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五味是指什么(为什么很多人包括一些报刊)

推荐:贾宝玉和林黛玉为何不能结婚?

文/谭汝为

三才五味是指什么(为什么很多人包括一些报刊)(1)

【作者简介】谭汝为,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教授,从事汉语词汇学、修辞学、民俗语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主要著述《古典诗歌的修辞和语言问题》《词语修辞与文化》《人间词话·人间词校注》等。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三才五味是指什么(为什么很多人包括一些报刊)(2)

(一)“三味”是什么意思?

一提“三味”,自然想到鲁迅先生少年时代在绍兴读书的私塾——三味书屋。这间书屋是清末寿镜吾先生(1849-1927)开办的一所私塾。书屋正中悬挂“三味书屋”四大字横匾,两侧屋柱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额匾与楹联都是清代书法家梁同书的手笔。

那么“三味”是什么意思呢?常用的辞书都不收此条。

三才五味是指什么(为什么很多人包括一些报刊)(3)

(1)按一般说法,“三味”出自宋人李淑的《邯郸书目》,即:“读经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书三味。”

“太羹”,指古代祭祀所用的肉汁;

“折俎”,指帝王群臣宴会,将祭祀的牲体分解后盛放在礼器里;

“醯(xī)”醋,“醢(hǎi)”是用鱼、肉等制成的酱,所谓“醯醢”,指醋和肉酱,泛指各种佐餐调料。

“三味”是说:阅读经书如同品味肉汁,醇厚有味;阅读史书好像享用三牲,大快朵颐;阅读诸子恰似遍尝各种调料,百味入心。

三才五味是指什么(为什么很多人包括一些报刊)(4)

(2)另一种说法是:“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如醯醢”。二者意同。可见“三味”是用饮食比喻各类典籍的特点,勉励学子努力读书、善于学习。

(3)近日读《绍兴鲁迅研究专刊》,寿镜吾的孙子寿宇撰文指出“三味”的另一种解释。

寿宇幼时曾不止一次听祖父和父亲(寿涧邻)解释“三味书屋”的含义:“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祖父解释说:“布衣”就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菜根香”就是甘于过粗茶淡饭的生活;“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味诗书的滋味。并说:这个“三味书屋”是父亲(即寿宇的曾祖父)寿韵樵亲手拟定,并让子孙后代认真体会、身体力行的。

三才五味是指什么(为什么很多人包括一些报刊)(5)

(二)“三昧”指什么呢?

相当多的人把“三味”与“三昧”混淆,以为“三味”就是“三昧”。其实“三昧”是佛教用语,梵文sɑmādhi的音译。又译为“三摩地”。意译为“正定”,即摒除杂念,心神平静。

三昧是佛教重要的修行方法之一。宋人黄庭坚《渔家傲》词:“方猛省,无声三昧天皇饼。”其中的“三昧”即为这种佛家语的含义。

“三昧”后来引申为奥妙、诀窍的意思。如唐人李肇《唐国史补》卷中:“长沙僧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宋史·李之仪传》:“之仪能文,尤工尺牍,轼谓入刀笔三昧”;宋人周紫芝《竹坡诗话》:“集句近世往往有之,唯王荆公得此三昧”等。我们称在某一方面造诣深湛为“得其三昧”。

“三昧”这个词使用频率较高,在具体运用中,“三昧”常被误用为“三味”,在报刊上诸如“可以说是觉得三味的高论”;“足见他已初谙诗歌创作之三味”等殊为多见。

对于“味”与“昧”这两个形似字必须加以区别,避免混淆误用。

三才五味是指什么(为什么很多人包括一些报刊)(6)

南宋变态皇后李凤娘与三代帝王的恩怨情仇

三国时代的男童,你想象不出有多可怜 三国时代为何人贩子猖獗?

张爱玲生命里的三个男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