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教育问题怎么问老师(拿什么面对未来)

关于孩子教育问题怎么问老师(拿什么面对未来)(1)

看点 未来的不确定催生了许多父母的焦虑,对此,西安曲江德闳学校校长刘丽君指出了一个方向,孩子要能够立足未来,就需要具备头脑、心灵、实践三种知识。但要将这个宏大的目标落于实践,并不简单。一方面,需要让孩子尽早接触跨文化环境,另一方面,学校需要从课程、教学、心理、实践等方面静心培养孩子这三种知识。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文丨周岁 编丨Luna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是对许多父母来说,谈及孩子的教育,恐怕是既有远虑,也有近忧:

  • 比如国内外疫情反复,还是不是要选择走国际化教育的路?
  • 比如孩子是不是越早进入双语环境越好?
  • 比如学习成绩和全面发展,是不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
  • 比如孩子现在学习的内容,如何成为他们未来人生的定心丸?
  • ……

面对这些焦虑,西安曲江德闳学校校长刘丽君已有了许多经验。“中国的父母向来尊师重教,对孩子的期望也都比较高,有这些焦虑,我觉得很正常。”

在成为西安德闳的创校校长之前,她已经有近40年一线执教和学校管理的经验,还曾任西安高新一中副校长,对于教育早已有了深入的观察和理解。

关于孩子教育问题怎么问老师(拿什么面对未来)(2)

诚然,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没有人能在现在就完全掌控未来,这是父母焦虑的主要原因。刘丽君非常认同,孩子要能够立足未来,就需要具备三种知识——头脑知识、心灵知识、实践知识。

这意味着孩子不仅要增长学识,还要发展体魄、心智、思维、交流等各方面。要同时利好大脑发育和知识学习,双语多文化的跨文化环境就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语言学家已经发现3-12岁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而且在这个时期,大脑神经突触不仅呈现出“用进废退”的现象,不同语言刺激的大脑区域也不同。比如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与北京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发现,6岁之前系统学习第二语言的成年人,大脑顶叶灰质密度较高,相关脑区的髓鞘发育更好。这些都说明,孩子越早接触双语及跨文化环境更好

语言也是思维的载体,当孩子能够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想法,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会和语言一样发生变化,更容易跳出思维定势

关于孩子教育问题怎么问老师(拿什么面对未来)(3)

除了科学研究,刘丽君所在的西安曲江德闳学校,作为国内第三所德闳学校、西北唯一“德威系”学校,2019年开学至今,更是已经有了许多鲜活的例子。

有个孩子回国入学时,语文连听说都很困难,但一学期后就已经跟上了同龄人。更难得的是孩子学会了“接纳不同”。遇到小朋友之间的冲突,他不会一上来就说谁对谁错,而是说:“我们只是不一样。”

这个“小海归”的智力、学识、情商的发展,正是头脑知识、心灵知识、实践知识的体现,也是跨文化耳濡目染的结果。

关于孩子教育问题怎么问老师(拿什么面对未来)(4)

这都让外滩君好奇,谈双语环境、国际化教育的学校很多,但是同时强调跨文化教育却不多见。更重要的是,未来需要的这三种知识听起来非常宏大,学校是怎样在触手可及的日常中落实的呢?

关于孩子教育问题怎么问老师(拿什么面对未来)(5)

多元文化的环境

让孩子具备跨文化意识

当很多人在说国际化教育的时候,刘丽君校长却更强调比国际化更进一步的跨文化教育。

仅仅一词之差,含义有多少差别?

简单地讲,国际化教育更多是单向输入,而跨文化教育更强调双向互通

“国际化教育是把国际上比较常用的,或者说受欢迎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移植到学校里边,学校整个运作和文化氛围更贴近外国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刘丽君解释道,“而跨文化的教育,需要双方互相的传递和共享,是一种信息和感情互通的过程,是一种对双方文化互相尊重和理解的过程。

要实现双向互通并不简单,但刘丽君找到了一种方法,那就是从不同中找相同点,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

关于孩子教育问题怎么问老师(拿什么面对未来)(6)

在学校里,首先被注意到的肯定是种种不同:

2019年至今,学校已经有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多个国家的外教,同时中教有海归的,有西安本地的,也有西安以外的。大家生活经历不同,价值观自然也不同,这也是学校多元文化的基础。

