大唐的威风。

原本以为这样就可以糊弄过去了,却没有想到的是,这只是一个导火索,一种更可怕的情绪正在酝酿。

到了14日的晚上,李隆基带领着自己的这次逃难大军来到了马嵬坡。

马嵬驿兵变中杨贵妃非死不可吗(杨贵妃和杨国忠之死)(2)

陈玄礼率领的禁军有不少人都是全家人都生活在长安附近,他们是军人,只能保护着皇帝,逃了出来。但他们的家人仍然在长安附近,因此他们非常挂念自己家人的安危。

还有一点,就是因为逃跑的时候比较仓促,根本就没有带够足够的粮食物资。这就让这些士兵们怨气非常大了,越走离家乡越远,并且还吃不饱,一路上风残露宿。

士兵们就在一起纷纷的议论,尤其是他们听了父老乡亲说皇帝身边的大臣都是一些小人的时候,他们心中的怒火开始燃烧了。

既然都是皇帝身边的一些小人在作怪,那么就把这些小人杀掉吧。如果不是这些小人,战争就不会爆发,我们仍然在长安城里吃香的喝辣的,和家人待在一起。

陈玄礼原本是唐玄宗身边比较信任的人,当初李隆基发起唐隆政变的时候,陈玄礼就担任了千骑营长官,在政变中立下了大功。

后来李隆基登基以后,他就提升陈玄礼担任了禁军龙武大将军。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就没有发生过很大的变化,在这次的逃难过程中也不例外。

士兵们议论纷纷,虽然李隆基听不到,但身边的人都能听得到,尤其是陈玄礼和高力士。他们明白,如果不能够平息士兵们的怒火,就有可能激起一场兵变。

马嵬驿兵变中杨贵妃非死不可吗(杨贵妃和杨国忠之死)(3)

这时候陈玄礼就通过太子李亨身边的宦官李辅国联系上了太子,计划除掉杨国忠,平息士兵们的怒火,保证这一路的平安。

太子李亨听到这个计划根本就不敢做出任何回应,首先他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李隆基,第二更不敢做主,最后一点也不敢采取行动。

原因很简单,太子和皇帝之间的关系并不好。由于李林甫的挑拨离间,李隆基有好几次都想杀掉自己的太子。

李隆基下手之狠是一般人所不及的,早年他杀死了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后来又杀死了自己的三个儿子。既然都已经杀这么多人了,再多杀一个也无所谓。

因此这么多年下来,太子李亨一直都是战战兢兢,什么事都不敢干,什么主意都不敢拿,就是怕引起李隆基的猜忌,从而引来杀身之祸。

正好当时,还有20多名吐蕃使者跟着他们一起逃难。这些使者对情况不是很了解,他们就围着杨国忠在打听消息。

当时他们说些什么没有人知道,但是随行的士兵都看到了。不知道是谁在军队中喊了一声杨国忠正准备和吐蕃人联手造反,话音未落,就有人向杨国忠的坐骑射了一箭。

马嵬驿兵变中杨贵妃非死不可吗(杨贵妃和杨国忠之死)(4)

杨国忠马上就意识到士兵们造反了,骑着马就开始逃跑。士兵们穷追不舍,很快就把他活捉,并且砍掉了他的脑袋。

既然杨国忠都已经死了,那么他的家人也不能留下。杨国忠的儿子和他的两个妹妹都被乱军砍死,士兵们仍然围着驿站不肯罢休。

尤其是那些底层的军官,虽然职务不高,但是心里很清楚。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杨国忠虽然被杀了,但他的妹妹杨玉环仍然是李隆基的心肝宝贝。万一哪天杨玉环在李隆基的耳边吹吹枕头风,就有可能算旧账把他们给杀了。

李隆基在驿站里听到了外边的吵闹声,身边的人也告诉他杨国忠造反已经被杀了。李隆基就来到门口,请求士兵们离开。

但愤怒的士兵心中的怒火仍然没有办法平息,他们强烈要求杀死杨玉环。李隆基说,杨国忠犯的错是他自己的事,提拔杨国忠是自己犯错了,和杨玉环没有任何关系。

这时候陈玄礼出来告诉李隆基,他也知道杨玉环没有错,但只有杀掉杨玉环才代表着杨家彻底倒台,否则搞不好还有后患,士兵们就不会停手。

李隆基不愿意对自己的爱妃下手,身边的大臣也请他当机立断。在最关键的时候,高力士出面了,他只说了一句:如果不杀掉杨玉环那么搞不好,一战里边的人都得死。

这句话李隆基听明白了,也知道了后果。何况李隆基原本就是一个极端自私的人,他首先要保全的就是自己的性命。在这生命攸关的时刻,牺牲掉一个女人又何妨。

杨贵妃被杀以后,士兵们开始慢慢散去。但是李隆基的尊严已经被毁掉了,虽然他自己不这么认为,但很明显士兵们已经不尊重他了。

李隆基认为应该跑到四川去才安全,但士兵们不愿意离关中太远,毕竟他们的家人亲戚都还在附近。禁军中的代表认为可以去灵武,也可以去太原,还有人认为应该回长安。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李隆基知道自己的形象已经完全破坏掉了,连身边跟随自己的这些军队都控制不了了,那么当这个皇帝还有什么意思。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李隆基觉得自己老了。他也怀疑是太子从中做局,他就试探性地问太子,把皇位让给他如何。太子又不是傻子,只能跪地痛哭,不敢说任何话。

但到了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候,太子决定把更大的责任扛起来。既然皇帝选择了去四川,那么太子李亨就选择了独自离开,去了灵武,到那里去整军备战,重新开始自己的事业。

这一次的事变,完全是仓促之间引发的一场乱子。就连当事人都根本没有意识到会闹这么大,根本不可能是太子李亨和陈玄礼之间的密谋。

太子这个人没有这么大的胆子,陈玄礼没有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这才是其中最大的问题。如果是两个人在密谋,他们应该征求一下中下级军官的意见。但征求意见这种事最容易让消息败露,最终引发的后果就更加不可控。

因此那些说这是太子李亨和陈玄礼之间的阴谋的人,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阴谋家。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应该多冒冒险,因为富贵险中求。对于太子和禁军高级将领来说,风险太大的事不值得,因为他们输的成本太高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