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感人长沙出征仪式(上海抗疫这一幕)

文|纪硕鸣

这个舞台,谁是群众演员?自然是普罗大众。那些小区的阿婆、大妈、爷叔,还有年轻一代的有为青年。疫情来临,本是小区市民的普通者被动地拉上舞台,配合演出,所以原本只是群众角色,但这个群体演得很入戏。在我看来,上海抗疫舞台上的这些群众演员,在大上海抗疫保卫战中才是真正的主角。

今天一早出门去运动。下楼、走出小区,期间还有邻居打招呼,一直走到路口,看到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戴着口罩,在家长带领下正等着校巴,猛然想起,自己竟然没戴口罩一路走了出来,但也没人指正你。赶紧回头上楼去拿口罩。

香港疫情严重时,偶有忘记口罩的,别说出小区,下到一楼,保安就会指出。因为疫情趋缓,政府放宽社交措施,运动期间可以不戴口罩,所以,邻居们也没那么认真了。疫情的危难之中,你会发现,最可爱、可靠的身边人,就是楼上楼下的左邻右舍。

抗疫感人长沙出征仪式(上海抗疫这一幕)(1)

守望相助这幕演的最好

上海抗疫这数十天,从一夜静默、领导视察、拖去方舱、强制隔离、缺食少吃、守望相助等等,这一幕又一幕,最令人感动的由上海各小区众邻里参与的守望相助这一幕。

过去上海的里弄文化,一条弄堂,前前后后,楼上楼下抬头不见低头见,家中有事互相照顾,烧个好菜,包顿馄饨,都会拿一碗送给邻居。邻里和睦是弄堂文化的首要价值。邻居间有情感,互相照顾是常态。

自从城市化改造,生活改善了,里弄文化变成了小区文化。一幢幢现代建筑成了关门文化。关起门来,前后左右是谁都不知道。邻里间少了往来,城市情感淡漠了。

抗疫感人长沙出征仪式(上海抗疫这一幕)(2)

都说这是现代城市文化的特质,高度现代化的生活,邻里互助需求减少了。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占用时间长,小区邻居见面的机会很少。如果不是上海的这场疫情,小区邻里还会生存在这份冷漠文化之中。是上海防疫失秩的苦况,冲撞了清冷,唤醒邻里间的温情。你才猛然醒悟,最需要的人就在隔壁,隔壁那个人才是守望相助的依靠。小区邻里们以自身行动演绎了古训:远亲不如近邻,近邻胜过远亲。

深夜,一女子泣声向邻居求救,孩子高烧了,又没有退烧药;老人独住,子女都在国外,要吃的,都是邻居伸出了援手;有集体倡议,小区内有阳,邻居承诺不赶他们去方舱隔离;各小区团长,主动担当起小区邻里们生活所需的集体采购。 活生生的事例告诉上海市民,危难中最靠谱的,原来是同在小区朝夕相处,却又老死不相往来的隔壁邻居。

演绎远亲不如近邻

小区被无故强行隔离,邻居们群起推翻了它;有居民被拉、有邻家被封门,整幢楼居民结群而出,保卫邻居、保卫家园。小区,第一次显示了集体力量。

抗疫感人长沙出征仪式(上海抗疫这一幕)(3)

那个说:“我们就这一代了,谢谢!”的青年人;那位阿姨转了一段文字被警方告诫,为维护自己说话的权利,她丝毫不畏惧说:你捉我去监狱;那些不愿意去贴邻居家封条的志愿者,就是不想疫情后尴尬面对邻居。有太多太多这样的小区好邻居,他们就住在你的附近,在这场抗疫中“演好”了自己的角色。

在上海,我住在徐汇区的爱建园,对门邻居Jack夫妇,长年出国,他们回来,我们又不在了,互相加了微信,平时见面很少。上海疫情期间,他在澳洲,我在香港,俩人却经常分享起爱建园小区的防疫情况,发了些什么物资,那一场震惊世界的小区“爱乐之城”音乐会,全园59幢楼4千余居民都热情参与了。我和Jack都身为爱建园居民骄傲,没丝毫为失去机会遗憾。因为是邻居,相互间反就多了一份亲近感。

抗疫感人长沙出征仪式(上海抗疫这一幕)(4)

上海抗疫还远没有完全落幕,但这数十日2500多万城市居民参与的抗疫,让这个城市的小区更团结,更感受到生存的集体力量,身边右邻右舍那一群人才是最值得信赖、最值得珍惜的。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