还有思维方式,中国的教育理念更为宽泛和概念化,而西方更为具体和明确。一次,有个G1的小朋友跟英语老师Carol说,自己努力把午餐里不太喜欢的蘑菇都吃完了。来自美国的Carol对她说:“谢谢你的努力。”而在传统的中国语境下,老师可能会笼统地夸孩子“你真棒”。

关于孩子教育问题怎么问老师(拿什么面对未来)(7)

在这些不同之上,刘丽君倡导老师们去“寻找最大公约数”。如今也颇有成效:

  • 在教育理念方面,中国有“身教大于言传”的说法,古希腊的哲学家们也有“I teach by example”的思想。
  • 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而外教们也在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的研究中找到了对应的“掌握学习”“控制学习”。

还有最近频频被提及的“布鲁姆认知分类金字塔(Bloom's Taxonomy)”,以往中教的教学更多涉及下层的内容,外教更多涉及上层。不过,在找到“最大公约数”之后,中外教也在相互学习和启发中改进自己的教学。

关于孩子教育问题怎么问老师(拿什么面对未来)(8)

  • 体育老师除了指导孩子们运动,还说起了“精确”的数学:“数学存在于各种体育运动中。篮球投篮、足球射门都是数学的角度。还有哪些和数学有关?”
  • 数学老师在讲解面积的时候,会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平行四边形面积=底x高,启发他们用学过的知识去发现新知识。

关于孩子教育问题怎么问老师(拿什么面对未来)(9)

刘丽君说:“他文化是一面镜子。”

在这种多元文化融合的环境中长大,孩子们也会潜移默化地具有跨文化意识——能够用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能够跳出自身文化身份,去思考其他可能。

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经济增长的80%都来自海外市场,即便受到疫情影响,全球化的潮流也不会停下。所以,孩子们未来的舞台不仅仅是国内,更是国际。一个具有跨文化意识的人必然在国际舞台上更具优势。

关于孩子教育问题怎么问老师(拿什么面对未来)(10)

高标准、严要求的课堂

让孩子成为学术佼佼者

有了跨文化的学习环境,将头脑知识、心灵知识、实践知识落地于日常,一直是西安德闳一丝不苟在做的事。学校也秉持着“学生为先,全人教育”的理念,让孩子从身体、情感、知性和社交等不同角度全面发展。

不过坊间对全人教育总有种印象,觉得它和学术,也就是头脑知识,更直白点说就是分数,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

对此,刘丽君也用一句话道破了玄机:“没有全人教育的学术是没有灵魂的,没有学术的全人教育是残缺的。”在她看来,全人教育发展的这些方面,其实都对孩子的学术有促进作用。

关于孩子教育问题怎么问老师(拿什么面对未来)(11)

这课程方面,西安德闳就颇下了一番苦功。德闳学术总监Vicky Lu女士告诉外滩君,在中外教育专家共同开发下,德闳学校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课程由三个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环节组成:

  • 一是中国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
  • 二是综合全人教育、探究式学习、技能学习,为全球广泛认可的国际文凭组织的大学预科课程做准备;
  • 三是德闳特色,培养学生在学术、艺术、运动和人文等领域的全面挖掘自己热爱的兴趣点、充满内驱力地持续发展自我。

其中,以中文授课(CML)的科目,结合了中国教育精髓,帮助孩子不仅母语水平高,还能扎实掌握核心知识。

比如正在识字的G1孩子在学习不同知识点时,会收到不同的任务挑战卡:

  • 有观察汉字的变换——“木”加一笔可以成为“禾”“本”“术”,
  • 有观察相似汉字——区分“土”“士”“王”“玉”,还要学会组词和运用,
  • 还有写出“从”“晶”结构的字——有的孩子甚至能写出“淼”“犇”“叒”。

关于孩子教育问题怎么问老师(拿什么面对未来)(12)

以英文媒介授课(EML)的探究课程,则采用探究式学习法,通过体验式的学习氛围,培养孩子跨学科思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设计思维。

在G4学到循环系统时,老师则给孩子们准备了真实的猪心脏。孩子们不仅要从外观观察,还要通过解剖,了解心脏内部的结构。就有孩子发现心脏有四个腔室,结合老师提供的示意图,他们进一步了解了四个腔室怎样一起运作。

