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街边摆摊臭豆腐(卖臭豆腐来北京的臭豆腐)

欢迎大家把信息分享出去,让更多喜欢美食的朋友加入我们

搜索关注“大叔的煮夫生活”

北京街边摆摊臭豆腐(卖臭豆腐来北京的臭豆腐)(1)

“卖臭豆腐来,北京的臭豆腐”,小时候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吆喝声,一辆二八自行车,后座两边各挂着一个白色的塑料桶,桶里装的就是臭豆腐了。

北京街边摆摊臭豆腐(卖臭豆腐来北京的臭豆腐)(2)

听到卖臭豆腐的时候,姥姥八成会让我拿着个小碟子,再掏出几分钱让我去买两块。卖臭豆腐的打开桶盖,只见一层层青灰色的臭豆腐排列在桶底,一股臭味扑面而来,虽说闻起来挺臭,那味道却也并不让人讨厌,卖货的人用一把竹夹子夹起两块臭豆腐放到碟子里,收了钱,盖上桶又推起车自顾自的吆喝起来“臭豆腐,卖北京臭豆腐”

夹臭豆腐的夹子

以前吃臭豆腐就是当做下饭的小菜,因为太咸,小孩吃的并不多,顶多是大人用筷子头在臭豆腐上挑一下,给小孩子嘴里咂咂味,再大一点就知道用臭豆腐抹馒头吃,薄薄的在馒头上涂一层,一口下去,慢慢嚼嚼,真是能品出那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味道来!

上面说的是我小时候经历过的,印象颇为深刻,这里面说的臭豆腐也就是诞生在三百多年前北京的“王致和臭豆腐”。当年王致和进京赶考不中,以做豆腐为生,夏天因豆腐做多了卖不出去,于是将豆腐切成小块放在坛子里撒盐腌起来,却忘了这事,及至秋天想起来打开坛子发现豆腐发酵发臭、变色,尝尝却也有股子异香,于是发明了臭豆腐。清朝末年,传入宫廷,传说慈禧太后在秋末冬初也喜欢吃它,还将其列为御膳小菜,但嫌其名称不雅,按其青色方正的特点,取名“青方”。

卖臭豆腐的作为老北京民俗还发行过邮政老北京风情封

北京街边摆摊臭豆腐(卖臭豆腐来北京的臭豆腐)(3)

北京街边摆摊臭豆腐(卖臭豆腐来北京的臭豆腐)(4)

北京街边摆摊臭豆腐(卖臭豆腐来北京的臭豆腐)(5)

比起“青方”臭豆腐,红腐乳的历史就要长的很了,早在公元五世纪,北魏时期的古书上就有“干豆腐加盐成熟后为腐乳”之说。距今也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北京街边摆摊臭豆腐(卖臭豆腐来北京的臭豆腐)(6)

红腐乳最大的特点就是它鲜艳的外表,小时候百思不得其解,白色的豆腐是如何变成红色的,后来才知道那是添加了红曲的原因。红曲是真菌红曲霉的菌丝体寄生在粳米上而成的红曲米。具有健脾消食,活血化瘀之功效,这也是红腐乳为什么被称为“红方”的原因。

北京街边摆摊臭豆腐(卖臭豆腐来北京的臭豆腐)(7)

红方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出产,比较知名的品牌有北京的“王致和”、广东的开平的“广和”,黑龙江克东的“克东”,上海的“鼎丰”,浙江绍兴的“咸亨”,江苏通州的“新中”,四川成都的“海会寺”,广西桂林的“香和”,湖南浏阳的“味园珍”等等,其中最为著名的要算浙江的绍兴腐乳,在四百多年前的明朝嘉靖年间就已经远销东南亚各国,声誉仅次于绍兴酒。1910年,获“南洋劝业会”展览金质奖章;1915年,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也获得过奖状。

红方的味道咸鲜,没有青方那么大的味道,大多数人都比较喜欢,除了可以当做小菜还可以做成多道美味菜肴,小时候尤其对红色的汤汁感兴趣,去东合社买腐乳的时候会带上一只大碗,央求售货员阿姨多打点汤汁,回家浇在米饭上,吃起来感觉就是人间美味。

北京街边摆摊臭豆腐(卖臭豆腐来北京的臭豆腐)(8)

至于“白方”,一般是指广西桂林出产的白腐乳,分有五香腐乳和辣椒腐乳两种。桂林豆腐乳历史悠久,颇负盛名,是传统特产“桂林三宝”之一,它的特点是质地细滑松软,表面橙黄透明,味道鲜美奇香,辣中有甜,甜中带香。清代大吃货袁枚在《随园食单》中称赞说:“广西白腐乳最佳。”被誉为“腐乳中之上品”

北京街边摆摊臭豆腐(卖臭豆腐来北京的臭豆腐)(9)

北京街边摆摊臭豆腐(卖臭豆腐来北京的臭豆腐)(10)

今天介绍两道由红腐乳做的美食,希望大家喜欢

(详细做法参见今日其他图文菜谱)

北京街边摆摊臭豆腐(卖臭豆腐来北京的臭豆腐)(11)

北京街边摆摊臭豆腐(卖臭豆腐来北京的臭豆腐)(12)

(详细做法参见今日其他图文菜谱)

请搜索关注“大叔的煮夫生活”了解更多内容


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部分图片取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