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鬼棺美食教程 鬼鸡棺材板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那么好的菜名,也已经成功了一半。比如这碗紫菜鸡蛋汤,叫“乌云遮日”,白糖拌西红柿,叫“火山落雪”,一碗葱清汤,可以叫“猛龙过江”,一份韭菜汤,可以霸气地叫“九菜一汤”,芹菜炒牛肉呢,“对牛弹琴”。听上去是不是比原来的名字有氛围、有食欲多了?不过菜单翻多了你就会发现,菜单里也存在着一批“暗黑系”,它们的名字让你看一眼,就不禁冷汗直流头皮发麻。吃,还是不吃?成了一个问题。

黄河鬼棺美食教程 鬼鸡棺材板(1)

胃口大开和食欲不振之间,只隔着一个菜名

如果你是学霸,那么你炒的菜可以自带文艺范儿。比如两只烤鸡,名字不同,味道也变得不一样了。

黄河鬼棺美食教程 鬼鸡棺材板(2)

那些听着让人瑟瑟发抖的菜名

最开始听到“人头饭”的时候,感觉背后一凉,后来才知道,这名儿跟做菜材料一点关系都没有,而是指“有几个人就上几碗饭,按人头添饭”。

黄河鬼棺美食教程 鬼鸡棺材板(3)

除了在人身上做文章,小动物也并没有被放过。比如这道菜叫“苍蝇头”……事实上,它也并不是昆虫宴的衍生品,而是:豆角炒肉丁炒皮蛋炒豆豉。就因为豆豉个头小还黑不溜秋的跟苍蝇头神似,才有了这个名字,是一道来自台湾省的家常菜。

黄河鬼棺美食教程 鬼鸡棺材板(4)

前有人头饭,后有苍蝇头,渐渐地,普通俗名已经满足不了大家对下饭的追求了。于是乎,有人的脑洞冲出了地球,研发出了新菜品:蚕豆炒外星人头。抱着下一秒就被UFO掳走的勇气尝了一口,你就会发现,这是什么外星人头啊,不就是家常“草菇”嘛!

黄河鬼棺美食教程 鬼鸡棺材板(5)

不要老盯着这个头那个头呢,会不会好一点?比如看看正常的鸡鸭鱼肉?然而事实上是,菜单上的鸡鸭,也不是一般的惨,它们要么是有点邪乎,叫“鬼鸡”;鸡肉煮熟撕碎,加上柠檬,小米辣等特定佐料凉拌,鬼鸡就做好了。

黄河鬼棺美食教程 鬼鸡棺材板(6)

另外,丸中带汤,一咬肉汁四溅的“撒尿牛丸”、口感软糯、味道香甜的“鸡屎饼”、制作过程中要反复浇油,动作酷似狗在墙根撒尿姿势做出来的“狗浇尿”油饼、还有因为外形因素得名的“棺材板”……不管是荤菜还是素菜,或者荤中有素素中有荤,它们都仿佛在说,在吓人的道路上,我们从不服输。

黄河鬼棺美食教程 鬼鸡棺材板(7)

为什么要取画风诡异的菜名?

好好地叫个干煸四季豆、白灼芥蓝不行吗?虽然没啥新意,诞生在顾名思义简单直接,不仅食材一清二楚连做法都明明白白。为什么非得换成每个字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让人不敢点的菜名?说到底,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黄河鬼棺美食教程 鬼鸡棺材板(8)

首先,外观雷同。“苍蝇头”、“蚕豆炒外星人头”、“棺材饭”,以及餐馆把肉末粉条叫“蚂蚁上树”,上海人把类似煎饼果子的小吃叫“包脚布”,走的都是外型类似的路子。取名的人被它们的外形吸引了,瞬间来了灵感拍板了这个名字。

黄河鬼棺美食教程 鬼鸡棺材板(9)

其次,跟制作手法、器具相关。要不是制作过程中的浇油姿势,谁也不会把这饼叫成“狗浇尿”。而“煲仔饭”的“煲仔”是指小瓦煲,煲是名词,这里不做动词用。

黄河鬼棺美食教程 鬼鸡棺材板(10)

第三,主要是商业行为。商家为了吸引食客狂开脑洞,越奇葩越让人捉摸不透的菜名越佳。比如“棒打猪八戒”,其实就是蒜苔炒肉;“母子相认”是豆芽炒黄豆;“悄悄话”则是猪舌猪耳朵等等。这就是一种宣传营销的噱头,它抓住了食客猎奇的心理,想让你买单买得服服气气。

黄河鬼棺美食教程 鬼鸡棺材板(11)

但归根结底,名字再吸人眼球,做法再别具一格,一道菜的灵魂还是在于它是否好吃。只要好吃,名字什么的,就随缘!听说起菜名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比给你们家孩子起名都难。太直白吧,就失去了神秘感;太复杂的,别人又看不懂;脑洞开大了,又会造成让人闻风丧胆不敢下口的效果;赋予太多期待,又担心等来的是再家常不过的饭菜会失望。怎么办呢?自己看着办吧!跟“酒好不怕巷子深”同样的道理,“菜好不怕名字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