关于孩子教育问题怎么问老师(拿什么面对未来)(13)

此外,还有丰富的课堂外学习,也就是志闳课。包含人文、视觉与表演艺术、科技创业实践、体育、音乐在内的五大门类拓展课程,给了孩子更多机会去探索自我,挖掘潜力。

关于孩子教育问题怎么问老师(拿什么面对未来)(14)

即便在2020年疫情突然到来之时,老师们也同样兢兢业业,每晚都要备课、录制课程,有时批改作业到凌晨2点。到5月份,老师们已经制作上传课件492件,学生提交作业20183次,教师回复19020次,家长登录2890次。

每一天,老师们都在思考“学习是否真正发生了?”,在这样精益求精的课堂上,孩子们的学术能力也是扎扎实实的。

从澳大利亚回国的孩子,一开始根本分不清汉语音调,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已经能帮同学和老师做翻译;从美国回国的孩子,做体制内的数学试卷也答得一样出色,数学水平很高。

从学术来看,西安德闳已经是佼佼者。

关于孩子教育问题怎么问老师(拿什么面对未来)(15)

呵护内驱力,鼓励挑战

让孩子拥有强大的心态

头脑知识掌握得好,背后少不了心灵知识支撑;孩子优异的学术表现,除了课程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人教育下,学校特别注重培养学习态度和习惯。

刘丽君认为,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中,非常重要的两方面就是内驱力和积极思维

关于孩子教育问题怎么问老师(拿什么面对未来)(16)

“学习不是老师灌输,而是孩子们自己想学、爱学,也就是要有内驱力。”刘丽君把内驱力分为热爱、好奇心和自我价值感三个方面。

在西安德闳的课堂上,“我有一个问题”几乎是孩子们的口头禅。G4的语文课上,原本孩子们在学习《七月的天山》的写作手法,但有个小男孩忽然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这个问题不经意提到了“写作目的”,甚至触及了文学的本质。于是,老师也决定便顺着问题讨论。有孩子的说是作者为了抒发热爱自然的感情,有的说是为了今后想念天山的时候可以翻出来看看,还有的说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天山的美……

一个孩子的好奇心最终带着全班同学一起感受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文学的意义。

关于孩子教育问题怎么问老师(拿什么面对未来)(17)

还有G5的孩子在校长主持的Core Meeting上申请“孵鸭子”,连同学都觉得不可能的“异想天开”也得到了许可。从准备到孵出鸭子,孩子们也经历了种种挑战,有的鸭蛋发育到一半成了坏蛋,后来小鸭子成长很快不得不另建鸭舍……但结局是美好的,最后孩子们还将自己的经验整理成书《Pekin Ducks 101》,供后面想养鸭子的学弟学妹们参考。

当孩子们的声音被听见、被尊重、被理解,也就是他们实现自我价值感的时候。

关于孩子教育问题怎么问老师(拿什么面对未来)(18)

当好奇心和自我价值感都被满足,孩子怎么会不热爱学习,怎么会缺乏内驱力?所以刘丽君笑着说:“孩子们没有哪天不想来上学,甚至在假期都盼着来学校。”

而遇到挫折和困难,积极思维就是孩子们的“魔法棒”。为了让“魔法棒”更强,老师们总是鼓励孩子去挑战。

有一次,一个小男孩因为害怕,在攀爬塔上不敢下来。两位中教在旁边安慰他“我抱你下来”,只是他们的手离孩子还有一段距离。

“多耽误功夫啊,1分钟就能抱下来”这可能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但是老师们坚持让孩子自己尝试。这时,又来了两位外教,一边用手指导孩子,一边用肢体语言和洪亮的声音鼓励他。

终于,经历了退缩、试探、尝试,孩子找到了下来的路,老师们也为孩子欢呼和鼓掌。这10分钟虽然比1分钟长,但却是孩子挑战困难的珍贵经历。

关于孩子教育问题怎么问老师(拿什么面对未来)(19)

渐渐地,孩子们也学会了自己用积极的思维去思考问题。

  • “你认为这是一件大事,还是小事?”
  • “这是别人的事,还是你自己的事?”

