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三重境界(学思平治韩毓海)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学思平治

学而时习之三重境界(学思平治韩毓海)(1)

★★★★★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让我们继续发扬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通过我们的行动,努力形成各国增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合作共赢格局,开创世界经济更加美好的未来! ——2015年11月15日,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语出《道德经》。这句话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正是根据这一基本原理,马克思和恩格斯方才把一切人类活动理解为生产活动,即物质的生产、社会再生产和意识形态的生产。

而根据这一原理,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上,对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做出了深刻的分析。

指出:“我们应该根据各自国情采取必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国际市场稳定。”

在这里,讲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反对的是资本主义,而不是资本。我们反对少数国家、少数人对资本和信用的垄断,而主张资本为人民服务。

呼吁:“推动改革与创新,增强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

因为世界经济运动是有周期的,而“康德拉季耶夫波动”即是对这种周期性的揭示,在这种周期性波动中,科技革命、改革创新起着重要作用。

这样强调说:“消除贫困和饥饿,实现公平、开放、全面、创新发展,不仅是共同的道义责任,而且能释放出不可估量的有效需求。”

而这就是因为:社会再生产构成了物质生产的基础。

金融垄断、贸易保护主义、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遏制,特别是对消除饥饿与贫困这一经济发展根本主题的回避,这就是当今世界发展所亟待克服的弊端,而指出这一点,就是所谓“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

而在这篇讲话的结尾,为什么要引用“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这句话呢?

讲到世界峰会,我们不禁想起康德在《永久和平论》中,对当时空谈“世界和平”的欧洲峰会的批判。

他这样感慨说:

有一个医生,他天天都在安慰他的病人说你们不久就可以痊愈了。他告诉其中一个说:你的脉搏改善了,告诉另一个说:你的排泄改善了,告诉第三个说:你的发汗改善了。有一天,病人的朋友来探视,问病人说:“朋友,你的病情怎样了?”病人回答:“怎么样?医生只是空说改善,而实际上我就要死了。”

而在当今世界上,同样充满了这种“空谈世界经济改善”的人们,他们的那些空谈,则回避了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根本问题所在。

1973年6月24日,毛泽东主席曾经跟周恩来总理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是现实主义者,说许多空话,不如做一件实事。”

“说许多空话,不如做一件实事”,的讲话,正体现了这样的中国气派,体现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作风。

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我们共产党人说话办事,不能离开实事求是这个宗旨,实事求是,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哲学,在分析国内问题时是这样,而在面对国际问题时,同样也是这样。

空谈普世价值,解决不了当今世界的具体问题,因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而要真正解决问题,就必须戒除空谈高调,就必须直面各种各样的矛盾,就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世界是由矛盾构成的,而世界上的矛盾是多元的、是错综复杂的。因此,当我们面对这样矛盾着的世界时,就必须正确地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善于区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当我们注意矛盾的斗争性时,必须同时注意矛盾可以共居、可以转化,我们必须善于采用不同的方式,应对和处理不同性质的矛盾。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这句话,既充满中国气派,更体现了中国文明的精髓。

王阳明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六经皆史,史即事也。离开了事实,离开了实事和做事,也就背离了圣贤的宗旨。

坐而论道的空谈,不仅掩盖了世界的问题,而且麻痹着人们的意志。

宋代以来,形成了空谈泥古的士大夫作风,士大夫阶级的无能与腐败,就因此而铸成。王阳明方才提出了这样的见解:

“天下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人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徒以乱天下之聪明,涂天下之耳目,使天下靡然争务修饰文词,以求知于世,而不复知有敦本尚实、反朴还淳之行。”

2014年5月4日,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还说过一句意思相近的话:“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

也就是在那次座谈中,启发北大学子们去认真思考这样的问题:长期领先于世界的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以后陷入积贫积弱、落后挨打。

文风的腐败、学风的腐败,铸成了士大夫阶级作风的腐败。而这是中国由长期领先世界走向近代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前,反腐败斗争进入到重要时期。我们要认识到,物质上的腐化堕落,足以摧毁我们的事业。而清谈妄议,诸如所谓“会上不说,会后乱说”的“自由主义”,则严重破坏了党的纪律。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理论脱离实际,生活脱离群众,宗派主义,八股文风,这种思想和精神上的懈怠,同样也严重地威胁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业。

我们赞成这样的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而我们反对这样的学风、党风和文风: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

为了改正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我们必须把“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这样的话,多多念诵几遍。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中。

(韩毓海:长安街读书会主讲人、北京大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

长安街直播

学而时习之三重境界(学思平治韩毓海)(2)

注:授权发布,本文已择优收录至“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央视频、澎湃政务客户端“长安街读书会”专栏同步),转载须统一注明“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出处和作者。

责编:邢深;初审:程子茜;复审:李雨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