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二氧化氯多久用一次 二氧化氯养鱼消毒新

养鱼二氧化氯多久用一次 二氧化氯养鱼消毒新(1)

二氧化氯是一种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小编已经用完2瓶了!绝对的“利器”,不管是日常鱼缸还是疾病的治疗,都非常的显著!关键是用后无残留,不伤害硝化系统,实在是太给力!但小编友情提示:使用时,一定按照要求配置!一定注意浓度!注意浓度!注意浓度!

在观赏鱼的饲养中经常要做的一项非常重要工作就是消毒,它在鱼缸的日常维护、新鱼入缸、饲料鱼的消毒等方面是必须的一个环节,特别是开春之后马上就是各种病菌的高发期,实在是有必要掌握一种高效灭菌消毒的方法。平时有些鱼友常会使用到一些办法,如黄粉、高锰酸钾、紫外线灯、臭氧等办法,特别是近几年来,经过国内外的不断的研究与实验,二氧化氯这款消毒剂已经逐步广为使用,国内也是在近几年逐步的认可并在自来水处理等多个领域中研究使用,但是在观赏鱼这个领域目前使用还不甚广泛,究其原因一是使用中须对浓度控制较为精准需要具备一点物理常识。二是存在使用风险,一旦浓度超标极易造成观赏鱼、虾的死亡。三是担心这么强大的消毒灭菌产品在使用中杀灭硝化菌,从而导致系统崩溃还得重新开缸。鉴于此我就以平时自己使用二氧化氯的一些经验心得撰一小文,手把手的教会您,希望能对不熟悉的鱼友给予一些帮助,让观赏鱼消毒此项工作更加有效和安全。

养鱼二氧化氯多久用一次 二氧化氯养鱼消毒新(2)

国外大量的实验研究显示,二氧化氯是安全、无毒的消毒剂,无“三致”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同时在消毒过程中也不与有机物发生氯代反应生成可产生“三致作用”的有机氯化物或其它有毒类物质。因此,二氧化氯也被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特别是在水产养殖领域的使用中已经证实,二氧化氯可用于治疗鱼、虾、蟹类细菌性、病毒性疾病。可治疗烂肉、烂鳃、鳃菌、溃疡、掉鳞、立鳞、出血、肠炎、白毛、腹胀等各类疾病。并能同时去除水中异味,改善水质,增加水体含氧量。所以将其延用至观赏鱼领域应该是水到渠成的。

养鱼二氧化氯多久用一次 二氧化氯养鱼消毒新(3)

水体消毒常用方法及二氧化氯的优点

下面简单将一般鱼友常用到的较为高效的水体消毒办法做个说明,并重点对二氧化氯消毒的优点进行说明。

1、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杀菌灯,现在基本上是高端品牌鱼缸必备的设备之一了。其可杀灭微生物,能抑制藻类的繁殖,在观赏鱼缸中常用的办法是采用内透明外密闭的套管环境进行过水消毒,密闭套管一般是螺旋管以增加受照时间。但是它是能把水中的硝酸盐进行还原的,产生亚硝酸盐,并且对水温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但我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实并未能检测出亚硝酸盐指标,这个和不断进行的硝化过程有关,所以鱼友在使用过程中大可不必过于担心此点。

2、臭氧消毒:在鱼市上可以见到有臭氧机销售,臭氧这种物质具有强氧化性,同样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臭氧灭菌消毒是急速的,有一个临界值,臭氧的浓度一旦到达,消毒灭菌的作用就会立刻发生。和溶氧指标一样,温度越高臭氧溶解越少,越低臭氧溶解越多。普通鱼友对这个临界值很难控制,一旦水体超标比如达到了0.22mg/L就会对幼鱼造成不良影响甚至死亡。

3、高锰酸钾消毒:高锰酸钾不是一种很好的消毒剂,在医药卫生系统早已淘汰,但在鱼友中依旧还在广泛使用,这是需要重点来说明的。高锰酸钾为强氧化剂,遇有机物即放出新生态氧可以杀灭细菌,但极易为有机物所减弱,水溶液不稳定,遇光会发生分解,最关键的是高锰酸钾消毒的有效浓度太高了,为0.1%,这也极大的限制了其应用。以800升水计算,需要高锰酸钾800克才能起到较好的消毒作用。这么大剂量的溶解水的颜色几乎发黑了。很多鱼友称微红的高锰酸钾溶液即可的配制浓度是不对的,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另外,高锰酸钾的毒副作用较大,对鱼腮的损害较大,使用高锰酸钾对鱼体消毒,后期死亡率也较高。

养鱼二氧化氯多久用一次 二氧化氯养鱼消毒新(4)

相比与以上各类消毒方法,二氧化氯在水体消毒应用中具有以下六个优点。

1、广谱强力性,能杀死病毒、细菌、原生生物、藻类、真菌和各种孢子及孢子形成的菌体。

这点要重点说,学习过生物知识的鱼友知道,一般消毒手段杀灭的只是细菌成体,对芽孢是无效的。芽孢是细菌在不适合其生长的环境下形成的休眠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重新发育成为菌体。因此以往讲到的消毒不是一个100%杀菌的手段,很多病菌消毒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控制。这句话对绝大多数消毒药有效,但是自从使用了二氧化氯,基本将消毒的概念颠覆了,因为二氧化氯可以将菌体连同其芽孢一同杀灭,这一点是非常可喜的。

2、高效经济性,0.1ppm的浓度下即可生效,能有效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许多致病菌。

