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纯粹的人才能有超好的情怀(朋友说只有情怀和梦想是不够的)

编者按:秦朔朋友圈已上线四周,得到诸多朋友的帮助和指正。我们虽然很努力,但许多方面还很青涩,还在不断试错。这几篇评论都是读者的感言,希望得到更多的意见建议。朋友说就是大家说,集思广益,帮我们前进。

大峰 创业不是件容易的事

创业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企业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连接着社会,连接着每一个人。谁也离不开企业家,而企业家更不可能脱离群众、脱离社会。

我在西北一个省会级城市生活了将近四十年,现在却每一天都在为吃早点发愁,为没有外卖而困扰。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有个人所共知的旧俗,大钱挣不来,小钱又看不到眼里。直到三十年前,刚改革开放,这里的街头开始有了修鞋、修锁、弹棉花、卖小笼包、炸油条的小商小贩,但这些人都操着南方口音,他们大都来自浙江、安徽等地。经过三十多年的打拼,他们当中绝大部分都变成了房地产老板、商贸企业经理,放弃了街头摊点。于是,我们吃早点又成了问题,每天不得不靠仅有的拉面作为一天的第一顿饭。

只有纯粹的人才能有超好的情怀(朋友说只有情怀和梦想是不够的)(1)

上世纪80年代初,汉正街小商品市场一角

创业,先要从改变旧观念旧习俗开始,先从小生意小买卖开始。不同地区的人,不同层次的人,对创业有不一样的需求。有些地方、有些人为什么落后为什么穷?因为大事做不来,小事不屑做,最后只能抱怨天时地利政策不公了。其实创业是一篇大文章,是一个短期也做不完的文章。但是,每一时、每一地、每个家庭,甚至到每个人,如果都有创业心,何至于今天还在担忧早点问题?!

何声 香港股市及“神创版”的一些看法

《有抱负的本土企业应该在哪里上市》认为本土市场为梦想定价,为成长定价,为企业家精神定价,所以A股是最佳上市地。那么问题来了,香港市场未来的定位和生存空间又在哪里?

只有纯粹的人才能有超好的情怀(朋友说只有情怀和梦想是不够的)(2)

我一直说90%的中概股会回归,但我也从来不觉得香港是一个隔绝于内地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就是资本市场,是不是给投资者带来实际的收益才是关键。资本市场要持续下去,不能只考虑企业家的情怀和梦想,更何况很多所谓情怀和梦想本身就是说给资本市场的故事。这种特色只会给投资者带来灾难。很多神创的故事经不起推敲,很多研究报告只讲情怀和梦想,不讲盈利和现金流。这种故事在香港和内地投资者有不同的反应完全正常,并不能说明在香港上的公司就没有抱负。腾讯和阿里的抱负比哪个神创板公司差了?A股中太多的高估值溢价是制度不完善造成,比如过去的非全流通。随着制度的完善,这些溢价大部分就会消失。而且通过并购带来的增长,以过去美国、香港的例子来看,大部分是不可持续的。

当然,由于“神创板”等有一定的高估值,这种高估值又具有一定时间意义上的可持续性,创造了上市与非上市的双轨差。这种信用资源溢价,给神创企业巨大资本优势。借并购和发展,这些企业重塑了自己的基本面。这种通过资本管制等因素塑造的高估值反塑企业基本面,跟实体经济领域的关税保护主义有一定的类似性。总之,不宜夸大A股高估值这种home bias(本土偏好),利用这种高估值做好自己的企业才是硬道理。

希望优质内容拥抱更多读者

Andy陈

看过吴晓波老师的“看门狗”的文章,当时觉得他有夹私之嫌。等秦朔朋友圈上线,一路看下来才觉得所言非虚,秦老师的功底和情怀还有人脉非同一般。80后的我自己有过两次创业经历,一次是跟随,做了网游,一次是盲从,做了胶原。都没有好好准备,边干边想,边创业边生存。得到的经验和教训,是单纯上班所不能给的。回到这个大时代来看,期待更多创新型的创业项目成功,能够提高技术,升级服务,改善生活。

有两点不成熟的看法:一是文字多,篇幅过长,在碎片化阅读的习惯里不讨好。二是信息量太大,吴晓波老师的一篇文章都是由主题一致但相对独立的信息组成,文字读读停停都行,但秦老师的文字必须一气读完。如果吴老师文章是一盆12只的小鸡腿,秦老师的则是一整只炖土鸡。如果能在写完后再编辑下,主要是删繁就简,将文章由相声做成小品,那就好了。

只有纯粹的人才能有超好的情怀(朋友说只有情怀和梦想是不够的)(3)

最近的朋友圈文章,深度、立场、见解是有了,但适合移动阅读的趣味性不够,感觉是一群来自传统报纸工作者的集合,是严肃写作的集合。希望你们的优质内容能拥抱更多的读者。个人看法。

只有纯粹的人才能有超好的情怀(朋友说只有情怀和梦想是不够的)(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