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学者对汉语理解(中东学者对汉语)

没想到我们常常用的问候语有这样的含义,更没想到的是,懂得它的含义却是从外国友人的口中得知的,实在惭愧。

一位中东学者分享了对汉语的理解,简单的四个字“你吃了吗”却道出了中国人的美好品质和谦卑态度。

他说:“你知道他们彼此见面的时候,中国人会说什么吗?他们会说,你吃了吗?”

中东学者对汉语理解(中东学者对汉语)(1)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联系删

“你吃了吗?这是他们的问候。中国人懂得饥饿的滋味,所以每当他们遇到一个别人,他们会问,你吃了吗?如果你没吃,无论我有什么,坐下来一起吃。”

这位中东学者还向听他分享的外国友人提了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我想请你们这些聪明人扪心自问,你们有这样的品质吗?”

中东学者对汉语理解(中东学者对汉语)(2)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联系删

“你吃了吗”,简单的4个字在中东学者心里却包含了不简单的情感。

看到这位学者对汉语的理解,很多网友表示,虽然我们这里都会这样彼此问候,对于没吃的我们都让人坐下吃,别人也会劝我们坐下吃。

但是这四个字的含义我们从来没有认真地思考过,没想到读懂时却是因为一个外国友人的提醒,他的理解让我懂得了更深层的生活含义。

中东学者对汉语理解(中东学者对汉语)(3)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联系删

“吃了吗”这一句问候语始于何时,已经没从考究。

但“民以食为天”,出于《汉书·郦食其传》。

古人的“食”,多指“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粮食之意,而世人更愿意诠释为“吃”。

“吃了吗?”不但是中国人相互见面打招呼的一种蕞常用的问候方式,在历史上更是代表着美好的祝愿。

因为纵观历史,千百年来从没有真 正地解决温饱问题,就算历史上有一定的时间出现过人 民能够吃饱的情况,但持续时间也不是很长。

所以在过去有一段很长的时期,中国绝大多数的劳动人 民生活十分艰难,常常都是吃了上顿没了下顿。

中东学者对汉语理解(中东学者对汉语)(4)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联系删

那时候,人们想的都是能不能顿顿有饭吃,人们之间蕞关心的也是能不能吃上饭的问题。因此,人们在互相见面时蕞常询问的就是:吃过饭没有。久而久之,“吃了吗?”就成了见面打招呼的普遍用语。

而“吃了吗”这句问候也代表着人们丰衣足食的美好心愿,所以这个用在平常打招呼上,其实也是一个美好的祝愿,祝愿自己也祝愿别人。

中东学者对汉语理解(中东学者对汉语)(5)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联系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温饱问题早已解决,反而让我们大部分人都忘记了千百年前艰难时期形成的生活习惯的真 正含义。

但中东的他们却是感同身受的,因为中东地区人多地少,耕地与淡水都ji其匮乏,靠自给还解决不了温饱问题。

受制于自然条件,所以中东目前的情况和我们以前一样比较艰难,一些贫困地区常常食不果腹。

而更难的是,中东是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蕞快的地方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口使得中东的粮食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峻。

中东学者对汉语理解(中东学者对汉语)(6)

所以,汉语“吃了吗”的美好祝愿,也是中东 民众心中的愿望,希望有一天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中东学者分享汉语对汉语“你吃了吗”的理解时,一度哽咽,也让小编泪目。在我们挑食,浪费粮食的时候,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因为吃不上饭而挨饿。

我们很幸运生在有着肥沃土地的国家,更幸运的是,还有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袁老给我们解决了粮食问题。

想想还在挨饿的人们,想想袁老为了我们吃饱饭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我们应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做到这样:

一、珍惜粮食,适量定餐,从“光盘”做起。

二、不和别人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可耻。

三、吃饭时按量盛饭,不剩饭剩菜。

四、饮食要均衡,不偏食,不挑食。

中东学者对汉语理解(中东学者对汉语)(7)

图片来源网络

这才算是真 正的懂得“你吃了吗”的含义,才算是不愧对我们先辈的指导和教育,珍惜粮食,从我做起。外国友人对我们的文化尚且理解的如此深刻,身为中国人的我们又怎能忘却呢?

你了解“你吃了吗”问候语的由来吗?你们那里还会这样打招呼吗?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鄭安安,一个喜欢用文字讲故事的安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