这是老师教给孩子们的看待问题的方法。有个小姑娘就因此震惊到了爸爸妈妈。

那次,她的眼睛出了些问题,在去医院的路上,看到爸爸妈妈担心得不行,她反过来安慰他们:“眼睛的问题就交给医生看。如果很严重,就让医生决定该怎么办,如果是小问题,那现在也不用紧张。”

就像刘丽君说的,“童年不是说不可以接触哪些污秽的事情,而是说在未来孩子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们有足够的底气和力量。

关于孩子教育问题怎么问老师(拿什么面对未来)(20)

内驱力和积极思维,充盈了孩子们的心灵,让学习变成了孩子们喜欢、期待的一件事,也让他们在遇到困难时,不会被轻易打倒,有不断挑战的勇气。

关于孩子教育问题怎么问老师(拿什么面对未来)(21)

在实践中运用知识

让孩子真正立足未来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

“实践就是让孩子去真实的世界中体验和感受。”刘丽君这样说道。

在学习中锻炼语言能力,用语言去学习就是实践。因此,内容和语言整合学习(CLIL)还成为了日常教学方式之一。

有一次,科学老师Mr. Guffey带着G1孩子种树,在开始前,他用英文问:“What are the benefits of planting trees? (种树对人们有什么益处?)孩子们也用英文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 Trees tame storm water.( 树木能控制暴雨。)
  • Trees provide us with oxygen. (树木为我们提供氧气。)
  • ……

关于孩子教育问题怎么问老师(拿什么面对未来)(22)

然后,孩子们又按照老师的步骤栽下树苗:

  • “First,we need to Dig a hole.(首先,我们需要挖一个洞。)”
  • “Then Loosen the tree’s roots by tapping the pot, put sapling in the middle of the hole soil. (通过敲击壶松树根,把树苗放在洞的土壤中间。)”
  • “The Last Step is firmly cover the roots with earth and water our tree.(然后我们埋土与浇水。)”

这次植树,孩子们不仅学到了植物的知识,尝试了亲手种树,还学习到了相关的词汇,锻炼了语言表达,可以说是“复合式”实践体验了。

在活动中感受和运用知识也是实践。

学校的桃花灼灼语文节特意安排在了3月春光正好时。在摄影区,看到鸭子的照片,有孩子想起了《惠崇春江晚景》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看到柳树,也有孩子想到了《咏柳》中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关于孩子教育问题怎么问老师(拿什么面对未来)(23)

在爱心义卖活动中,孩子们不仅了解了等价交换的原则,还要用自己的数学知识来记账、找零,有些孩子甚至还会讨价还价,自然就锻炼到了表达和沟通。义卖结束之后,孩子们将义卖所得捐给了儿童村,实现了爱心的传递。

此外,了解自己生活的家乡,传承文化也是实践。

当孩子参观碑林时,他们问了好多天马行空的问题:“九尾狐是不是会吃人”“凤凰和朱雀什么关系”“李白写《上阳台帖》时毛笔会断吗”;在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馆,孩子们不仅回答了老师提出的“秦之四塞”、“关中五市”、“陕西八大怪”问题,还亲自体验了用朱砂制作年画拓片。

还有多所航天航空院校、卫星测控中心,都给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体验。

关于孩子教育问题怎么问老师(拿什么面对未来)(24)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西安德闳,学习早就不仅仅停留在“布鲁姆金字塔”下层的记忆、理解,而是更注重知识产生的过程,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会去应用、分析知识,甚至能够综合已经学过的知识,用自己的创造力生产新的内容。

而恰恰是上层的这些能力,是孩子走出学校以后,教育留给他们的珍贵宝藏,也是孩子在多变的未来,能够站稳脚跟,走向独立的定心丸。

未来是不确定的,但是孩子们必将走向国际化舞台,所以学会接纳不同,尽早具备跨文化意识,是教育可选的道路

此外,要让孩子真正掌握未来需要的头脑知识、心灵知识、实践知识,从课程、教学、学习态度和习惯、实践能力全方位培养的全人教育也成了必然

一个内心强大,又懂得如何将知识与实际联系的孩子,必然会在学术上成绩斐然。全人教育的“鱼”和学术的“熊掌”也实现了兼得。

在西安德闳,教育绝不是做减法,而是融合了东西之精髓。从事教育三十多年,在刘丽君看来,家长为孩子选择一所学校,其实就是在选择自己的教育合伙人。因为只有在教育理念、教育价值上达成共识,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关于孩子教育问题怎么问老师(拿什么面对未来)(2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