特别是小水体对药物的使用量很小,采用此方法经济实惠并且使用方便。相比紫外线灯首次使用投入小,20元就能买到近百片二氧化氯泡腾片,用0.5ppm的浓度安全消毒800升水体仅需400mg。如是10%的含量的2g片剂只需2片即可。

3、受温度的影响小,在低温和较高温度下杀菌效力基本变化不大。

4、PH适用范围广,能在PH2-10范围内保持很高的杀菌效率。

5、无隐患无残留,不会与有机物发生氯代反应,不产生三致物质和其它有毒物质。

6、安全浓度下的绝对安全性。实验证明在安全浓度下其对鱼是不至亡的。

在0.5ppm的浓度下除个别(异形鱼)特殊鱼种外并无影响。更重要的是合适的浓度对硝化系统不产生影响。这一点应该是鱼友最为关心的。在0.75mg/L以下时,不会引起硝化系统崩溃,我自己的实验可以证明这点,下药后连续监测氨氮等毒素指标,未发现提高,原因是硝化菌的生物膜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所以在主池下药的时候,掌握好二氧化氯浓度和下药手法,二氧化氯是非常安全的。

养鱼二氧化氯多久用一次 二氧化氯养鱼消毒新(5)

鱼病的治疗必须是鱼和水兼治。

就像养鱼先养水一样,治疗鱼病也要先治水,因为病菌也存在于水里,如果不把水里的病菌消灭掉的话,是会继续感染病鱼的。二氧化氯一般作为治疗鱼的细菌性疾病的首选药物。前面已经了解到二氧化氯的安全性和杀菌效力非常高,在这一点上水族中的常用的杀菌药没有可以和二氧化氯相抗衡的。这里重点就二氧化氯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进行一些说明。

鱼病的治疗下药的方式一般采用药浴和下药两种办法。

首选是药浴,因为药浴使用独立的水体,不会破坏主池的硝化系统,所以比较安全。

药浴需要注意几点:

一是最好使用原池水,这样PH等没有变化,鱼不会不适。二是注意温度和供氧。三是按照规定正确配制药物剂量。四是必须按照规定时间内药浴,如需长期药浴必须每天完全换水。

二氧化氯药浴浓度一般为0.5mg/L,采用浓配稀释法进行配制,一次药浴的时间为30分钟至2小时不等,对于一般的水霉、蒙眼一次就可以治愈,比较顽固的菌病3至5次药浴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二氧化氯有增氧作用,药浴过程中也不要打氧,二氧化氯的挥发性较大,稍一曝气即从溶液中逸出。所以药浴过程中曝气会减少二氧化氯的含量,这和其他药物药浴需要曝气是有区别。

采用主池(全缸)下药,也是有必要的,因为大型鱼很难去做药浴,再加上捞取鱼易受惊,上麻醉有副作用等原因,适当的进行小浓度主池防治也是可以的。需要注意的是,主池下药一定要预防硝化系统崩溃,一旦造成硝化菌大量死亡,氨氮浓度就会上升,这会加速病鱼的死亡,很多时候鱼并不是病死的,而是被错误的下药药死或是系统崩溃后被氨氮毒死的,这是主池下药一定要避免的情况。

养鱼二氧化氯多久用一次 二氧化氯养鱼消毒新(6)

二氧化氯的其它功效

1、开池前的消毒

开池的时候把滤材和鱼池进行消毒没有太大的必要,因为这些东西都有着干燥坚硬的表面,不是细菌理想的繁殖场所,对于这样的物品只需要简单的擦洗就可以。如果必须消毒,可配10mg/L的二氧化氯水溶液10升,擦拭一遍被消毒物品即可,半个小时后用自来水一冲就可以用了。

2、活体饲料的消毒

不洁净的食物是诱发鱼类肠道疾病和寄生虫病的主要因素。活饵饲料鱼安全重点不是后期处理,而是前期的选择,选择鲜活健康的饲料鱼虾非常重要。很多朋友在处理活饵饲料鱼的时候,使用盐和高锰酸钾消毒,由于处理的是活饵所以高锰酸钾的浓度更低只是微红,从上面的介绍大家都应该明白这样的消毒起不到什么作用。另外大家要知道盐不是消毒的,那点浓度起不到消毒灭菌的作用。

活饵消毒方法:

配制0.5mg/L的二氧化氯水溶液浸泡鱼体2小时,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此浓度下的水里饲养2-3天,(推荐喂活食的鱼友这样做)这样不但体表病菌全部杀灭,还可以把体内的病菌杀灭一部分。捞出后可以直接喂鱼,不需要清洗。冷冻是很好的杀菌方法,在低温下大部分细菌不能存活。因此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消毒以后再冷冻处理,这样双保险,最好不要直接投喂活食。

3、新鱼入池之前的防疫

新鱼进池前进行防疫消毒很有必要,可以有效防止外来鱼病的传播。配制0.5mg/L的二氧化氯水溶液浸泡鱼体30分钟后捞鱼入池可有效杀灭体表的病菌,此方法是非常好的习惯。

4、换季期间困水入池前的消毒

我们知道在春秋两季是病菌的高发期,在此期间所有入池的源头都必须把控好。作为即将入池的新水如果有困水条件的除加温之外,最好做一下二氧化氯消毒之后再入主池,方法同上,这样会减少很多比如白点病这样季节性很强的麻烦。

养鱼二氧化氯多久用一次 二氧化氯养鱼消毒新(7)

二氧化氯是一种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使用时大可放心对鱼的伤害,主要注意好浓度,绝对的养鱼消毒利器!

文章部分内容节选自官方媒体或其他网站,版权原创者所有,本文截取旨在是信息更广泛地传播以更好的发挥其价值,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小编联系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